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北杨布衣吧 关注:15贴子:1,233

对格五十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串对
又叫流水对。
一般的对联,上联和下联是平行的两句话,各自意思完整。但也有的对仗上联和下联之间往往一气呵成,分别独立来读没有意义,至少是意义不全。这种对联如流水一般,它的前后两个句子通常表承接关系,在意义上有连贯、因果、条件、转折等关系。一副对联从形式看是两句话,但意思并不互相对立,实际上是一整句话分成两句来说。也就是这两句话在理解时应该是如同流水般一气贯穿下来。所以叫做流水对或串对。关于流水对,有这样的说法:“古人律诗中之流水对,常为难得之佳联,即因其一气呵成,畅而不隔,如行云流水,妙韵天成也。”如:
未出土时先有节;纵凌云处也无心。(清 郑板桥联)
直登云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长沙岳麓山联)
已过三万八千日;方知四十九年非。(古人五十自寿)


1楼2017-09-07 23:58回复
    2、正对
    又称真对、的对。
    对联中上下两句角度不同,意思互相补充,内容相近或相关,上下联各言其是,两句并列,但两者有形成十分和谐统一的整体。如: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清 车万育《声律启蒙》)
    阅尽人情知纸薄;踏穿世路觉山平。(古格言联)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古格言联)


    2楼2017-09-07 23:59
    回复
      3、反对
      所谓反对,顾名思义,就是上下联意思相反。因为意思相反,就形成了上下联的鲜明对比,引人注目,能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如:
      一味黑时犹有骨;十分红处便成灰。(清朝徐宗干咏炭联)
      此对联描述的事物是煤,上下联分别描述了煤的两种形态。又如:
      贫穷说话牙无力;富贵骄人鼻有声。
      “贫穷”对“富贵”、“无力”对“有声”,对比鲜明,亦为对比修辞。古人将反对也叫背体对,背体对一名,首见唐·皎然《诗议·诗有八种对》,曰:“背体对,诗曰:‘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进”、“退”为反义词。又如唐·崔曙《途中晓发》:“云轻归海疾,月满下山迟。”“疾”与“迟”互为反义词,相互对偶,造成背体对。
      古人认为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因为正对,常易犯“合掌”之忌,而反对,不会犯合掌之忌;正对要拓开思路较难,通常都顺着上句下去,而反对则至少要从反向着眼,很容易拓开思路。古人从多数例句进行过考察,也结合自身的体会,自然得出了“反对优于正对”的结论。所以对联中的反对很多,如:
      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
      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
      此联一是说明代解缙对父亲联,一是说清代梁启超对父亲联。“大”与“小”、“暗”与“明”、“藏”与“察”互为反义词,相互对仗,是为背体对。


      3楼2017-09-08 00:01
      回复
        4、逆挽对
        逆挽对,是指对偶两句语意有先有后,把后发生的先说,先发生的后说,两句前后语意顺序颠倒。将未发生的事先写,是因为此事重要,能够一开始就给人一个强烈印象;把先发生的事在后面写,既可以衬托出句,介绍前事产生的原因、背景。凡违背时间先后顺序或事物发展因果关系写出的对偶句,就好像逆水行舟一般,其间阻碍甚多,行走也十分困难,所以一定要请人助力,拉纤挽绳。“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唐·李商隐《马嵬》)这种对格与流水对相反,如清·纪晓岚联:
        今日门生头叩地;
        昨宵师母脚朝天。


        4楼2017-09-08 00:01
        回复
          5、互成对
          是指一句之中连用两个同类或近类词语,再两两对举的偶对格式。可以将其分为实字互成对、虚字互成对和虚实互成对三种。这实际上是当句对的一种。
          山河千古在;
          城郭一时非。
          此为宋·文天祥《南安军》中诗句,“山”与“河”相对,“城”与“郭”相对。
          正邪自古同冰炭;
          毁誉如今辨伪真。
          此为杭州西湖岳墓联。“正”与“邪”,“冰”与“炭”,“毁”与“誉”,“伪”与“真”皆单字自对。
          向宝幼时应对塾师联:
          日月两轮天地眼;
          诗书万卷圣贤心。
          “日”与“月”、“天”与“地”,“诗”与“书”、“圣”与“贤”分别相对。


          5楼2017-09-08 00:02
          回复
            6、谐音对
            利用汉字语音相谐的特点创作出来的联语。谐音对
            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谐音字全部在联语的字面上,如明代才子唐伯虎对画儒张灵句:
            贾岛醉来非假倒;
            刘伶饮尽不留零。
            “贾岛”和“假倒”读音相同,意思不同。贾岛酒量不好,说自己不是假倒,而是真醉了;“刘伶”与“留零”谐音,刘伶是竹林七贤之一,酷爱饮酒, “刘伶饮尽不留零”正是取其饮酒必尽之意。
            鸡饥盗稻童筒打;
            暑鼠凉梁客咳惊。
            此联传说是宋代贾仁赴京赴考途中,见几只鸡偷食稻谷,被儿童用竹筒赶走,他灵机一动,吟出上联;后来,在一个夏日的中午,他躺在旅店的床上休息,忽然一阵咳嗽,几只在屋脊上嬉戏的老鼠受惊躲了起来,于是灵机一动,脱口对出了久思不得的下联。上例中上、下联各用了3组谐音字。
            第二种情况即部分谐音字不体现在字面上,下面一联传说是解缙对某友联:
            船尾拔钉,孔子生于舟末;
            云间闪电,霍光出自汉中。
            上联字面上是钉孔打在船尾,谐音寓意孔子
            生于周末(周朝末年),下联指闪电光舞动于天空(汉为云汉的意思),寓意汉光武帝是汉朝的中兴之主,或者说汉光武帝是两汉时期的人。“舟”谐“周”,“霍光”谐“火光”。
            顺风帆逆风帆,帆迟帆快;
            涨潮橹退潮橹,橹直橹扳。
            此联传说为祝允明
            (枝山)对某友联。“帆迟”谐“樊迟”,孔子弟子;“帆快”谐“樊哙”,汉初大将;“橹直”谐“鲁直”,宋黄庭坚字;“橹扳”谐“鲁班”,古代巧匠 。祝枝山《猥谈》载陈恰八岁时对父联也有几分相似:
            两艇并行,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
            八音齐奏,笛清(狄青)难比箫和(萧何)


            6楼2017-09-08 00:06
            回复
              7、变读对
              利用汉语词汇中同音异字的特点作联,从与联句同音的字中理解作另一种或几种含义,但这种含义必须通过语气、节奏的变化来实现,否则就是谐音对或双关对。如唐?李群玉应塾师对:
              庭前种竹先生笋;
              庙后栽花长老枝。
              如果只凭读音的节奏和语气变化可以理解为 “庭前种竹先生损”、“庙后栽花长老姿”或“庙后栽花长老知”。它与双关有相似之处,但双关是利用语音语意特点故意使联句具明暗双重含义,字面是一层意思,但仔细琢磨又有另一种意思。而变读格的特点在于变读即能玩味出另一层意思。明·冯梦龙《古今谭概》和清·褚人获《坚瓠集》中有联曰:
              栗绽缝黄见;
              藕断露丝飞。
              出边说炒栗,绽缝裂壳得见栗黄,谐音暗寓“凤凰现”。对边举席间食品,藕茎折断,藕丝飘飘,同样谐音暗喻“鹭鸶飞”。读本义时节奏应该是“栗绽缝/黄见,藕断/露/丝/飞”,变读时节奏稍有不同:“栗绽/缝黄/见,藕断/露丝/飞”,重点落在了“缝黄”和“露丝”上,变成了“凤凰”和“鹭鸶”。
              一担重泥拦子路;
              两行夫子笑颜回。
              此联一说是宋代苏轼
              对农夫句,一说清代李调元对农夫句。联中“重泥”谐音“仲尼”,“夫子”谐音“夫子”,所以这两处属于谐音。子路、颜回又分别是孔子的两个弟子的名字,而“拦子路”中,子作你的意思,即“拦你的路”,节奏出现了变化;“笑颜回”中,颜作面容的意思,即“欢颜而回”,节奏也出现了变化。
              变读对与双关对的区别在于变读对中有同音异字,而双关没有。从前,广东有个县令叫叶初春,为人刻毒,百姓恨之入骨。一年元宵节,灯棚上有一联曰:
              霜降遭风,四野难容老叶;
              元宵遇雨,万民皆怨初春。
              此联是双关对。“老叶”、“初春”都是一语双关,但没有同音异字,故不是变读对。


              7楼2017-09-08 00:07
              回复
                8、析字对
                就是将一个字的偏旁、笔画拆开或者拼合或者省略使用,以出新意和趣味。析字可分为解字、拆字、合字和离合字四种情况。
                解字就是通过对某一字的字形进行分析,对字义进行解释,创作成联。相传古时有一位姓尤的医师应对一位姓史的塾师,互相以自己的姓析字为对:
                尤郎中直脚便为犬;
                史先生脱口不成人。
                上边对“尤”字与“犬”字的形态特点加以分析,下边对“史”字与“人”字形态的特点加以分析,以产生谐谑。又如传说无名氏联:
                钱有二戈,伤坏几多人品;
                穷只一穴,沉埋不少英雄。
                上联解“钱”字,下联解“穷”字。析字有时甚至可以只讲一个字的一部分。例如:
                氷冷酒,一点 两点 三点;
                丁香花,百头 千头 万头。
                这副对联传为乾隆皇帝和刘墉游独乐寺时所题。上联只讲头三字的左边,下联只讲头三字的上部。一点、两点、三点,是说“氷”(而今写作“冰”)是一点水,“冷”是两点水,“酒”是三点水。百头、千头、万(万的繁体字)头,是说“丁”是“百”字头(“—”),“香”是“千”字头(“丿”),“花”是“万”字头(“*”)。
                拆字就是将一个或数个独立的汉字拆成若干个独立的汉字,并用所拆之字完成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也是化整为零的手段。《杨文襄公遗事》记载,相传明代内阁首辅杨一清(号邃庵)在翰林时,应对一学士联:
                鸿是江边鸟;
                蚕为天下虫。
                鸿是由江、鸟二字组成,蚕是由天、虫二字组成。一是左右结构,一是上下结构。一作鸟,一作虫,江对天,可为严对之例。又如古代某李氏女骂浪荡子方氏兄弟联:
                李氏姑娘,腹怀十八子;
                方家子弟,头断一万刀。
                李由“十八子”组成,“方”字上边一点是“头”,下边是“万”字,“万”字又由“一”字和“刀”字组成。
                一般拆字联多将所拆之字嵌入联内,使人一目了然。但也有不嵌所拆之字,暗藏机关,需要细心琢磨,方悟其意。例如:
                有水有田方有米;
                添人添口又添丁。
                这是一副潘、何二姓婚联
                。作者在姓上大作文章,而且拆字所组之意既合理又吉祥。融汇得体,准确无误。上联是“潘”字的拆字,下联是“何”字的拆字,真是妙趣天成。
                合字也叫拼字,就是将两个或若干个汉字合成一个字,做到内容贯通并将所组合的文字巧妙地组成联句。《耍谈经》上记载了一副郑板桥对樵夫联:
                此木为柴山山出;
                因火成烟夕夕多。
                “此木”组成“柴”字,“山山”组成“出”字;“因火”组成“烟”字,“夕夕”组成“多”字。且句意也理解得通。又如古戏台联:虚弄干戈原是戏;又加装点便成文。
                戏的繁体字可拆开为“虚、戈”,又上加一点就是一个“文”字。袁世凯称帝时流传这样一副讥讽联:
                或入园中,拖出老袁还我国;
                余行道上,不堪回首问前途。
                上联“园”和“国”都得用繁体才能表示出来。拖出“园”字中的“袁”,换成“或”字,就成了“国”字,而且含义十分深刻。下边亦然。
                离合对,是指联文中的字时而由两个以上的字合为一字,时而由一字拆成两个以上的字。也就是拆字对和合字对同时蕴于一联之中。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二十九说:“离合,字相拆合成文,始汉孔融。”如流传很广的一副古绝对:
                妙人儿倪家少女;
                混小子孙氏三昆。
                “妙”拆为“少女”,“人儿”合为“倪”;“混”拆为“三昆”(昆,兄弟),“小子”合为“孙”。又如某善对神童对一位叫冯驯的知府联:
                伊有人,尹无人,伊尹一人元宰;
                冯二马,驯三马,冯驯五马诸侯。
                伊尹是商初大臣,被后人尊之为中国历史上的贤相。古代官员乘马车,县令以上用四匹马拉车,知府的车再加一马。“伊有人”即“伊”字有人字旁,“尹无人”即“尹”,是“伊”没了“人”字旁;“冯二马”即“冯”由“二”字(两点水)和“马”字组成,“驯三马”即“驯”由竖写“三”字和“马”字组成。“冯驯”二字共五匹马。冯驯是知府,故乘的是五马车。


                8楼2017-09-08 00:11
                回复
                  9、衔字对
                  衔字对,即同一个字在句中连续使用,再两两相对的格式,但又不构成重叠关系,而是互相衔接。衔字对与连珠对相近而不同。连珠对中所用的叠音词,是一个词,不是两个字;衔字对中用的是两个字,不是一个词。如清末杭州西泠印社创社人之一叶铭撰题孤山四照阁联:
                  面面有情,环水抱山山抱水;
                  心心相印,因人传地地传人。
                  前面的“面面”和“心心”是重叠关系,后面的“山山”和“水水”则是衔字对。又如杭州西湖“断桥残雪”联:
                  断桥桥不断;
                  残雪雪未残。
                  “桥桥”、“雪雪”就是衔字对。无锡双忠祠有一联曰:
                  国士无双双国士;
                  忠臣不二二忠臣。
                  “双双”、“二二”也是典型的衔字对。


                  9楼2017-09-08 00:13
                  回复
                    10、掉字对
                    掉字对,是指一句之中两个相同之字彼此间隔连用,再两两相对的格式。如杨大年对寇准联:
                    水底月为天上月;
                    眼中人是面前人。
                    联语中的“月”字和“人”字属于掉字。也有双字掉字的,如清骆照题保定浙绍会馆戏台联:
                    别馆接莲池,谱来杨柳双声,古乐府翻新乐府;
                    故乡忆梅市,听到鹧鸪一曲,燕王台作越王台。
                    联语中的“乐府”、“王台”就是掉字。


                    10楼2017-09-08 00:14
                    回复
                      11、复辞对
                      复辞,亦称“重言”、“复说”,制联手法谓之绞连,修辞学则称为“反复”。这种对联要求联中有一个或几个字(词)按一定的规律重复出现,以满足突出某种感情或表现某种内容的需要。复辞与叠字、衔字,既同且异,相同之处是某些字词需重复出现。不同之处则在于:叠字、衔字联重复出现的字必须紧紧相连,中间不得分开,而复辞联则正好相反。与掉字对也有区别,掉字对只有两个相同的字间隔连用,而复辞对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相同的字间隔连用。相传,有一次,苏轼来到一座寺庙中休息。庙里主事的和尚见苏轼衣着平常,对他很冷淡,随便说了声“坐”,又对小和尚说:“茶!”待与苏轼交谈后,和尚觉得苏轼才学过人,来历不凡,便将苏轼引至厢房中,客客气气地说道:“请坐”,并又对小和尚说:“敬茶。”后来和尚才知道来客竟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顿时,肃然起敬,连忙作揖,说道:“请上坐”,让苏轼进客厅,并吩咐小和尚说:“敬香茶。”茶毕,和尚恭请苏轼为寺庙题联,苏轼淡然一笑,挥笔写道: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和尚看后,顿时面红耳赤,羞愧难当。此联上下边的“坐”、“茶”分别重复三次。《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中万雪斋家的“慎思堂”大厅里挂着这样一副对联: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
                      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上边四个“好”字间隔连用,下边四个“难”字间隔连用。广东榕城关帝庙联曰:
                      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
                      弟翼德,兄玄德,德弟德兄。
                      上联中“师”“友”二字各两次复用,“龙”字四次复用,下联中“兄”、“弟”二字各两次复用,“德”字四次复用。巧用了刘备
                      、张飞、赵云的字、诸葛亮的号,强调了关羽其人,师友均非一般,兄弟都是贤德之人。又如另一副关帝庙联: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未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联中“赤”、“青”分别复用四次。还有词组复用的情况,如阮元贺刘文清太夫人寿联:
                      帝祝期颐,卿士祝期颐,合三朝之门下,亦共祝期颐,海内九旬真寿母;
                      夫为宰相,哲嗣为宰相,总百官之文孙,又将为宰相,江南八座太夫人。
                      “祝期颐”、”为宰相”分别在上下边复用三次。


                      11楼2017-09-08 00:15
                      回复
                        12、同字对
                        用三个以上相同的字开头或收尾,并列组句,这种手法称为同字对。它形式上如排比一般,有气韵通贯,遣字巧妙、节奏畅快的美感。大致可分为语首同字和词尾同字两种。
                        (一)词首同字。如唐伯虎联:
                        十口心思,思国思君思社稷;
                        八目尚赏,赏花赏月赏秋香。
                        此联既是析字对,又是同字对。三个“思”和三个“赏”属词首同字。
                        (二)词尾同字。明代东林党人顾宪成撰江苏无锡东林书院联曰: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联中前三个“声”与“事”便属词尾同字。


                        12楼2017-09-08 00:16
                        回复
                          13、嵌字对
                          嵌字对
                          就是把专用名词镶嵌到对偶两句中的格式。嵌字正格有七式,任取二字分嵌:
                          (1)鹤顶格
                          (又称冠顶格、凤顶格、虎头格、嵌头格、冠首格),即将所要嵌的两字分嵌于上下联之第一字,所谓一唱也。
                          (2)燕颔格
                          即将所要嵌的两字分嵌于上下联之第二字,所谓二唱也。
                          (3)鸢肩格
                          (又称鹿颈格) 即将所要嵌的两字分嵌于上下联之第三字。所谓三唱也。
                          (4)蜂腰格
                          即将所要嵌的两字分嵌于上下联之第四字(中间一个字)。所谓四唱也。
                          (5)鹤膝格
                          即将所要嵌的两字分嵌于上下联之第五字。所谓五唱也。
                          (6)凫胫格 即将所要嵌的两字分嵌于上下联之第六字。所谓六唱也。
                          (7)雁足格(又称燕尾格、鱼尾格、坐脚格),即将所要嵌的两字分嵌于上下联之第七字(也是最后一字)。所谓七唱也。嵌字别格比较多,常见的有以下一些:
                          (8)魁斗 格 即将所要嵌的两字分嵌于第一字及第十四字,即上联的第一字(头一个字)和下联的最后一个字(第七字)。
                          (9)蝉联格
                          即将两题字分嵌于第七字及第八字,即嵌入上联的最后一个字(第七字)和下联的第一字。
                          (10)鼎峙格
                          就是将所要嵌的三个字任嵌上二下一,或上一下二,但不能相对,不许相连,形成三足鼎的布局。
                          (11)鸿爪格 就是把要嵌的三字,两嵌上联首尾,一嵌下联中央(即第四字),或两嵌下联首尾,一嵌上联中央。
                          (12)双钩格
                          就是把要嵌的四字分嵌于两联首尾,可随意倒置。
                          (13)五杂俎 把要嵌的五字分嵌两句中,不连不对,亦有许可相连者,此须视字是否险窄而定。
                          (14)云泥格
                          (又称鹭拳格),就是将所要嵌的两个字嵌入上联的第二字和另下联的第六字,形如鹭鸶站立,两爪一立一蜷。也寓意云为天之下,泥为地之上,故又称云泥格。
                          (15)小鼎峙格
                          又名拱照、三角、三星,把要嵌的三字,两字分嵌上联正中一字之上下(左右),一字嵌下联正中。
                          (16)狗尾格 把要嵌的六字连串成词,各嵌两句之尾三字。
                          (17)流水格 把要嵌的四字分嵌两句之中,字序不可倒置。
                          (18)比翼格 又名双鹣格,即将两题字任意对嵌于钟联中,取比翼双飞之意,等于一唱至七唱。是鹤顶格
                          、燕颔格、鸢肩格、蜂腰格、鹤膝格、凫胫格、雁足格的统称。
                          (19)碎锦格
                          ,又名碎流格,三字以上,分嵌两句中,不连,但可对。也就是将所要嵌的字随意嵌入上下联,不管在什么位置,也不管嵌入上下联的字数相等或不相等。可以说碎锦格是无格之格,所有没有办法说清是什么嵌字格的,都可归为碎锦格。
                          (20)四五卷帘,两嵌字分嵌上下联,一嵌第四字,一嵌第五字。
                          (21)三四辘轳,两嵌字分嵌上下联,一嵌第三字,一嵌第四字。
                          (22)小鼎足格,把要嵌的三字,两字分嵌下联正中一字之上下 (左右),一字嵌上联正中。
                          (23)晦明格,又名柳暗花明格,在上下联中,欲嵌的两字一为明嵌,一为暗嵌,隐字面,明暗结合,一显一晦,别有一番风味。如晦明格嵌酒、花联:“携酒与鱼游赤壁
                          ,随蜂伴蝶赏东篱。”上联明显嵌入了一个酒字;下联没有明说花,但是什么“随蜂伴蝶赏东篱”呢?自然是花,这实际是暗嵌了花字。
                          (24)碎联格,把要嵌的四字分嵌两句,每句两字,位置不限。
                          (25)睡珠格,把要嵌的四字,两平两仄嵌于两句之第四字及第五字,上联题字不可倒置,下联嵌字须要倒置。
                          (26)汤网格,就是将所要嵌的三个字,一嵌上联之首,两嵌下联首尾,或一嵌下联之首,两嵌上联首尾,嵌字据四角之三,形成网开一面之局。
                          (27)八叉格,取二字分嵌两句之打角,高下错嵌于上下句一、二或二、三或三、四等位置上,使所嵌字不得平行使用。


                          13楼2017-09-08 00:16
                          回复
                            14、回文对
                            回文对又称卷帘格,系使用适宜之词语,构成恰当的句子,使对联之全部或部分可以顺读、倒读、回环读,有回环往复的情趣。全部能倒读者,称作全回文或全卷帘、大卷帘,部分能倒读者,称作半回文或半卷帘、小卷帘。
                            (1)全回文
                            上下联顺逆同一,能分别倒读,倒读时字、义相同。1948年,美国驻中国特使马歇尔将军奉召回国,到南京接替他职位的是华莱士。当时南京报纸的新闻标题为:
                            马歇尔歇马;
                            华莱士来华。
                            这是一副绝妙的全回文联。又如厦门鼓浪屿腹浦的回文联: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2)倒转回文
                            上联倒转后作下联,如: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以上两联,传为纪晓岚
                            所作。此类回文对仗比较宽松,甚至有同字相对,但它的核心是回文情趣,故忽略了对仗。
                            (3)倒换回文
                            倒读后上下边颠倒互换。如广西梧州北山园观鲤亭有一副回文联:
                            禽鸣听耳悦;
                            鲤跃视神怡。
                            此联倒读后为:
                            怡神视跃鲤;
                            悦耳听鸣禽。
                            又如佚名题武汉龟山
                            联:
                            迢迢绿树江天晓;
                            蔼蔼红霞海日晴。
                            此联倒读后为:
                            晴日海霞红蔼蔼;
                            晓天江树绿迢迢。
                            (4)谐音回文
                            用谐音字创作回文联,音能倒读,异义者不能倒读。如:
                            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帖翰林书。
                            又如云南通海秀山联:
                            秀山轻雨青山秀;
                            香柏鼓风古柏香。
                            (5)对应回文
                            联句中首尾词相互对应,但不能倒读。如某地半岭茶亭联:
                            半岭茶亭茶半冷;
                            空楼月夕月空留。
                            (6)局部回文
                            如青海某戏台联:
                            文中戏,戏中文,看戏看文各得雅趣;
                            调藏音,音藏调,听音听调皆有奇情。
                            上下边起首二句,均能倒读,其余则不能,故系半回文。又如山西隰县千佛庵联:
                            果有因,因有果,有果有因,种甚因结甚果;
                            心即佛,佛即心,即心即佛,欲求佛先求心。
                            此联也是起首两个分句回文。也有特殊情况:
                            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
                            风中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
                            这是宋代米芾所作的一副咏物联。此联是后一分句回文,且只是句意回文,字面又只有部分回文,不能倒读。


                            14楼2017-09-08 00:18
                            回复
                              15、回环对
                              相同或相似的词语回环排列,前者的尾是后者的首,后者的尾又是前者的首,有循环往复之趣。比如谚语 “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就是回环手法。
                              如戏台联:
                              舞台小天地;
                              天地大舞台。
                              回环与顶真同中有异。相同之处在于:首尾用同一语词,互相衔接。不同之处在于:顶真的特点是“顶”而不回,其轨迹是直线,可用“甲→乙,乙→丙”来表示;回环的特点是“顶”而后“回”,其轨迹是圆周,可用“甲→乙,乙→甲”来表示。另外,回环都是整句,而顶真既可是整句,也可以是散句。
                              回环与回文也有同异。相同的是二者都采用词语的循环往复的形式。不同处是:回文强调顺读、倒读皆可,而回环则不能倒读。有一个关于回环联的故事,说的是,从前有一个庙,庙里住着一个尼姑。有一天,来了一个醉汉醉倒在庙前,尼姑救起醉汉并住在一起。乡民觉得尼姑这样做有伤风化,就告到县衙。县官把尼姑和醉汉带到衙门审问,问尼姑:“醉汉是你什么人?”尼姑答:“醉汉凄(妻)地尼姑救(舅),尼姑救(舅)者(姐)醉人妻。”联语形成回环:
                              醉汉妻弟尼姑舅;
                              尼姑舅姐醉汉妻。
                              实际上,尼姑和醉汉是父女关系。
                              回环联可以分为严式回环联、宽式回环联、双回环联三种形式。
                              宽式回环联要求两个联句词语基本相同,排列基本相反,其间可略有变化。严式回环则不同,它要求两个联句词语完全相同,排列次序完全相反。所谓双回环则是指每一个联句本身就是一个回环 (不论宽严),一联之中有两个回环。


                              15楼2017-09-08 00: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