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普心理吧 关注:2贴子:3
  • 0回复贴,共1

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突然厌学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孩子进了中学后突然就不想上学了或者没有了小学时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让家长更抓狂的是,孩子还不愿意和爸妈沟通,一提学习,孩子就发脾气。
家长们认为是孩子青春期的“叛逆”在作怪,认为只要不“惹”孩子,孩子就会“好起来”,原来乖巧努力的孩子就会重新回来。谁知,孩子却“你越忍他越来劲,对我们大呼小叫,像是和我们有仇似的!”家长们痛苦地说,“打不得、骂不得、躲也不躲不开,怎么会变成这样?”
我认为孩子如果不想上学,对他(她)来说,一定有比学习更重要的事需要当下完成。我需要知道是什么。“请把孩子带来见我,我需要听听他(她)自己的想法。”我对家长说。
“这个年龄的孩子,上学不正是他的任务吗?还有什么比学习更重要呢?”
孩子进入初中,身体和心理都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青春期。这时期的孩子体形上开始接近成年人,心理上也在向成年人靠拢。孩子这个成长过程中是忐忑的,他(她)需要确定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社会”(指孩子身外环境)是不是认可我自己认为的样子?这时期孩子的心理成长任务是完成自我认知和社会认同的“同一性”。这个成长任务没完成,孩子将陷入“角色混乱”的心理危机,内心是慌乱的、无助的、不安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青春期迷茫”。
所以确定自我认知及保证“同一性”对这时期的孩子来说就如生命一样重要。如果孩子这时候不愿或不能学习了,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当下的心理成长任务遇到障碍了,他(她)要先去搬开这个障碍。
勇敢地来到我面前的孩子证实了以上观点。孩子们向我倾诉了各种他们需要放下学习全力去解决的“障碍”:
障碍一 “我不好”
进入初中的孩子会在颜值、外形打扮、能力等方面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以获得认同。颜值是天生的,无力改变;外形打扮也被校规校纪限制成千篇一律(这也可以理解把宽大的校裤改成小脚裤对孩子来说是件多么“重要”的事);那么就只有靠“能力展示”了。学习成绩虽然只是“能力”之一,但是因为家长及学校的重视,学习成绩几乎成了能力的唯一标准。
所以,当一个孩子感觉自己的学习成绩并不能达到自己想象的高度时,他出于自己自我价值保护的需要,可能就会选择一个很不可思议的保护措施:“我能力并不差,只是我“不能”学习了,或者我“不想”学习,所以考不好。”在这种逻辑的保护下,孩子通过“不能学习”而避免自己掉入“我不好”的自我否定的恐惧中。这时候家长就会发现:孩子莫名其妙地不会学习或者拒绝学习了。
针对这种情况的孩子,需要拓展孩子对“自我能力”的认知范围,发掘出孩子自身独一无二的特点。孩子不需要从单一的评判标准(学习成绩)上找自信,才能“卸下包袱、轻装上阵”。这才是真正的给学习减压。也就是,学习减压减的不是学习任务(因为这个不受我们控制),减的是学习成绩背负着的生命价值之重。
障碍二 “我不被喜欢”
进入初中,孩子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人际环境,是不是受同学们的欢迎,成了孩子自信心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当一个孩子发现自己小时候玩得转的一些人际交往方式方法在中学里不起作用,得不到同学们的积极回应时,就如自己被文明社会抛弃,直接打入了一个孤独的黑暗社会一样害怕。这样的害怕,只能向家长诉说。如果不幸的是家长不能理解这样的害怕或者家长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应对,那么很可能就会“安慰”孩子:“你好好学习就行,学习好了,其他事情就都能解决了。”然并卵,一是学习成绩并不一定受自己控制,特别是“名次”这种东西。二是就算你成绩第一,也并不一定会获得他人的喜欢。所以,孩子发现“不被喜欢”这个问题不能有效获得解决的话,往往会不愿去学校了。
面临这个障碍的孩子需要获得家长的充分理解,并及时调整自我认知、学习合适的人际交往技巧,找到合适的自我定位并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当孩子从“我不被喜欢”的恐慌中成功逃脱,去学校上学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了。
障碍三 “我不重要”
孩子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增强,自理能力也增强,需要爸妈的陪伴减少(但不等于孩子可以不要父母的陪伴了)。有的家长开始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去工作和事业,比如出国或去异地工作,把孩子留在家里上学。父母的突然离家,如果没有充分与孩子沟通,可能会给孩子造成“父母并不在意我的感受”、“我不如你们的事情重要”的感觉。也有的孩子因家长过分强调学习成绩,也有可能给孩子造成“我不如我的学习成绩重要”想法。
有了“我不重要”想法的孩子,是无法在青春期建立必要的自尊和自信的,为了维护自尊,孩子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丢弃家长认为“重要”的学习,通过自我攻击进行抗议,让家长们注意到“我”的存在、“我”的重要。
面对被“我不重要”想法困住的孩子,我们应在接受孩子情绪的前提下,通过欣赏孩子本身魅力、倾听并尊重孩子的想法、开拓孩子对自我肯定的能力,让孩子可以安心地做自己。
障碍四 “我不被理解”
由于青春期成长任务需要社会认同与自我认知统一起来,孩子们会非常渴望自己被他人理解,“理解”在这个时期将是与孩子特别的有效的沟通利器。而家长、老师、同学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自己的孩子,会影响到孩子与人沟通的兴趣和耐心。这时候就会发现孩子“脾气大”,一言不合就翻脸。而感到不被理解的孩子更深深地陷入孤独的感觉中,不仅对学习提不起劲,还会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没动力。因此呈现出来的就是一个整天闷闷不乐,把手机或电脑当着生命一样重要的孩子。
家有渴望被理解的孩子,家长们坚持“说服教育”、“摆事实讲道理”是无效的,而需努力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成长任务,再结合对自家娃的了解,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除此之外家长们还要学习亲子沟通技巧,让孩子顺利感受到来自家长的理解和心理支持,从而可以从“角色混乱”中挣脱出来,带着自信愉悦的心情去学习和生活。
障碍五 “我不被允许有自己的兴趣”
中学的学习因为有了升学压力而变得枯躁,孩子需要很大的毅力来应对。是什么支持孩子这样的毅力呢?是信念。孩子们要知道我这样辛苦是为了什么,我这样努力对我有什么样的意义?家长们往往会认为:“我们天天都在告诉孩子学习的重要性,不学习的严重性。可是他不听呀!”关于学习的“重要性”,孩子从小到大不知听了多少,这个“道理”已不需要家长一再强调。孩子不断成长的自我意识让孩子思考:“我是谁?我喜欢什么?我以后能做什么?”如果孩子能顺利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那么就会有了为之努力的信念,这些答案就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
孩子是怎么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呢?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动力。有些家长为了孩子集中精力应对“学习”,往往进入初中后不再让孩子在“没用的”兴趣项目上花时间。孩子失去兴趣的动力,生活必要索然无味,而“剥夺”掉自己兴趣的,恰恰是繁重的科业学习。这会让孩子对科业学习产生了一种“恨”,如何爱得起来?从高考考生非常奇葩的考前减压“撕书”一招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对“学习”的恨之深、恨之切。被剥夺和压抑兴趣的人生,孩子就缺失了克服困难前行的动力,更别提“罪魁祸首”的科业学习。
所以,这时候家长应该停止“说教”,和孩子一起找回失去的兴趣并鼓励孩子为自己的兴趣去努力,发现自己生存、成长的意义,活出属于自己特点和价值的人生。就象一辆车,它自带发动机,要有了“兴趣”这个能量,发动机就能发动,勇往直前,再也不要家长“拉”着走了。
家庭教育中没有对错,放下死握不放的所谓的对错标准,带着“孩子怎么啦?”的探索精神,理解孩子,缺啥补啥,才能家庭合谐、孩子顺利成长。
每个父母都是孩子最贴身的心理老师,成长自己,成就孩子


1楼2017-11-02 11:2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