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之间的距离是“请不要加棉花糖”与“三块方糖才好喝”
——关于戏剧
#晚安,妈妈#看过这部话剧有三天了,我写repo一般都是拼着一股激情看完剧就写了,只有这一部,我心里有特别特别多的东西想说,当时却一句都说不了。
《晚安,妈妈》,作者是美国作家玛莎-诺曼,1983年这部剧获得普利策戏剧奖。剧情很简单,独幕剧,全部发生在一个周六的晚上,在一栋房子里,母女两人和往常一样的生活,唯一的不同是,女儿决定两小时后结束自己的生命。
女儿告诉妈妈,我等一下要杀死自己。妈妈说,哈哈哈哈行吧。
妈妈从一开始的完全不信,到慢慢意识到女儿是认真的,到开始慌乱,到夸张地试图劝住女儿,到终于被打开了内心、和女儿进行了颠覆人生的对话,到真相大白,到挣扎,到最终隔着门板听到枪声。
到“晚安,妈妈”。
话剧版里,女儿趴在沙发上,在妈妈身后,说了这样一段台词:
“如果有人非要刨根问底追问我为什么这么做,你就说你不知道。你非常爱我,你也知道我非常爱你,我们今晚就像以前一样,什么奇怪的事都没发生,然后我就亲了你一下,说‘晚安,妈妈’。然后我关上了自己房间的门,然后你就听见了一声枪响。我有我自己的原因,我已经把这原因带到棺材里了。”
妈妈到最后也不知道这个原因。她一直在求“为什么”,她用尽心力也不明白。她隔着门板大喊大叫,说你交代的事我一个都不会做的!你不许死!!
结果回给她的就是干脆的死亡。
讨论这部剧的微信群里果然也有人提出类似疑问。他们纠结在“自杀的原因”上,她们站在妈妈的角度看待整件事,她们同情“妈妈”。
其实无论是观众还是妈妈,都有过机会“知道”为什么。在女儿说想要喝妈妈亲手煮的热巧克力、吃妈妈亲手做的苹果派的时候,那就是大家最靠近真相的机会:
女儿说,妈妈,我好想吃你做的苹果派,妈妈自豪地表示,那当然了,我做的苹果派天下第一,女儿说,那我能吃吗?妈妈说,现在?那怎么行,苹果派必须在饭后吃,你还没吃饭呢。——此后至女儿自杀,苹果派一直都没有真实地出现过,女儿最终也没有吃到它。
女儿说,妈妈,我想喝你煮的热巧克力。妈妈很开心,跑去厨房煮,说,我煮的热巧克力肯定最棒了,女儿说,妈妈请不要加棉花糖,妈妈说,不加糖?那怎么行,当然是三块方糖的热巧克力才好喝。——然后女儿喝到了如她记忆一般甜到咽不下口的难喝的热巧克力。
已经很明显了,剧里的“妈妈”是个控制狂。她是个自我意识过剩到会将它们分享到别人身上、意图让每个人都按自己的步调生活、逐渐掌控别人人生的人。她以“你知道自己有癫痫病一定会受不了”为由,将这件事瞒了女儿一辈子;习惯性用“为你好”做借口,对女儿说了无数的谎言,其实只是为了自己。
而女儿呢?剧里不断提到女儿有癫痫病,甚至在用癫痫病迷惑观众,让对心理疾病不太了解的人认为女儿是因为从小有癫痫病导致性格阴郁孤僻才有了这么一出悲剧——不,癫痫病不重要,女儿患有严重的抑郁症——才是原因。剧作者再次用剧情告诫人们,世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抑郁症,都源自原生家庭。
女儿对世间的一切都不感兴趣。女儿对妈妈说,要是我能真切地爱着什么也好啊。女儿早就已经无法爱任何事物了。曾经一度,在她童年的时候,她最接近爱的时刻就是和爸爸在一起。她的父亲和她一样,沉默寡言,假装去钓鱼、其实只是坐在河边用铁丝编出各种小玩意,再送给女儿。和父亲在一起的那些年,是她距离爱最近的时刻。
女儿在自杀的那个晚上问她妈妈,你是不是从来也没有爱过爸爸。
妈妈承认,是,因为你爸爸也从来不爱我。
一个从没有见过爱的女人,控制了另一个女人的一生。
被控制的女儿到死都没有碰触过真实的爱。她的父母没有向她展示过爱,她和丈夫之间也没有正常的爱,更不要说自己的儿子,无法从她这里得到爱也不会向她回馈爱。所以她才预言说,儿子以后可能会成为可怕的罪犯。她自己就是无爱的环境制造出来的可怕的孤独的怪物,她深知这样的自己也只能制造出比自己更加可怕的怪物后代。
没有见过爱的人,陷入黑暗的时候没有办法自救。
小时候经常看到文学作品里肉麻兮兮地说,“爱是可以拯救人的”,那时候对这样的句子嗤之以鼻;越长大越明白,原来这不是一句假话。它会被人用烂,是因为人类无数次地真实地被它拯救。
爱是世上唯一一样货真价实的魔法。
女儿曾经非常渴望能被这魔法眷顾。在她父亲生前独自坐在河边编着铁丝,在把那些编出来的晓东戏带给她的时候,在父亲轻声与她交谈的时候,在那些零星的片段时光里,她也曾微微见识过“爱”的轮廓。
导演说:“女儿做自杀的决定,它不是黑暗的、不是堕落的、不是沉沦的、不是绝望的,而是充满希望的。她选择自杀的这个决定,导致她在之前的那一个晚上有了很多变化,而这些变化,都是之前在她跟妈妈的生活当中没有出现过的。她最后的那个死亡其实是她的改变,而这个改变虽然很短暂,但依然很美好。”
美好在于,女儿是带着真相拿起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