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烟雨江南吧 关注:49贴子:2,112
  • 3回复贴,共1

理学真的禁锢了宋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两宋319年,理学直到宋理宗之后才走上官方意识形态,50年。贾似道并不是很理学的角色。所以理学怎么会是禁锢宋人的根源呢?缠足又不是理学产生的,产生自以风流著称的南唐宫廷。理学大概类似汉武帝独尊儒术那样,停留在上层建筑更多。江南女织的兴起,解放了一批女性,出现新气象。宋词在南宋集大成,唐诗宋词元曲,宋词最为浮华,元曲小令还常出现时空转换的淡淡忧伤。小朝廷杭州已经有药铺贩卖堕胎药。且女性婚后有财产权,通常以嫁妆的形式。嫁妆在今天被一些人认为是陋习,因为今天女性已经确认了夫妻个人与共同财产制。但在昔日,嫁妆是对儒家伦理的一种调剂。发挥了历史作用。除了属于自己的嫁妆外,南宋寡妇可以继承亡夫的遗产,未婚女性可以在自家男性亲属死光及本人守孝道的前提下继承家产,如果已经出嫁,则继承三分之一。反而是在元以后,逐步收紧了女性婚后独立的财产权。乾隆年间1785年更推广独子兼祧。元以后,宗族內的男性亲属获得优先继承权,挤压女性权利的空间。不晓得明的秦淮二十四艳的现象,是否跟女权被贬低有关。
宋词长于描写城镇定居生活 、宋诗长于描写田园风光。到了宋,趋势是沉淀下来。往纵深发展。南宋后期,有女诗人张玉娘,号一贞居士,诗作白雪曲,描写本人向慕冰清玉洁的人格。这很理学。但她也有描写春梦的“幽梦逃庄蝶,荒云隔楚台。”(指楚怀王在梦中遇见巫山神女的典故,典故巫山云雨),来氏的水仙花二首:“瑶池来宴老仙家,醉倒风流萼绿华。白玉断笄金晕顶,幻成痴绝女儿花。”(萼绿华,道教青衣女神。与上一首巫山神女均充满道家或道教的浪漫主义色彩)她们肯定不止是接受理学式的教育。宋末又有徐君宝妻在投水自尽前题壁“从今后,梦魂千里,夜夜岳阳楼。”(相对上两首诗,描写尘世娱乐),她又说“汉上繁华,江南人物,尚遗宣政风流。”这就很重要了,汉上就是两湖地区,她说南宋的长江流域,还遗留着北宋徽宗宣和时代的风流。水浒传的原始形态叫大宋宣和遗事,即宣和年间遗留的造反故事。水浒那个年代的风流,到宋末一直存在。这摆明了就是说理学对南宋没有翻天覆地的影响。
因为什么,人们才会提倡理学。一种学说的诞生,有两种可能,第一是符合这个时代,但这种学说往往随着时代的更替而沉沦。另一种是检讨这个时代,理学属于这一种。
在传统伦理里浸淫很深的朱熹,谈到女人确实没什么好话,很多,比如:“老氏煞清高,佛氏乃为埔逃渊薮。今看何等人,不问大人小儿,官员村人商贾,男子妇人,皆得入其门。最无状,是见妇人便与之对谈。”理学本贬佛教,又于佛教信徒中,再贬女人。但是,朱熹的观点很有作用吗?南宋后期,信奉理学的主要是士大夫。宋理宗在经筵上讲求性理之学,对实际治理有多大影响呢?贾似道在宋理宗后期窜起,南宋中后期两大权臣,韩侘胄、贾似道都是恩荫补录,其中,韩侘胄反理学,贾似道利用理学徒能力缺陷而专权,其实也不怎么看得起理学。周密指出:“1.(理学徒)其为太守,为监司,必须建立书院,立诸贤之祠。2.士子场屋之文,必须引用以为文,则可以擢巍科,为名士。3.至淳祐间,每见所谓达官朝士者,必愦愦冬烘,弊衣菲食,高巾破履,人望之知为道学君子也。4.盖师宪(贾似道的字)当国,独握大柄,惟恐有分其势者,故专用此一等人,列之要路,名为尊崇道学,其实幸其不才愦愦,不致掣其肘耳。”有一个进士出身的监察御史胡紘,未发迹前去建安拜访朱熹,朱熹招待所有学子一律都是脱壳粗饭,使胡紘觉得受到慢待,不近人情。说理学臣昏聩老朽还可能有疑义,要说理学臣喜欢穿着简朴、吃粗茶淡饭,已经蔚然成风,成为这个群体的特征。他们确实在灭人欲。很显然,这种特征不是南宋人民的普遍特征,朱熹在世时,宋光宗绍熙三年就下诏整顿风俗,禁止百姓奢侈以及士人撰写浮靡的文章。贾似道本人比较放浪形骸、有少年习气,跟理学的要求也不符,利用理学徒来阻滞正直而已,所谓“宋之道学,在官只刻语录、修书院,理财、治兵,概置不讲。贾似道当国,利其迂愚,多用此等人。”朱熹本人不是这样的,朱熹本人是一个处事精细的人。他的后进却被人利用。东南三贤,除朱熹(闽学)进士出身,吕祖谦(金华学派)、张栻、胡宏(湖湘学派)都是荫补出身。即一定级别的官宦子弟逢大庆典时蒙主隆恩补录做官。朱熹父亲官拜吏部郎(相当于中组部分局局长)。他们很多人是官宦世家出身。宋的义理之学,基本上是官二代的哲学。跟上古的私学培养出来的儒生,有显著不同。宋的学统跟五代的皇帝救世深深挂钩,他们好些人不像孔孟那样是在野,而是所谓大隐于朝。他们都有为官的经历,却喜欢办书院,跟体制划清界限。他们的行事风格,类似道士,而不是古儒。理学本为道学,道学名声臭掉之后不用。道学本取道教之名。邵雍、周敦颐、二程等理学名人的师祖是晚唐五代的华山派道士陈抟,陈抟属于内丹派,外丹派自多代唐皇服药挂掉之后江河日下,陈抟创作河洛理数、从吕洞宾处授得无极图、从麻衣道者处获得先天图,他的儒家徒孙引道入儒。周敦颐的太极图说、邵雍的象数学皆受其影响。二程的学问又传承自周敦颐。无极而太极成为理气论的理论基石。作为儒学上的一种形式开拓是没问题的。但宋的荫补录官,实则给拥戴这种黄老、道教化的儒学施展空间。道家式政治用在无边患+百废待兴的大国可行,用在割据时代的小朝廷便出了问题。
上古的儒家兴起于礼崩乐坏,宋世的儒家,是否也是因为类似情况而兴起?大道废,有仁义。对五代的反动终于变成正统。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9-20 20:31回复
    写写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9-20 20:44
    回复
      义理之学继起于唐-五代的礼崩乐坏,文以载道的道统本身已经沦陷。佛道弥漫。新儒家至少在本体论上不同程度佛道化。但对达成理的手段存在争议,朱学讲求通过教导问学的方式。陆学则认为要追求的东西先天存在。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9-22 01:48
      回复
        总结:
        1.宋固然是儒家第二春,佛道仍然有一定作用,因为这个第二春是吸收再塑造。本体论变得体系宏大。道教内丹派、禅门、儒家义理之学,这些学说的大致取向是强化形而上、强化向内修行。哲学性很强。就连朱熹都曾化名崆峒道士邹,注释周易参同契。朱熹写词: 脱却儒冠著羽衣,看成鼎内真龙虎。道教内丹派把人体视为炉鼎,修炼中心气与肾气相交谓之龙虎交媾。朱熹很明显试着这么修炼过。
        2.杨时、朱熹一辈不能等同于他们之后的道学先生。道学的末流在南宋晚期有被政治家利用的现象。当一个群体庞杂起来,什么鸟都有。
        3.荫补录官这一特殊渠道给了道学家或伪道学家在政务上发挥空间。
        4.法家角色贾似道好黄老之术,自号云水道人,下班后喜欢在自筑的半闲亭打坐。杨文仲谏:陛下岂以黄老之居为轻重哉。贾似道:杨文仲多言。贾似道又假借推崇道学的名义专断朝纲。加上理学本来就有一些道教背景。所谓上申韩者下必佛老。道学家在政务上的劣根性出现。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9-25 03: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