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流域漫记吧 关注:2贴子:3
  • 0回复贴,共1

辽G.义县.万佛堂石窟.自序 (2015-10-30 22:35:54)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辽G.义县.万佛堂石窟.自序 (2015-10-30 22:35:54)
标签: 佛学 义县 万佛堂 古迹 石窟 分类: 古迹.人文
本节目录
(一)辽河流域漫记,从万佛堂开始
(二)向前人致敬
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2、大师之后,难有大师
(三)要做的事
自序
(一)辽河流域漫记,从万佛堂开始
万千自然,变幻无穷。一棵树从成长到枯萎,一处建筑从兴起到泯于尘埃,从完美主义的角度,无人能够完整见证与记录。如果为记录而记录,着相更是大忌。
本博笔者之一的老琼,自小崇信佛教。信仰这回事,是在嗷嗷待哺的时候就渗透进生活,到如今30年,已成习惯,是血、肉、骨、颅里割不掉的一部分。
作为一个佛教信徒,深知世人皆说的“照人不照佛”的道理。一直以来,笔者都对佛像拍照讳莫如深。而且,为了记录得更好,又不可避免地在与同伴沟通时,对着造像大不敬地指手画脚——说这些是想表达,笔者记录万佛堂石窟比无神论者更加困难。最先要过的,是自己心理这一关。
突破这层心理障碍,是从2014年5月去万佛堂开始——觉得拍照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阎文儒先生《辽西义县万佛堂石窟调查及研究》中有言:“当时中国的艺术优良传统,不容我们今天再不重视它”。
历经千百年的古迹遗存,除了岁月一如既往的侵蚀,如今一要面对如织的游人、二要面对难以恰如其分的粉饰修缮。
从重视程度看,万佛堂难与龙门云冈等各大石窟比肩、即便较之同在义县的奉国寺,都更缺少关注、保护、研究,更亟待记录。如果再不拍照留影,假以时日(可能只短短数年),就可能有非常大的变化,甚至可能会因为意外不复存在。
过去没有便利的拍摄条件,现在有了,自然要好好记录下来。
一个能够抵达、而且能够意识到这一点的人,有责任和义务如实、认真地记录现存的历史。
(二)向前人致敬
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阎文儒先生一九五一年六月二日脱稿于北京大学考古室的《辽西义县万佛堂石窟调查及研究》,是笔者阅读的第一份关于万佛堂石窟的文献资料。
阎文儒先生时代的考古人,可谓新中国最早的“驴友”。他们探索的方式和难度,未必比徐霞客容易。至一九九六年,刘建华女士研究万佛堂时,尚需“第六窟由第七窟外壁攀岩而入”【A】。
而那个年代的人治学态度和学术成果,是值得人仰慕乃至崇拜的。
2、大师之后,难有大师
“尽管它仍然屹立在北方,学术界也不曾忘却它,但它毕竟地处僻壤,交通不便,又不似敦煌 ,石冈、龙门石窟那样驰名中外,所以,它始终没有真正得到学者们的青睐。学术界对万佛堂石窟的认识和了解还是停留在20世纪50年代或以前。”【A】
——这种窘迫的局面被打破,源于刘建华女士开始了对万佛堂的逐步研究。
2001年,刘建华女士《义县万佛堂》一书出版。“这是万佛堂石窟创建1500年以来惟一的一部专著。佛教考古,既艰辛又深奥,不坐几十年冷板凳难出成果,出了成果也无经济效益,故莘莘学子,往往弃之而去。国内以此为业的博士、硕士,寥若晨星,状况堪忧。而急功近利,狂解塞路者,适应浮躁的风气,却不乏其人,此尤堪忧也。刘君居官而不攀富贵,返身而入学海,孜孜敏求,不亦难乎!”【B】
后人想研究万佛堂的,或者记录万佛堂的,刘建华女士的著作,都是永远绕不开的高山。
由作品窥人品。从作品中,看出的刘女士踏实、耐苦、认真等等让人钦佩的品格,而现今这个浮躁的社会,有这样严谨、细致、仔细治学的人,是从中受益的读者们,觉得欣喜、甚至惊喜的事情。
(三)要做的事
刘建华女士写书时摄影器械和互联网的发展远不如今日迅猛,让我们这些后人可以钻个空子,狗尾续貂。
遗憾的是,我们都非专业考古人士,无论对历史、美学、传承,还是建筑、壁画、石刻,相关知识都匮乏得可怜。因此,在了解万佛堂石窟的过程中,除阎文儒、刘建华女士著作外,还学习了其他前人著作、各种诸多资料,并在本文记录中大量引用。本文更像学习笔记,仅为如实记录万佛堂石窟现状,不敢遑论其他。
因为自身素质的限制,哪怕本文已尽全力地拍摄细致、再努力引经据典,也必将有遗憾、也不如有底蕴的读者前来一看。注重文物保护,弘传古国历史——这样的话听起来也许非常迂腐,但看着越来越多的古建湮灭于尘,文化本应不灭的灵魂渐渐消散,不得不说万分遗憾、揪心的痛。
对万佛堂石窟的执着和认真,是我们以前做任何事都没有过的。
注释:
【A】刘建华:《义县万佛堂石窟》,科学出版社,2001年07月
【B】温玉成:《上下求索,成绩不凡》(《义县万佛堂石窟》序),2000年7月9日,洛阳


1楼2018-04-08 17:0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