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首创“超标留样”采样器开始,石家庄德润环保科技公司紧紧抓住市场的痛点,不仅将采样器产品扩大到10多个品种,还进一步研发出“实验室COD自动分析仪”这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使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典范。
“超标留样”
解决“流水不复”难题
“做企业,心中一定要有大格局。”石家庄德润环保科技公司总经理苏清柱向记者说。2008年,苏清柱从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辞职创业的时候,正逢国际金融危机。面临不利的经济形势,他没有丝毫的犹豫,而是瞄准当时环境监测市场的“痛点”开始研发新产品。
从技术层面来说,当时污水在线远程监测技术已经在很多地方得到应用,环保部门可以实时掌握企业排污状况,并进行查处。然而在现实中,全国很多地方的企业与执法部门都在打“口水仗”,企业不承认排污,认为监测不准,使执法效果大打折扣。
“超标,可能是企业排水确实超标了,也可能是监测仪坏了、错误地认为超标了。但是流水不复,究竟如何事后已很难说清。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数据的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必须想办法去解决精准处罚问题。”苏清柱说。
“痛点”就是商机。针对这一情况,当时在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一家下属企业从事在线水质监测研究的苏清柱,毅然决定另立门户,专门解决这一“痛点”。虽然当时苏清柱刚过30岁,但是已经有了多年的研发经验。不到一年,他就开发出了一种“超标留样”采样器,可以与在线水质监测系统配套,只要水质出现超标情况,设备就会自动将采集的样品备份留样。“超标留样”解决了“流水不复”的难题,一推向市场,就受到环境执法部门的欢迎,市场也很快打开,目前已在河北、河南、山西、湖南等20多个省市大量使用。
深耕细做
新品覆盖多个行业
第一款“超标留样”采样器的成功,让苏清柱看到了采样器的巨大潜在市场。之后,德润环保加大了研发力度,在几年的时间里,针对不同的用途,相继开发出十几种采样器,不仅针对排污企业的在线监测,而且还包括河流采样、水库采样、地下水采样等,覆盖环保、水利、水文、地质等多个行业。
“采样器不是一个大行业,但是我们既然已经进入了这个行业,就要做精做深。”苏清柱向记者介绍。目前,在德润环保的采样器产品系列中,已经从803A、803B……一直排到了803K。
最新研发的K型采样器是一款按流量跟踪采样的产品。据了解,现在大部分的在线监测仪都是2个小时测1次,这只是针对一个时刻进行的采样,而德润环保开发的流量跟踪采样器,则在两个小时内根据流量的大小自动采集同比例不同数量的样品。这种方式采集的样品显然更具有代表性,不仅可以更加准确客观地反映企业排水的真实状况,而且杜绝了企业抓住测量仪的规律,利用测量间隙进行偷排的可能。
据了解,由于新的采样器可以实现远程实时采样,去年省环保厅与公安厅利用这个功能,联合开展了“利剑斩污零点行动”执法行动,首次利用远程执法抽查装置定时取样和同步留样功能,对全省30家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了远程执法抽查,有17家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10家超标排放,超标率为33.33%。这一行动让污水处理厂被处罚得心服口服,对其他心存侥幸的排污企业形成了极大震慑。
持续创新
研发能力再上新台阶
在德润环保的发展过程中,今年被苏清柱定义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标志性的事件就是他们开发的实验室COD自动分析仪获得了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正式推向了市场。
据了解,在环保执法监测中,COD是必检项目,一次大的执法行动,其采集的样品往往超过100份。这么多的样品都要在实验室中进行分析检测。如果依靠人工分析,最经典的方法是一次同时检测6份;即使是最新的方法,也只能一次测12份,全部检测下来最少需要三四个小时。集中批量的COD检测,简单而又重复,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让实验室非常头痛。
为了解决COD分析检测的困境,3年前,德润环保就开始立项开发COD自动分析仪。一台自动分析仪其实就是一台机器人。为此,苏清柱专门招聘了相关专业人员,将研发部门人员增加到了20多名,形成了一支涉及软件开发、硬件电路设计、机械设计、化学化工、工业设计、外观设计的综合团队。历经两年的研发、一年的测试,产品最终定型,并取得了生产许可证。
“这台自动分析仪一次就可以测25个样品。除了往机器里注入需要分析的样品外,其余工作全部由机器自动完成,直到打出报告。一次分析完成,操作人员实际工作时间不超过10分钟。”苏清柱介绍。
在去年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上,德润环保的COD自动分析仪首次亮相,就引起了国家环保部监测司的重视,称赞他们“解决了当前监测系统的一大困扰”。据介绍,今年以来,其COD自动分析仪除了我省外,还远销到了山东、江苏等多个省份。
“COD自动分析仪的研发成功,标志着德润环保的研发能力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苏清柱表示。
〉〉采访札记
市场“痛点”就是创新起点
开发新产品,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为了解决生产生活中一个个的“痛点”,无“痛点”不研发。综观德润环保的产品研发思路,寻找市场的“痛点”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在采访时,苏清柱最兴奋的也莫过于谈到自己如何解决环境执法的难题、降低实验室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等。
事实上,在实验室内的研发并不是一个新产品诞生中最艰难的环节,决定成败的关键首先在于产品概念进入实验室之前的环节。一个新技术新产品的诞生由开发到投产要经过如下过程:方案设计、专业评审、试模样机装配、试制、样机鉴定、试产、投产鉴定、首批产、首批产小结、批产。而此前,最关键的环节是产品概念设定前的“痛点”研究。
以“痛点”为导向搞创新,个中道理很好理解。所谓“不通则痛”,行业“痛点”的存在,说明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着不通畅之处,谁能在此处着力创新、打通“梗阻”,谁就能更好地满足需求、对接市场、赢得主动。
“超标留样”
解决“流水不复”难题
“做企业,心中一定要有大格局。”石家庄德润环保科技公司总经理苏清柱向记者说。2008年,苏清柱从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辞职创业的时候,正逢国际金融危机。面临不利的经济形势,他没有丝毫的犹豫,而是瞄准当时环境监测市场的“痛点”开始研发新产品。
从技术层面来说,当时污水在线远程监测技术已经在很多地方得到应用,环保部门可以实时掌握企业排污状况,并进行查处。然而在现实中,全国很多地方的企业与执法部门都在打“口水仗”,企业不承认排污,认为监测不准,使执法效果大打折扣。
“超标,可能是企业排水确实超标了,也可能是监测仪坏了、错误地认为超标了。但是流水不复,究竟如何事后已很难说清。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数据的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必须想办法去解决精准处罚问题。”苏清柱说。
“痛点”就是商机。针对这一情况,当时在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一家下属企业从事在线水质监测研究的苏清柱,毅然决定另立门户,专门解决这一“痛点”。虽然当时苏清柱刚过30岁,但是已经有了多年的研发经验。不到一年,他就开发出了一种“超标留样”采样器,可以与在线水质监测系统配套,只要水质出现超标情况,设备就会自动将采集的样品备份留样。“超标留样”解决了“流水不复”的难题,一推向市场,就受到环境执法部门的欢迎,市场也很快打开,目前已在河北、河南、山西、湖南等20多个省市大量使用。
深耕细做
新品覆盖多个行业
第一款“超标留样”采样器的成功,让苏清柱看到了采样器的巨大潜在市场。之后,德润环保加大了研发力度,在几年的时间里,针对不同的用途,相继开发出十几种采样器,不仅针对排污企业的在线监测,而且还包括河流采样、水库采样、地下水采样等,覆盖环保、水利、水文、地质等多个行业。
“采样器不是一个大行业,但是我们既然已经进入了这个行业,就要做精做深。”苏清柱向记者介绍。目前,在德润环保的采样器产品系列中,已经从803A、803B……一直排到了803K。
最新研发的K型采样器是一款按流量跟踪采样的产品。据了解,现在大部分的在线监测仪都是2个小时测1次,这只是针对一个时刻进行的采样,而德润环保开发的流量跟踪采样器,则在两个小时内根据流量的大小自动采集同比例不同数量的样品。这种方式采集的样品显然更具有代表性,不仅可以更加准确客观地反映企业排水的真实状况,而且杜绝了企业抓住测量仪的规律,利用测量间隙进行偷排的可能。
据了解,由于新的采样器可以实现远程实时采样,去年省环保厅与公安厅利用这个功能,联合开展了“利剑斩污零点行动”执法行动,首次利用远程执法抽查装置定时取样和同步留样功能,对全省30家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了远程执法抽查,有17家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10家超标排放,超标率为33.33%。这一行动让污水处理厂被处罚得心服口服,对其他心存侥幸的排污企业形成了极大震慑。
持续创新
研发能力再上新台阶
在德润环保的发展过程中,今年被苏清柱定义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标志性的事件就是他们开发的实验室COD自动分析仪获得了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正式推向了市场。
据了解,在环保执法监测中,COD是必检项目,一次大的执法行动,其采集的样品往往超过100份。这么多的样品都要在实验室中进行分析检测。如果依靠人工分析,最经典的方法是一次同时检测6份;即使是最新的方法,也只能一次测12份,全部检测下来最少需要三四个小时。集中批量的COD检测,简单而又重复,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让实验室非常头痛。
为了解决COD分析检测的困境,3年前,德润环保就开始立项开发COD自动分析仪。一台自动分析仪其实就是一台机器人。为此,苏清柱专门招聘了相关专业人员,将研发部门人员增加到了20多名,形成了一支涉及软件开发、硬件电路设计、机械设计、化学化工、工业设计、外观设计的综合团队。历经两年的研发、一年的测试,产品最终定型,并取得了生产许可证。
“这台自动分析仪一次就可以测25个样品。除了往机器里注入需要分析的样品外,其余工作全部由机器自动完成,直到打出报告。一次分析完成,操作人员实际工作时间不超过10分钟。”苏清柱介绍。
在去年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上,德润环保的COD自动分析仪首次亮相,就引起了国家环保部监测司的重视,称赞他们“解决了当前监测系统的一大困扰”。据介绍,今年以来,其COD自动分析仪除了我省外,还远销到了山东、江苏等多个省份。
“COD自动分析仪的研发成功,标志着德润环保的研发能力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苏清柱表示。
〉〉采访札记
市场“痛点”就是创新起点
开发新产品,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为了解决生产生活中一个个的“痛点”,无“痛点”不研发。综观德润环保的产品研发思路,寻找市场的“痛点”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在采访时,苏清柱最兴奋的也莫过于谈到自己如何解决环境执法的难题、降低实验室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等。
事实上,在实验室内的研发并不是一个新产品诞生中最艰难的环节,决定成败的关键首先在于产品概念进入实验室之前的环节。一个新技术新产品的诞生由开发到投产要经过如下过程:方案设计、专业评审、试模样机装配、试制、样机鉴定、试产、投产鉴定、首批产、首批产小结、批产。而此前,最关键的环节是产品概念设定前的“痛点”研究。
以“痛点”为导向搞创新,个中道理很好理解。所谓“不通则痛”,行业“痛点”的存在,说明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着不通畅之处,谁能在此处着力创新、打通“梗阻”,谁就能更好地满足需求、对接市场、赢得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