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恋爱物语...吧 关注:391,026贴子:8,004,267

读书笔记与春学研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上次发出来不知道为什么被限流了还是怎么回事,除了我自己以外,所有人点开链接都显示帖子已被删除,这让我感到苦恼~
过了几天,又经过了昨天发了一次贴,现在再尝试一下看看。


IP属地:安徽1楼2018-07-15 22:35回复
    终于恢复了先发个前言,晚上再发整篇内容,我是真的怕了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8-07-16 16:06
    收起回复
      前言
      写在整个没什么用,甚至没什么看头的读书笔记之前,算是一种对接下来可能会看下去的朋友们的一种警告,以下的内容,不论是广度还是深度,以及精确度都有着致命的欠缺,对即将开始动笔,内容还大致没有想好的我来说,这点自信,我还是有的。
      既然是读书笔记,自然是对我所读的,可能是今年的,也可能是这几年间所读的,因为这几年读的书还是以小说为主,能拿来其中理论与春物中的章句相参考的,其实也没有多少书。如果幸运的话,在目前我打算做的书单之后,还会时不时的更新一下,请不要期待。
      到正文的时间了吗?还没有,前言的工作还没有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注意过这样一个现象,当你了解了某一个事物之后,你就会在生活中更多的发现这个事物,认识了某个字之后,走在大街上也会更多的看见这个字,算了,不在定义上扯太多了,总之就是所谓的孕妇效应。稍微延伸一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感受,喜欢春物这部作品的时候,碰上其他的书里的一些理论、句子、定义之类的,就会有这样的想法,这个东西好像放在春物这部作品的某个部分也说得通,那么他们所阐述的道理就是相近的。正因此,我才会有现在这个打算,从近两年读的一些书里摘写句子出来,标注出书名,作者,版本和文字或理论的位置。我不能保证我的解读有多正确,但是我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单从原文和动画来看这部我们眼里的好作品,未免太浪费了。
      这个路人甲
      2018.07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8-07-16 16:07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7-16 16:07
        收起回复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8-07-16 16:07
          回复
            @苍木夕木古木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8-07-16 16:11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7-16 16:51
              回复
                懂了,春学大佬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7-16 16:53
                收起回复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8-07-16 17:09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7-16 17:19
                    收起回复
                      看什么都是八潘的形状(大雾
                      顶下。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8-07-16 17:20
                      收起回复
                        好了,开始了,献丑了


                        IP属地:安徽13楼2018-07-16 21:05
                        回复
                          各人的真面目,结衣的温柔与其主体性
                          作品信息:
                          《什么是主体性?》(1961)
                          让-保罗·萨特【1905-1980】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其实这本《什么是主体性?》本该是我放在最后来说的,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我还没有读完,毕竟前几天才刚刚入手,只读完了前半部分马克思主义与主体性;另一个则是因为对这本号称是存在主义入门的作品,其所表达的含义还是……嗯,称不上一知半解,离这“一知”还相去甚远。两年前暑假从图书馆借出了《存在与虚无》,一个暑假间翻了20页,还包含了一些装模作样的成分,不但看不懂,而且看不下去。所以这次才选择了这个“入门”。而之所以选择把它放在最前面,也是因为在读的过程中的一些触动,关于哪个活动室里的每个人,关于结衣的温柔,我想快点把它们分享出来。至于我最爱的德波顿,请在后面稍等。


                          IP属地:安徽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楼2018-07-16 21:06
                          回复
                            部分节选内容
                            P034 L09
                            所以,只有一个环节可以称之为“内在性”,它是一种中介,位于两个超越的存在环节之间的一种中介。
                            P041 L08
                            换句话说,如果这种感情——还没有被认识的感情,还不需要去认识的感情,还没有命名的感情——被称为“爱”了的话,我就彻底完蛋了,因为这种命名一定会带来某种确定的行为和介入,因为这样一来,这里有了一种由社会创造的发展并且这种发展会以某种方式使他们,就像人们说的那样,自认为必须相爱。【后面还有一段是关于《红与黑》的,对“爱”的理解的论述,太长,不引用】
                            P043 L07
                            如果主体性在它发生的地方被把握到,也就是说,以外部的内在化形式,以外在化系统向内在化系统转变的形式被把握,那它就变形了,它对我来说就变成了一个外在的客体,我就与它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P62 L12
                            无论如何,它都是本质性的。这种在一定的、直接的、总是向着外在性存在超越的关系中的重复—创造,叫做投射(projection)。换句话说,主体性的本质,就是只从外部,通过其自身的创造,才能认识自己,而从内部永远无法认识自己。如果它从内部认识自己,它就死了。如果他从外部认识自己,如果我们从外部来辨认它,它就是完满的,虽然这是它变成了客体,但它作为客体是存在于其结果中的。这就使我们回到了这样一种主体性,一种不能真正客观化的主体性。【因为在前面的部分中,萨特提到“中介的独特性质是‘非知’”】


                            IP属地:安徽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5楼2018-07-16 21:10
                            收起回复
                              摘录的部分差不多就是这些,虽然少了一部分,不过缺少的这部分我也会在接下来的部分里进行另一种方式的叙述,关于“主体性”例子。
                              仅仅通过我刚才摘录的部分,恐怕难以看出我想要表达的意思,关于爱的那一小节倒是直接一下,那我们就从这里开始吧。
                              这一部分是来自于萨特对司汤达的《帕尔马修道院》部分剧情的化用。让我们将它们代入到春物当中去稍作考量。我们作为读者,我们对剧中人物是怎样的看法,我们对故事中的人物们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想法,我们期待他们能够将他们的关系用一个简单的字眼来圈定,这样我们就不必再为所谓的党派之争而烦恼,当然,这并不重要,作为读者,作为中国的读者,我们的想法,我们的看法很难,几乎没有机会传到到作者的耳朵里,少数状况除外,比如某开启第二人生什么的,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信马由缰惯了,又扯远了。
                              真正重要的,有两方面,一是阳乃对于三人关系的追问,她先是希望能够获得一个来自三者之间的对其关系的定性,对真物的命名,未果后,又赋予了他们三人当前关系以名字。如同萨特所写,如同司汤达所说,一旦被命名,
                              “这种命名一定会带来某种确定的行为和介入”;
                              另一边,我们代入到十一卷摩天轮一圈完毕,结衣的摊牌和某种程度上可以成为逼迫的行为,以“我全都要”【滑稽】为要挟,要求雪乃主动说出某些话,这些话是什么,讲实话,我们不清楚,按情景像是要说“我想要本物”,也说不定是“我喜欢比企谷八幡”,搞不好是“我喜欢结衣”的橘势鲜明,总之,说什么不重要【没能说出口的东西,对读者来说也确实没法子重要,毕竟有那么强的不确定性】,欠缺的,只是一个名称,无论是什么,无论是不是如口中所说的。就以举得三种可能来说,如果说出来“我想要本物”,那么就会最终演变成真的“想要本物”,雪乃的个人意志,在命名后就被扼杀。这大概就是八幡阻止雪乃说下去的理由,当然,不需要知道我说的这些废话,也能很简单的明白这些,肥渡都明明白白的写下来了。
                              依然未触及核心,因为一旦说出口,一切就会定型。所以才极力避免。
                              她们始终以含糊、委婉的方式,尽量不给那件事命名。所以,我不敢保证,我、由比滨以及雪之下所面熟的事是相同的。

                              “……而且,那只是欺瞒行为。”[这是小说原文]




                              IP属地:安徽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楼2018-07-16 21: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