中华边塞源于战国时赵国所修筑的阴山南北长城,两汉为防御匈奴南犯,建筑防边的长城,当时称为边塞,简称塞,或称障塞。沿边塞修筑障、城、亭、燧,是驻军防戍的军事建筑。
何为边塞?一般指长城以北的边防。朔州市处于内外长城之间,雁门关至杀虎口之间,是历史上的重要边塞,并且也是边塞的腹地和重心。朔州长城、烽燧、古堡遍布,边塞特点明显,因此,把朔州文化定位于边塞,是无庸置疑的。
但是,中华历史上的边塞范围甚广。目前,朔州市山阴县、朔城区,大同市天镇县、左云县都已先后打出“边塞文化”旗号,乃至于陕西榆林、神木,河北张家口、宣化,甘肃固原、岷县。内蒙古托克托、五原、包头、乌拉特前旗、潮格旗等地则举起“草原边塞文化”旗帜。以上仅只是粗浅归拢,如果细加搜寻,我国北方大多区域在不同历史时期基本上曾为边塞。朔州市、大同市及其所辖之区县,历史上向为中原之边塞,北京之前沿,都属边塞文化。
因此,把朔州文化定位于“边塞文化”,容易混同,在众多的边塞文化中很难彰显自己,突出朔州文化的总体特点。
寻找文化总要从根源上讲,原来的雁北地区,历史上大部分属于“雁门地域”。举例来说,2011年8月18日,第一届雁门关国际边塞文化旅游节在山西省代县雁门关举行。代县据有雁门关,但代县文化旅游节不能说“雁门文化旅游节”,而是定位于“雁门关边塞文化旅游节”,原因是它无法担当“雁门地域”,不代表“雁门文化”。
“雁门地域”是如何来的呢?雁门郡建置年代为赵武灵王十九年(前307)前后,东汉建武二十六年(50)南徙,历经316年左右,为一级政区。东汉时雁门郡不断南移,规模缩小,存时极短。秦西汉是中华民族大系汉族形成和壮大的辉煌时期,善无雁门郡因此影响久远,并以此为中心形成“古雁门地域”。
秦西汉雁门郡管辖范围南起今神池、代县,北到今内蒙古丰镇、集宁,东至恒山,西邻黄河。长期以来,雁门地域形成了独特的生产、生活、民俗和习尚。中华家谱源流中的“雁门郡望”专指秦西汉时建置于今右卫镇的雁门郡。
《史记》载,赵国名将李牧“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人皆望文生义,说李牧当时就驻扎在代县雁门关。实际上,“代”指代郡,也指北方少数民族“代戎”活动区域,指雁门关以北、桑干河流域的广大地区;“雁门”指雁门郡(今右卫镇)。赵武灵王北地拓疆,开地千里,置云中君(今内蒙古托克托)、雁门郡(今山西右玉县)、代郡(今河北蔚县),三足鼎立,从而使赵国由弱变强,进入战国七雄之列。
李牧如果驻守雁门关,不仅是丧权失国,而且是不懂军事,何况其时还未有雁门关一说。因此,现今雁门关上的李牧塑像是对历史和一代名将的讽刺。
那么,“雁门”一名是缘何而来的呢?战国末、汉初的《山海经》曰:“雁门山,雁出其间。在高柳北。高柳在代北。”
什么意思?“代”是代郡(今河北蔚县),高柳为县,指今山西阳高。这是“雁门”的最早出处。
战国末年,赵武灵王之后,高柳曾属雁门郡,郦道元《水经注》中曾经描述此山:“其山重峦叠,霞举云高,连山隐隐,东出边塞。”是重要的战略屏障。雁门郡以同一防线上的最高峰为名。雁门山即今之云门山,位于阳高县城东北约4公里处,面积31.6平方公里。主峰在罗文皂镇北白柳沟后山,海拔2116米,东为猴儿山,西为虎儿山,黑水河(古雁门水)穿峪入阳高境内,两山对峙,山势险要,为山西省的北境雄关。秦汉图上雁门郡的南界在勾注山上,这勾住山就是现在的雁门山、雁门关,当时未有其名。查《辞海》,雁门关之名称是唐代才有的。《唐书•地理志》载 “东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之西径关,亦曰雁门关。”
“雁门”之名是从高柳(阳高)到善无(右玉),再到代州(代县)的,由山名到郡名再到关名,都是强调晋北的屏障作用,门户地位。而今代县在隋开皇五年(585)始名“代州”,1912年改为“代县”,跟历史上的代国、代郡没有关系。
讲历史怕两种人,一种是懂得历史,但又有严重的地方主义,另一种是不懂历史,但对自己的出生地有无限的偏爱,以年少者居多,在自己的博客上随便大放厥词。比如,代县籍的青年“文化人”说,战国时赵武灵王在他们县置雁门郡,说李牧那时就驻扎在他们代县雁门关,说“雁门山,雁出其间。在高柳北。高柳在代北。”那“代北”就是他们代县北,大雁在山上飞来飞去。他们人数众多,经常在百度、维基上面设置词条,没有一条是全面的、准确的,非常可怕。
对历史的曲解在中国民众当中具有普遍性,比如史籍载,花木兰是“河南地”人,指的是黄河几字形弯道以内的一片地方,跟河南省就没啥关系。但河南豫剧团却整出个“谁说女子不如儿男”,闹得全国人民都会哼哈,哼哈完了,就认同了花木兰是河南人,你说厉害不厉害。
外地人不了解朔州历史,上层研究者不察其详,把晋北文化定位于“边塞文化”,正确是正确,但是不能涵盖“雁门文化”的广阔空间。“边塞文化”实质是军事文化,但是西汉时的雁门郡是汉族的故乡,为繁盛时期,北魏平城是帝都,有很长的稳定和建设乃至繁荣的历史。
所以,三晋文化中,“雁门文化”三分其一。尤其对于我们朔州市来讲,从杀虎口直到雁门关,处于“雁门文化”的直线和中心。
“雁门文化”就是文化不够,有一句话说得形象,“雁门关外野人家”。雁门关南北,境界大不相同,文化差异明显。举例来说,光绪《代州志》载,从唐至清,全县共涌现出进士107位,举人511位,贡生390位。代县在东汉时期就有了正式的官学,到明清时私塾、义学分布全境。文化传统绵延不绝,历史上优秀的文化人才层出不穷。
“雁门文化”与文化的荒凉、粗放,文化环境的稀薄,文化产生的式微,文化人生存环境的恶劣是紧密相连的。
历史上的朔州缺乏文化的拓荒与种植,缺少传统文化生根的相对时空;缺乏文化的和风细雨与精耕细作,缺少文化生存和建树的起码环境。它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民族长城,阻挡了无数的暴风骤雨,为中原和南方赢得了发展的机缘。
雁门关不仅成为地理的也是文化的分野,一过雁门关,便有元代诗人萨都剌,雁门(今山西代县)人,金代诗人元好问,秀容(今山西忻州)人。再往南,以唐和其后的文化名人而言,太原的白居易、王昌龄、王之焕、王翰;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的王绩、王勃;汾州的宋之问;祁县的王维、温庭筠;河东(今永济)的柳宗元、卢纶、聂夷中、司空图;宋代历史学家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戏剧家关汉卿,解州(今山西运城)人;明代小说家罗贯中,太原人。这些毫无实用价值的名字,已经融入了中华的血液,构成了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风骨和气质。
文化工作者要更多地致力于文化的思考和文化的创造,在商品大潮中潜心文化,在世俗的扰攘中寄意文化,在社会转型中开拓文化,从而使文化给人带来一种整体性的精神定位和精神路向。
总之,说我们朔州市的文化属于“雁门文化”,符合历史、地域、人文,比较全面,涵盖性较强。以上当然仅仅是我的看法,不一定准确。
何为边塞?一般指长城以北的边防。朔州市处于内外长城之间,雁门关至杀虎口之间,是历史上的重要边塞,并且也是边塞的腹地和重心。朔州长城、烽燧、古堡遍布,边塞特点明显,因此,把朔州文化定位于边塞,是无庸置疑的。
但是,中华历史上的边塞范围甚广。目前,朔州市山阴县、朔城区,大同市天镇县、左云县都已先后打出“边塞文化”旗号,乃至于陕西榆林、神木,河北张家口、宣化,甘肃固原、岷县。内蒙古托克托、五原、包头、乌拉特前旗、潮格旗等地则举起“草原边塞文化”旗帜。以上仅只是粗浅归拢,如果细加搜寻,我国北方大多区域在不同历史时期基本上曾为边塞。朔州市、大同市及其所辖之区县,历史上向为中原之边塞,北京之前沿,都属边塞文化。
因此,把朔州文化定位于“边塞文化”,容易混同,在众多的边塞文化中很难彰显自己,突出朔州文化的总体特点。
寻找文化总要从根源上讲,原来的雁北地区,历史上大部分属于“雁门地域”。举例来说,2011年8月18日,第一届雁门关国际边塞文化旅游节在山西省代县雁门关举行。代县据有雁门关,但代县文化旅游节不能说“雁门文化旅游节”,而是定位于“雁门关边塞文化旅游节”,原因是它无法担当“雁门地域”,不代表“雁门文化”。
“雁门地域”是如何来的呢?雁门郡建置年代为赵武灵王十九年(前307)前后,东汉建武二十六年(50)南徙,历经316年左右,为一级政区。东汉时雁门郡不断南移,规模缩小,存时极短。秦西汉是中华民族大系汉族形成和壮大的辉煌时期,善无雁门郡因此影响久远,并以此为中心形成“古雁门地域”。
秦西汉雁门郡管辖范围南起今神池、代县,北到今内蒙古丰镇、集宁,东至恒山,西邻黄河。长期以来,雁门地域形成了独特的生产、生活、民俗和习尚。中华家谱源流中的“雁门郡望”专指秦西汉时建置于今右卫镇的雁门郡。
《史记》载,赵国名将李牧“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人皆望文生义,说李牧当时就驻扎在代县雁门关。实际上,“代”指代郡,也指北方少数民族“代戎”活动区域,指雁门关以北、桑干河流域的广大地区;“雁门”指雁门郡(今右卫镇)。赵武灵王北地拓疆,开地千里,置云中君(今内蒙古托克托)、雁门郡(今山西右玉县)、代郡(今河北蔚县),三足鼎立,从而使赵国由弱变强,进入战国七雄之列。
李牧如果驻守雁门关,不仅是丧权失国,而且是不懂军事,何况其时还未有雁门关一说。因此,现今雁门关上的李牧塑像是对历史和一代名将的讽刺。
那么,“雁门”一名是缘何而来的呢?战国末、汉初的《山海经》曰:“雁门山,雁出其间。在高柳北。高柳在代北。”
什么意思?“代”是代郡(今河北蔚县),高柳为县,指今山西阳高。这是“雁门”的最早出处。
战国末年,赵武灵王之后,高柳曾属雁门郡,郦道元《水经注》中曾经描述此山:“其山重峦叠,霞举云高,连山隐隐,东出边塞。”是重要的战略屏障。雁门郡以同一防线上的最高峰为名。雁门山即今之云门山,位于阳高县城东北约4公里处,面积31.6平方公里。主峰在罗文皂镇北白柳沟后山,海拔2116米,东为猴儿山,西为虎儿山,黑水河(古雁门水)穿峪入阳高境内,两山对峙,山势险要,为山西省的北境雄关。秦汉图上雁门郡的南界在勾注山上,这勾住山就是现在的雁门山、雁门关,当时未有其名。查《辞海》,雁门关之名称是唐代才有的。《唐书•地理志》载 “东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之西径关,亦曰雁门关。”
“雁门”之名是从高柳(阳高)到善无(右玉),再到代州(代县)的,由山名到郡名再到关名,都是强调晋北的屏障作用,门户地位。而今代县在隋开皇五年(585)始名“代州”,1912年改为“代县”,跟历史上的代国、代郡没有关系。
讲历史怕两种人,一种是懂得历史,但又有严重的地方主义,另一种是不懂历史,但对自己的出生地有无限的偏爱,以年少者居多,在自己的博客上随便大放厥词。比如,代县籍的青年“文化人”说,战国时赵武灵王在他们县置雁门郡,说李牧那时就驻扎在他们代县雁门关,说“雁门山,雁出其间。在高柳北。高柳在代北。”那“代北”就是他们代县北,大雁在山上飞来飞去。他们人数众多,经常在百度、维基上面设置词条,没有一条是全面的、准确的,非常可怕。
对历史的曲解在中国民众当中具有普遍性,比如史籍载,花木兰是“河南地”人,指的是黄河几字形弯道以内的一片地方,跟河南省就没啥关系。但河南豫剧团却整出个“谁说女子不如儿男”,闹得全国人民都会哼哈,哼哈完了,就认同了花木兰是河南人,你说厉害不厉害。
外地人不了解朔州历史,上层研究者不察其详,把晋北文化定位于“边塞文化”,正确是正确,但是不能涵盖“雁门文化”的广阔空间。“边塞文化”实质是军事文化,但是西汉时的雁门郡是汉族的故乡,为繁盛时期,北魏平城是帝都,有很长的稳定和建设乃至繁荣的历史。
所以,三晋文化中,“雁门文化”三分其一。尤其对于我们朔州市来讲,从杀虎口直到雁门关,处于“雁门文化”的直线和中心。
“雁门文化”就是文化不够,有一句话说得形象,“雁门关外野人家”。雁门关南北,境界大不相同,文化差异明显。举例来说,光绪《代州志》载,从唐至清,全县共涌现出进士107位,举人511位,贡生390位。代县在东汉时期就有了正式的官学,到明清时私塾、义学分布全境。文化传统绵延不绝,历史上优秀的文化人才层出不穷。
“雁门文化”与文化的荒凉、粗放,文化环境的稀薄,文化产生的式微,文化人生存环境的恶劣是紧密相连的。
历史上的朔州缺乏文化的拓荒与种植,缺少传统文化生根的相对时空;缺乏文化的和风细雨与精耕细作,缺少文化生存和建树的起码环境。它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民族长城,阻挡了无数的暴风骤雨,为中原和南方赢得了发展的机缘。
雁门关不仅成为地理的也是文化的分野,一过雁门关,便有元代诗人萨都剌,雁门(今山西代县)人,金代诗人元好问,秀容(今山西忻州)人。再往南,以唐和其后的文化名人而言,太原的白居易、王昌龄、王之焕、王翰;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的王绩、王勃;汾州的宋之问;祁县的王维、温庭筠;河东(今永济)的柳宗元、卢纶、聂夷中、司空图;宋代历史学家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戏剧家关汉卿,解州(今山西运城)人;明代小说家罗贯中,太原人。这些毫无实用价值的名字,已经融入了中华的血液,构成了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风骨和气质。
文化工作者要更多地致力于文化的思考和文化的创造,在商品大潮中潜心文化,在世俗的扰攘中寄意文化,在社会转型中开拓文化,从而使文化给人带来一种整体性的精神定位和精神路向。
总之,说我们朔州市的文化属于“雁门文化”,符合历史、地域、人文,比较全面,涵盖性较强。以上当然仅仅是我的看法,不一定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