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可欣吧 关注:2贴子:253
  • 0回复贴,共1

他是南信大史上最年轻教授之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34岁成为教授、博导,凭借在云雾研究领域突出贡献获“霍尔顿青年科学家奖”
人物小档案:陆春松,男,1982年出生,35岁,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博导。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美国地球物理学会霍尔顿青年科学家奖首位华人获得者。
  毕业中学:江苏省震泽中学
  毕业高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80后的教授、博导,江苏省高层次人才、杰出青年,首位华人“霍尔顿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这些美丽光环的中心,是陆春松十余年来在实验室、观测台不舍昼夜、攻坚克难的身影。然而16年前,刚刚步入南信大的陆春松,并没有就读学校最牛的“大气科学”专业,他踏踏实实得从学习物理起步。
  学好物理,一切变得简单
高中就读于江苏省震泽中学的陆春松,高考前心中的理想大学与身边的很多同学一样,是那些光是说出校名就能让人竖起大拇指的高等学府。然而,2001年,高考未能尽展全部才能,来到当初还叫“南京气象学院”的陆春松,心里其实是抱憾的,还未能就读这个学校最牛的专业“大气科学”,那就更添了陆春松的失意。
来到“南京气象学院”的陆春松,就读的专业是物理学。物理学,一切科学的基础。最初的陆春松并没有这样的意识,只是觉得既然学习这门专业,那么就尽量学好它。意想不到是,自从进入物理的世界,陆春松慢慢发现能够去“格物穷理”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物理,让他的世界变得清晰、可知。本科期间,他连续两年获得学校特等奖学金,多次获得一等奖学金,并荣获江苏省政府奖学金。四年的专业训练与刻苦学习,陆春松打下了坚实的数理基础,养成了勤于动手、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学而致用的学习习惯,培养了自己认真、求实、创新的品格,这对他后来的科学研究起了莫大的作用。
  气象烙印,引领他走上科研路
  真正引导他走上气象之路的是本科期间耳濡目染对“大气科学”的认知。“以前不太了解,考入南信大后才发现,原来这所学校的大气科学专业这么牛,人才培养享誉海内外。我的学校是中国气象人才摇篮,培养了众多气象领域的专家。”在一所以气象为特色的大学读书,陆春松听着身边好友谈论着大气科学知识,读着图书馆丰富的气象专业书籍,课余听到大牛专家的学术报告……从进校打定主意将来要继续深造的陆春松暗暗做了决定,将来的研究方向可以转向大气科学。2005年,陆春松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被保送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专业,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自此,开启了他风起云涌的气象之路。
  陆春松在做本科毕业论文时,就开始转向云雾降水物理研究。这时已被保研的陆春松提前走进实验室,师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牛生杰教授。每天面对眼花缭乱的气象云图、纷繁复杂的气象数据,常人眼里枯燥乏味的科研生活,在陆春松看来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是“阳春白雪”的事情。他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在电脑屏幕上用数据模拟“冰雹形成”的兴奋。陆春松研究生阶段的研究对象是雾,为获取第一手新鲜资料,在牛老师的指导下,他与同学们在操场中间架设了很多雾的观测仪器,日夜守候,翘首以盼雾的降临。每当起雾时,大家总是欢呼雀跃,认真收集雾的各种资料,深怕雾悄悄从身边溜走。攻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期间,他参加了大量的云雾物理观测,大大增强了对天气现象的感性认识、丰富了实践经验。
  钻研学术前沿,34岁成为教授、博导
  陆春松的研究方向为“云雾物理过程”,这是一个积淀很深的课题,研究之路少不了前辈专家的引领。2006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办暑期学校,邀请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刘延刚研究员做了一系列讲座,他由此遇到科研路上第二位重要的领路人。2007年,导师牛生杰老师得到了行业专项的支持,之后连续多年邀请刘老师到校访问,陆春松每年都抓住机会跟刘老师请教科研上各种各样的问题,和他探讨学术前沿的研究。由于陆春松积极上进,刘老师认为他非常有潜力。2009年,他获得机会到刘老师所在的美国纽约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访问三年,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2012年,作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联合培养的博士顺利毕业,回到南信大任教。凭借出色的科研和教学成果,陆春松2014年成为副教授;2016年,34岁的他成为南信大史上最年轻的教授、博导之一。
  2015年7月,陆春松凭借在云雾宏微观物理方面的突出成绩成为2015年度美国地球物理学会霍尔顿青年科学家奖唯一的获奖者,这也是首位华人获得该奖项。霍尔顿青年科学家奖的目的是纪念伟大的大气科学家、教育家和导师詹姆斯?R?霍尔顿,该奖项每年产生1名获奖者,有效候选人要求取得博士学位三年内,在大气科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
  美国地球物理学会大气科学部主任William K. M. Lau教授在霍尔顿青年科学家奖颁奖词中指出的:“对流夹卷、湍流混合及其与云雾微物理相互作用是富有挑战性的重要问题,陆春松的研究目标明确、创造力强,具有独到之处。”
  说说我的成长:
  挤到学术前沿,探索未知世界
  之所以用“挤”这个字,是因为它不是容易的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多跟优秀的专家交流、追踪最新的文献、多听学术报告。拖延症和畏难情绪人人都有,初中物理即讲过的欧姆定理告诉我们,1欧姆电阻要比2欧姆电阻里的电流大大,因为它的阻力小,电子容易通过。电子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聪明的人类呢?但我们都学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人是有主观能动性,只要你努力,一定能够最大程度地克服拖延症和畏难情绪,挤到学术前沿!
  在挤到学术前沿之后,再往前走一步就是未知世界了。学术研究就是探索未知,这需要灵感。爱因斯坦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努力,但是那1%的灵感有时候比那99%的努力还要重要。所以我们需要勤思考,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既然是探索未知,失败是很正常的。所以做好迎接挫折的准备,坚持住,做“打不死的小强”,反复探索,必然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学校这样说
  气象杰出人才成长之摇篮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素有“中国气象人才摇篮”之美誉,其前身南京气象学院始建于1960年,是新中国第一所气象高等学府,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88所), 2004年更为现名,是江苏省、教育部和中国气象局三方共建高校。大气科学学科在教育部2012年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一,地球科学和工程学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
学校秉承“明德格物、立己达人”的校训精神,弘扬“艰苦朴素、勤奋好学、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优良校风,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着力培育学生的批判思维、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培养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中央部委领导以及世界气象组织高级官员等一大批蜚声海内外的杰出校友。
陆春松本硕博都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就读,是南信大新时代毕业生的楷模。


1楼2018-06-01 07:1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