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兵吧 关注:8,140贴子:127,788
  • 15回复贴,共1

军功集团的兴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浙江1楼2018-02-25 13:26回复
    军功集团,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武人集团,因为相较于军阀来说,这是个有根基、上至朝廷将相下至地方基层的集团。
    这个集团出现于商鞅变法时期,在商鞅看来,要加强中央集权,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集团克制把持地方的世家势力,他通过普遍授田制(即户给田一顷)推行了征兵制,授田制是征兵制的经济基础,因为军队是没有军饷的,甚至武器都需自备,所以农民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才能当兵。此外他还设置学室实行学吏制度,秦国“以吏为师”可不是随便什么官吏都能当老师,而是学吏才可为师,这些学吏教导人们一些法令条律和基础军事技能,使得军人可以具备一些基本的政治军事素养,这为军功集团走上政治舞台扫清了最后的障碍。
    军功爵禄制则是建立在这些基础上的产物,没有以上这些制度的支持,军功爵禄制根本无法实施,这套制度可以说是当时最为公平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六国之中只有秦国为寒门庶族打开了一条晋身之阶,是真正不论出身、不论地域、不论国籍也不论民族,唯才是举,秦国最终获得天下寒门士子的支持,统一天下,但也让天下世家豪门旧贵族痛恨,因为秦国扶持了一个新兴的集团来取代他们,故而秦国的名声也就坏了千年,被人称为虎狼之秦。秦的速亡其实跟暴政不暴政关系不大,主要是民众尚未认同帝国这一新政体,旧的世家贵族对民间尚有极大的影响力,而秦二世这一继承人又缺乏始皇帝的雄才伟略,做了太多不得人心的事情,连军功集团都不认可他,军功集团在统一天下前战斗力极强,那是因为只有统一天下才能使得他们的利益最大化,但是一旦国家统一,他们就渴望将之前获得的战争红利转化为和平红利,或者继续有战争红利可享,但始皇帝统一全国后,并未停止战争,而且之后的战争多是对于异族,使得军功集团不能获得新的爵位和土地,因此心生不满,所以二世即位后,起义就不可避免的爆发了,其中甚至不乏军功集团的人。


    IP属地:浙江2楼2018-02-25 13:27
    回复
      秦国瓦解了私兵,用公兵统一天下,继起的汉朝沿用了秦国的征兵制和军功爵禄制,维持了军权的统一,之后汉朝军制也主要以征兵制为主,到了汉武帝时代,随着对匈奴作战的开始,出现了募兵制征集的专业化军队,这是敌人对象转变所带来的,毕竟匈奴骑兵可不是中原地区征召来的步兵所能对付的,不少从陇西甚至匈奴招募来的职业化骑兵进入了军队,汉朝的边防军基本上就是由胡人、囚徒和雇佣兵组成的,但此时雇佣兵尚且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绝大多数都是自由农民通过征兵制组成的公兵。
      汉末的战争改变了这一点,连年战乱,百姓四处逃亡,十室九空,户籍制度瓦解,按户征兵的征兵制度不再能实行,于是世兵制出现了,所谓世兵制就是把一部分特定的人群划为军人,比如魏武帝曹操的青州兵,曹操降服青州黄巾军之后,就地实行屯田制,建立屯田兵,这些划为军籍的人称为士户,世代当兵,父死子继,初期待遇比较优厚,衣粮给予较为充足,战斗力极强,曹操正是依靠青州兵的善战统一了整个北方,建立曹魏帝国,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世兵制伴随而生的是部曲制,三国时期最大的特点就是出现了大量的私兵,三国的建立者本身就是军阀,他们的军队就是从私兵转变过来的,为了统一天下,也为了获取世家大族的支持,曹魏和东吴一定程度上默许了私兵部曲的出现,世家大族出身的将领,垄断了高级军职,逐步将麾下的军队变成了他们的私家部曲。
      统一三国的西晋建立后,私兵的现象并未有所好转,晋武帝统一天下后,即下令罢州郡兵,大量士兵解甲归田,但事实是军人长期脱离生产,即使罢兵归农,他们也已经不会种地了,很多人除了杀人什么也不会啊,这就导致众多职业军人成为了世家大族的私兵。魏晋时期的战乱跟私兵不绝有着一定关系,比如三定江南靠的不是西晋政府军,而是江南地主的私人武装,从结局来看,这支军队典型要比政府军能打,击败前秦苻坚的北府兵,说到底也是谢家的私兵。私兵横行,直接的结果便是坐拥强兵的军阀一个个野心勃勃,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不断变幻着大王旗,皇权暗弱,战乱不休,国无宁日。


      IP属地:浙江3楼2018-02-25 13:28
      回复
        秦末战乱和之后的楚汉战争将旧贵族一扫而空,汉王朝的建立者正是之前军功集团的最基层——刘邦,刘邦出身亭长,对于这一套体系自然是清楚,汉朝又重建了军功集团,并将六国的旧贵族全部迁移到关中地区,军功集团的大本营,加以控制。从此天下太平,开启了汉帝国的盛世。
        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实行察举制,本意为选拔人才,统一帝国上层精英的思想,但未料却创造出了一个新的庞大集团——儒家士族集团。察举制,主要是通过各地官吏查访治下的各地人才,考核他的名声和才能,然后举荐给国家,国家把察举人才的好坏作为官员的政绩,本意是好的,但执行起来却出了一些问题,不少官员在察举的时候纷纷推荐自己家族或和自己家族关系密切的人,所谓门生故吏,久而久之,原本的地方家族滚雪球似的成了全国性的大家族,再加上大量兼并土地人口(古代发生自然灾害的时候,往往是这些大家族借机巧取豪夺的机会,往往利用借贷关系吞并土地,迫使农民卖身,沦为庄园农奴),势力愈来愈强,他们进可为朝廷公卿,退也为地方豪强,掌控基层的土地和人口,控制赋税,所谓的地方官署基本被他们架空,中国中央集权只能到县这一级,以下都是由地方士绅充任,不要以为任命一个县令就可以控制当地,一个区区七品县令,怎么敢得罪这些财大气粗、势力强大的豪强?套用一句俗语:“人家有人!”《红楼梦》里的护官符就是一个明证。汉光武帝即位后,为了巩固汉朝的天下,不得不与这些士族妥协,即所谓退功臣进文吏,我们后世说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功臣,其实未必不是光武帝的一种无奈之举,为了获得士族的支持不得不废除了军功集团,大兴儒学,让士族垄断仕途,但这样一来恶果也很明显,那就是皇权日益衰弱,国家控制力日趋下降,大量人口土地落入世家之手,东汉的皇帝们不得不借助宦官和外戚来抵御世家,这也是东汉中后期政治日趋腐败黑暗的原因。
        十常侍之乱后,外戚和宦官同归于尽,东汉王朝名存实亡,战乱四起,对人民是灾难,对于世家来说,影响有但不大,因为不论谁坐了天下,都需要他们,因为只有他们才能够提供王朝统治所需要的官吏阶层,而且他们还掌握着钱粮,战乱使得更多的人沦为赤贫,大量的土地和人口落入到世家手中,他们甚至有了私兵,即豪强部曲,拜光武帝罢郡国兵所赐,地方武装被裁撤,大量退役的士兵回归乡间,无以为生,便只能投靠豪强成为了其私家部曲,同时在政治舞台上世家大族再无敌手,外戚和宦官已经灭亡,它独自垄断政坛,政治平衡被打破,即使雄才大略如魏武曹操,也只能在其生前暂时压制世家大族,在其死后,文帝曹丕也只能妥协,采取九品中正制。曹丕也试图夺回人才选拔权,把荐举人才的权力收归中央,但是你选出来的中正官都是世家的人,这又有什么区别?曹魏的灭亡实际上只是士族的一次再加冕而已。
        西晋的建立是司马家联合北方世家对曹魏遗产进行的一次大瓜分,司马家说到底也只是世家的盟主,当然他们也不甘心只是盟主,晋武帝司马炎就试图加强皇权,颁布一系列法令,试图收回权力,但终归失败,于是他只能分封司马家子弟,重用皇族,试图借皇室的力量压制各地豪强,却不料是饮鸩止渴,皇族各个都是野心勃勃之辈,又岂可任用?最终酿成了八王之乱,之后的南朝也差不多是这个思路,因此内部纷争不休。


        IP属地:浙江4楼2018-02-25 13:30
        回复
          魏晋南北朝的战乱某种程度是这种混乱和政治失衡的延续,寒门庶族不甘心这种局面,便不断鼓动混乱,试图打破旧的统治秩序,这一切直到一个古老的集团再次复活而终结,这就是军功集团。“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均,先取多丁。”这是府兵制的选拔原则,由西魏枭雄宇文泰所创制。在北魏均田制计口授田的基础上,选拔富裕农民和中小地主从军,打破了之前鲜卑人当兵、汉人为农的传统,扩大了兵源(连年战乱,鲜卑人当兵,于是人口大大减少,汉人种地,人口就得以慢慢恢复),以及实行按功勋授予永业田的制度,部分恢复了秦汉军功爵禄制,府兵免除赋役,视为天子亲军,小者可在乡间为基层官吏、地方三长,大者可为朝廷将相(隋唐实行边将立功可入朝为相的制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相较于其他军阀割据势力,这个集团人数众多(全军上下都是),根基深厚(直接掌握土地和人民),允文允武(上马治军,下马治民,出则为将,入则为相),崇尚战功,比不思进取的北齐贵族和南陈士族要有活力,故而隋朝才能一统天下,开创新的盛世。只不过始创者宇文泰没料到的是府兵制的开创使得汉族军队的势力大涨,关陇军事贵族逐渐融合,胡汉合一,使得杨坚等汉族高门最终取代了鲜卑贵族。
          军功集团的再次复活结束了两百多年的战乱,重新开启了华夏的盛世,但又一个通病来了,和平一旦到来,国家就需要文治,文官的力量就会增强,而军功集团(武家)的势力就会衰弱,毕竟战争已经结束,不需要太多的军人了。最终在文官一定程度的纵容下,土地兼并加剧,国家掌控的土地大大减少,均田制崩溃,府兵制瓦解,军功集团也走向末路,取而代之的是并不太牢靠的雇佣军。
          安史之乱以及之后的藩镇割据、五代战乱令整个社会对军人都充满了厌恶,结束战乱的赵匡胤开始杯酒释兵权,解除将领兵权,但并未刻意压低军人地位,毕竟宋太祖本人也是出身军旅,但兄终弟及的赵光义就不同了,他格外心虚(从继位后的一些表现),能力也不足(两次伐辽的表现就可以看出,谁打仗还带着太监妃嫔的?)对忠于其兄的武将格外不放心,拔擢文官,刻意打压军人,军人的脊梁骨从此被打断,之后的宋真宗则更甚,连民间的尚武之风都刻意打压,最终整个中国成了一个艺术的国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纵有万千繁华,却只是便宜了胡人的马队。


          IP属地:浙江5楼2018-02-25 13:32
          回复
            @十方道友


            IP属地:浙江6楼2018-02-25 13:39
            回复
              来了来了。本人幽默龙早就改现在名字了。原来那个号用手机登录然后就电脑和手机全上不了,重新注册的。


              IP属地:辽宁7楼2018-05-23 07:07
              收起回复
                顶一个∽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5-26 21:53
                收起回复
                  先顶再看


                  IP属地:上海9楼2018-05-27 15:26
                  回复
                    历史的循环,假如军功集团被瓦解,民族文化系统本身不可能衍生出新的军功集团,只能是外来武力的嫁接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8-11-18 13:4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