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主义中,唯物论作为开篇之作,其主要核心的内容就是物质与意识。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坚持唯物的,因此我们总是忽略意识的重要作用,尤其对于意识中的细节掌握地不够深,所以很容易在这部分失分。今天我们就来细致地梳理一下,哲学唯物论中,意识考点的相关内容。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这一点我们要从两个方向来看: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经由无机物的反应特征进化为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化为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动物心理进化为人的意识。
2、意识是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在意识产生的过程中起着决定的作用。劳动创造了语言,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
第一点实际是从发展的角度来说,最开始是无机物的反应,然后随着发展的脚步,出现了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比如我们初中学过的类似于草履虫的生物,只会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应激反应,再到后来进入高等生物的感觉和心理,比如我们摸摸家里的小狗,它会摇尾巴。再到后面就发展到了人。
第二点其实强调两个关键词“劳动”和“语言”。在马克思的叙述中,他强调了劳动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而在劳动中,产生了意识,意识的表达,则需要用语言这个物质外壳将其展示出来。
二、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1、从生理基础上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器官。意识不能独立地存在,是以人脑为物质基础的。
这句话看似简单,却包含着我们容易忽视的一个考点,那就是动物有意识吗?答案是否定的,动物没有意识,因为马哲中的定义中提到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只有人脑才能产生意识。
2、从内容与形式上说,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1)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客观存在具有客观性,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2)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不同的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的反映经由经历、爱好、兴趣等主观性影响而产生差异,所以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其中,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的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歪曲的反映。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就如同一束玫瑰好,有的人看到了美丽,有的人看到了浪漫,也有人看到了昂贵。同一束玫瑰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那就是人面对的事物是客观的,但是我们总会把自己主观的东西添加其中,所以表现的形式就是千差万别的了。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
1、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通过抽象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我们常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这样,其实在这其中,意识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2、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意识具有指导性。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在题目中如果说意识可以创造物质是错误的,但是说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这是正确的。
3、意识能够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的生理过程,具有高度自控性。人的精神是否愉悦,对于其身体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如同我们在上课的过程中,如果想上厕所,我们的意识就会发出指令,让我们再忍一忍,等下课再去;再比如立志减肥的人最终能够成功也是意识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意识具有能动作用。那么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条件有哪些呢?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点:
1、实践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
2、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否则,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盲目的。
3、发挥意识能动作用,还必须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依靠一定的工具、仪器设备、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状况,只有适时利用已有的物质条件和手段,才能更好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这一点我们要从两个方向来看: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经由无机物的反应特征进化为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化为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动物心理进化为人的意识。
2、意识是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在意识产生的过程中起着决定的作用。劳动创造了语言,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
第一点实际是从发展的角度来说,最开始是无机物的反应,然后随着发展的脚步,出现了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比如我们初中学过的类似于草履虫的生物,只会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应激反应,再到后来进入高等生物的感觉和心理,比如我们摸摸家里的小狗,它会摇尾巴。再到后面就发展到了人。
第二点其实强调两个关键词“劳动”和“语言”。在马克思的叙述中,他强调了劳动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而在劳动中,产生了意识,意识的表达,则需要用语言这个物质外壳将其展示出来。
二、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1、从生理基础上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器官。意识不能独立地存在,是以人脑为物质基础的。
这句话看似简单,却包含着我们容易忽视的一个考点,那就是动物有意识吗?答案是否定的,动物没有意识,因为马哲中的定义中提到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只有人脑才能产生意识。
2、从内容与形式上说,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1)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客观存在具有客观性,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2)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不同的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的反映经由经历、爱好、兴趣等主观性影响而产生差异,所以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其中,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的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歪曲的反映。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就如同一束玫瑰好,有的人看到了美丽,有的人看到了浪漫,也有人看到了昂贵。同一束玫瑰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那就是人面对的事物是客观的,但是我们总会把自己主观的东西添加其中,所以表现的形式就是千差万别的了。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
1、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通过抽象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我们常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这样,其实在这其中,意识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2、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意识具有指导性。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在题目中如果说意识可以创造物质是错误的,但是说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这是正确的。
3、意识能够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的生理过程,具有高度自控性。人的精神是否愉悦,对于其身体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如同我们在上课的过程中,如果想上厕所,我们的意识就会发出指令,让我们再忍一忍,等下课再去;再比如立志减肥的人最终能够成功也是意识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意识具有能动作用。那么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条件有哪些呢?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点:
1、实践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
2、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否则,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盲目的。
3、发挥意识能动作用,还必须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依靠一定的工具、仪器设备、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状况,只有适时利用已有的物质条件和手段,才能更好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