槖(非巴)
《西次一经·羭次之山》:“有鸟焉,其状如枭,人面而一足,名曰槖(非巴),冬见夏蛰,服之不畏雷。”
考原文原意:枭,猫头鹰一类的鸟.“人、面”、“一、足”在先秦时代不是约定俗成的词组词,它们都包含了两个单词各自的词义。“人、面”的原意是“在人的面前。”“一、足”的原意指“一只脚站着。”槖 、(非巴) ,象声词。见,古“现”字。蛰,潜伏。服,制伏。这段文字的原意是:
“有一种鸟,情态似猫头鹰,在人的面前,它一足立地,自称为槖(非巴) ,它冬天活动频繁,夏天潜伏在树上,想制伏它,要冒着雷雨去树林中捕捉。”
从破译的内容来看,“槖(非巴)”在先秦时代不是鸟名,它表述的是“鸟的叫声”,因之为名。它 属猫头鹰一类的飞鸟,栖息时有一足站立的习惯,是冒雷雨可以捕获的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