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大战僵尸吧 关注:558,528贴子:5,072,322

轨道读本提要V3.0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09-2017。植吧套路大全。


IP属地:上海1楼2017-08-24 18:28回复
    前言
    本文收录了2011年至今植吧无尽研究理论的大部分成果提要,并且尽可能的统一规范,便于阅读理解。
    警告!强行在本帖里认识汉字可能会导致精神错乱,请根据自身对游戏的理解配合各种参考资料酌情酌量阅读。
    总而言之,望各位读者切记古训:量力撸贴,小撸怡情,大撸伤身,强撸断根。
    P.S.如果您在在本吧遇到“看着全是字,根本读不懂”的情况,可以在本贴及本帖的参考资料及本帖的参考资料的参考资料链接内使用ctrl+F功能。


    IP属地:上海3楼2017-08-24 18:30
    收起回复
      参考资料
      太祖轨道初版:http://tieba.baidu.com/p/984274235
      太祖轨道整合V2.1:https://tieba.baidu.com/p/4257062166
      太宗一修轨道(三大变奏):http://tieba.baidu.com/p/1520768180
      太宗二修轨道(无I变奏):http://tieba.baidu.com/p/2314490196
      太宗三修轨道(分裂,减压与分类操作):http://tieba.baidu.com/p/2537265112
      惠宗の算学教室:http://tieba.baidu.com/p/2526956106
      太祖双冰变奏:http://tieba.baidu.com/p/2699120249
      太祖太宗时空兑换:http://tieba.baidu.com/p/3973032099
      太宗EL神学研究:https://tieba.baidu.com/p/5235907944
      小光同学坑填完了这里还有个他的合集链接预定
      阵三篇之太宗教你无炮:https://tieba.baidu.com/p/5065514837
      阵三篇之炮公教你超多炮:http://tieba.baidu.com/p/5288033944
      那个世界的时空:https://tieba.baidu.com/p/732011315
      无炮数据测试整合:https://tieba.baidu.com/p/5263235942


      IP属地:上海5楼2017-08-24 18:32
      收起回复
        目录
        ┏━前言

        ┣━参考资料

        ┣┯1.关于轨道理论
        ┃├─1.1.我是谁?
        ┃├─1.2.我从哪儿来?
        ┃└─1.3.我要到哪儿去?

        ┣┯2.轨道里的PVZ
        ┃├─2.1.无尽生存是什么
        ┃├─2.2.无尽生存是什么
        ┃├─2.3.无尽生存是什么
        ┃├─2.4.阵型+循环+操作=轨道
        ┃├┬2.5.轨道语言
        ┃│├─2.5.1.操作语言
        ┃│├─2.5.2.运算量
        ┃│├─2.5.3.轨道理论基本公式
        ┃│└─2.5.4.不同操作语言的运算量
        ┃├┬2.6.轨道工具
        ┃│├─2.6.1.轨
        ┃│└─2.6.2.式
        ┃└┬2.7.轨道书写格式规范
        ┃··├─2.7.1.简式
        ┃··└─2.7.2.展开式

        ┣┯3.理论家的PVZ
        ┃├─3.1.轨道精度
        ┃├┬3.2.阵型分类
        ┃│├─3.2.1.按照操作精度分类
        ┃│└─3.2.2.按照炮数分类
        ┃├─3.3.基础节奏的参数
        ┃├─3.4.基础节奏示例
        ┃└─3.5.基础节奏命名法

        ┣┯4.实践家的PVZ
        ┃├─4.1.出怪常识充电
        ┃├─4.2.操作常识充电
        ┃├┬4.3.波动体系下的经典节奏
        ┃│├─4.3.1.P类阵:P4/P5
        ┃│└─4.3.2.C类阵:C3/C4
        ┃├┬4.4.波动节奏减压三法
        ┃│├─4.4.1.冰冻减压
        ┃│├─4.4.2.灰烬减压
        ┃│└─4.4.3.垫材减压
        ┃├┬4.5.精准体系下的经典节奏
        ┃│├─4.5.1.C类阵:精准C2/精准C3
        ┃│└─4.5.2.P类阵:P6
        ┃├─4.6.天地之桥:精准-波动定理
        ┃├┬4.7.变奏范式与压制强度
        ┃│└─4.7.1.变奏的拓展命名
        ┃├─4.8.双冰变奏范式
        ┃├┬4.9.昼夜差异——双冰变奏范式的增减压
        ┃│├─4.9.1.昼场合
        ┃│└─4.9.2.夜场合
        ┃├─4.10.从减压穿越到变奏范式——飞妈大猜想
        ┃└┬4.11.平行世界线
        ┃··├─4.11.1.从效果轴到操作轴
        ┃··├─4.11.2.新工具的格式
        ┃··├─4.11.3.新语言的定义
        ┃··└─4.11.4.简写&复写

        ┣┯5.数学家的PVZ
        ┃├┬5.1.新世界的大门
        ┃│├─5.1.1.对象观测
        ┃│├─5.1.2.场地差异化研究
        ┃│└─5.1.3.数据的初步应用
        ┃├┬5.2.超多炮轨道理论
        ┃│├─5.2.1.PVZ类塔防的根本矛盾
        ┃│├─5.2.2.炮位理论
        ┃│└─5.2.3.压制强度理论
        ┃├┬5.3.新的轨道操作语言
        ┃│├─5.3.1.炮&菌时代
        ┃│├─5.3.2.炮&惠时代
        ┃│└─5.3.3.后极限炮时代
        ┃├┬5.4.新的轨道工具
        ┃│├─5.4.1.基础/附加运算量
        ┃│├─5.4.2.从效果轨到操作轨
        ┃│├─5.4.3.逐波轨道
        ┃│└─5.4.4.超多炮轨迹
        ┃├┬5.5.波动变奏
        ┃│├─5.5.1.波动变奏命名及定义
        ┃│├─5.5.2.波动变奏的意义
        ┃│└─5.5.3.极限压制
        ┃├┬5.6.数据化轨道
        ┃│├─5.6.1.变奏范式的提纯
        ┃│├─5.6.2.以“参数”概括范式
        ┃│├─5.6.3.基本参数在夜晚的移植
        ┃│└─5.6.4.非极限压制下的数据化轨道
        ┃├┬5.7.数据化轨道的自由调整
        ┃│├─5.7.1.参数内调整——加减法重排
        ┃│├─5.7.2.参数外调整——增减压与组合
        ┃│└─5.7.3.开场与收尾特化
        ┃└┬5.8.薛定谔之盒
        ┃··├─5.8.1.控丑定式。
        ┃··└─5.8.2.精准无炮轨道

        ┣┯6.神学家的PVZ
        ┃├┬6.1.规则设定的随机性
        ┃│├─6.1.1.时间随机
        ┃│└─6.1.2.空间随机
        ┃├┬6.2.操作带来的随机性
        ┃│├─6.2.1.单边加速
        ┃│├─6.2.2.不精确分离
        ┃│└─6.2.3.不对称加速
        ┃├─6.3.随机性对轨道理论的影响
        ┃├┬6.4.非操作精度阵型分类
        ┃│├─6.4.1.T类:计时阵。
        ┃│└─6.4.2.D类:测距阵
        ┃├┬6.5.非定态阵型
        ┃│├─6.5.1.波动无炮
        ┃│├─6.5.2.少炮卡阵
        ┃│└─6.5.3.分裂阵
        ┃├┬6.6.时空兑换
        ┃│├─6.6.1.基本兑换策略
        ┃│├─6.6.2.充分加速(对称操作)消除空间随机影响
        ┃│├─6.6.3.极值控制消除时间随机影响
        ┃│└─6.6.4.定态单边加速的时空兑换应用
        ┃└┬6.7.分支轨道
        ┃··├─6.7.1.“波”的拆分与重组
        ┃··├─6.7.2.例举僵尸组合
        ┃··└─6.7.3.分支轨道的描述

        ┣┯番外:关于无尽研究的展望
        ┃├─阵型设计
        ┃└─理论研究

        ┗后记


        IP属地:上海6楼2017-08-24 18:33
        收起回复
          1.关于轨道理论
          1.1.我是谁?
          轨道理论,是植吧对PVZ这款游戏的Survival Endless(无尽生存)玩法进行深度挖掘时,常用到的一个交流语言和研究工具。
          “轨道”一词的出现,受启发于影音编辑工具中“视频轨道”与“音频轨道”的概念。
          宛如制作一个影音产品般,在每一关游戏里,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轨道上)以时间为序、各司其职,最后共同协作击退僵尸。这就是轨道理论试图描述的PVZ世界。
          轨道及轨道理论存在的意义,首先是提供了一种“高度提炼的游戏交流语言”,使PVZer之间能够便捷的交流、传授游戏技巧与内容。其次,则是作为一个开放的研究工具,指导PVZer认识EL玩法,如何无中生有化繁为简,找到属于自己的无尽挑战乐趣。


          IP属地:上海7楼2017-08-24 18:34
          回复
            1.2.我从哪儿来?
            轨道的产生的初衷,是为了让EL玩法减肥。
            从09年秋到11年初,植吧的EL研究已然翻过了“全场地无尽生存”与“泳池无尽(PE)全炮数生存”两座大山,阵型研究百花齐放万紫千红。作为一个强迫症患者的吧主,此时深刻的感受到了阵与阵,人和人之间概念不通交流不畅的尴尬,遂萌生了“车同轨书同文”的想法。
            是不是有这样一种语言,能标准化的,抽象的描述(记录)所有的阵型操作?让说的人好讲,听的人好懂?
            这个问题过了六年,拜整个贴吧最天才的几代玩家所赐,目前看起来回答是“yes”。于是你们现在才能看到这个帖子。


            IP属地:上海8楼2017-08-24 18:34
            回复
              1.3.我要到哪儿去?
              讨论这个问题之处,首先得问你这样一句话。玩EL玩的到底是什么?
              生存?“无尽”的生存?
              这个问题游戏还没发售就他喵的被内测玩家给解决了——八个炮,隔九秒打一对。抬走,下一位谢谢。
              打个高波数,然后装X?
              随便百度一下至少几百个过来人在给你传授来自六七年以前的人生经验,装X都赶不上热的,说的就是你。
              对于能把帖子看到这里还没有点右上角的读者,作者在此提出自己的观点,不知可否与君心有戚戚焉。
              1.对游戏本身的玩法兴趣,想知道,游戏还能怎么玩,是不是还有这样的操作。
              2.对游戏(EL阵型)的审美认同,想看到,想做出让人眼前一亮的阵型。
              3.对自我的挑战,给自己设置一个前无古人的条件(目标),然后努力的去实现它。
              4.对植吧EL文化的认可,高山景行,心向往之。
              轨道的意义,对于使用者而言,是实现游戏追求、乃至更深层的人格诉求的一种方法。在使用这套约定俗成的语言和工具的过程中,你能感受到攻克EL玩法,带给自己的成就与感动。


              IP属地:上海9楼2017-08-24 18:35
              回复
                2.轨道里的PVZ
                2.1.无尽生存是什么
                广义的无尽生存,指无限模式本身。那么狭义的呢?在轨道理论里,就是两次选卡过程中,玩家控制植物与僵尸进行的搏斗过程。
                每一次狭义的无尽生存,就是干掉20波任意种类僵尸的脑子保卫战。
                无尽生存就是植物打僵尸。


                IP属地:上海10楼2017-08-24 18:35
                回复
                  2.2.无尽生存是什么
                  无尽生存就是植物打僵尸。
                  怎样表述植物的状态?排兵布阵,这就是“阵型”——大爷我前方四排大墙果,后面五排加特林,布下这八门金锁阵,静待僵尸来袭。
                  怎样表示打的方法?什么时候干什么,这就是“操作”——僵尸来袭!玉米炮秒炸!炸不死!上樱桃辣椒!还是不死!点右上角!(什么?还有这种操作?)
                  可喜可贺,经过这种操作,你的植物阵型干掉了20波僵尸。选卡,再从第一波搞起。
                  无尽生存就是植物打僵尸。周而复始。


                  IP属地:上海11楼2017-08-24 18:35
                  回复
                    2.3.无尽生存是什么
                    无尽生存就是植物打僵尸。周而复始。
                    打过几次僵尸以后,如果脑子没被吃掉,你应该会发现,僵尸的出现是非常有规律的,于是乎,你看到了新大陆的曙光:
                    第一:很多操作是重复的——僵尸出来打两炮,那里怪多点哪里,点个二十波没了。
                    第二:重复的操作是有周期可寻觅的,我们称之为“循环”。例如八个玉米炮九秒一次打四轮。打到第五轮,你会发现第一轮用掉的两个炮又好了。
                    节奏,就是对一个循环里操作的统称。
                    无尽生存就是植物打僵尸。周而复始,在重复的循环里,阵型和选卡重复着操作。


                    IP属地:上海12楼2017-08-24 18:36
                    回复
                      2.4.阵型+循环+操作=轨道
                      轨道就是阵解。就是“一个这样的我,通过这样的女装,拿下了这样的你”的高度浓缩概括。……对不起拿成太宗几年前的笔记本了……重来……
                      轨道就是阵解,就是某一个阵,在某一个循环里按照某一种操作,成功实现了无尽生存的浓缩记录。
                      在记录的内容上,轨道是书面化的语言。
                      在记录的形式上,轨道是格式化的工具。


                      IP属地:上海13楼2017-08-24 18:36
                      回复
                        2.5.轨道语言
                        轨道语言,就是操作记录。我们把一个阵解的操作分成若干个“轨”,玩家做了什么操作,就在对应的轨和对应的时间位置下,用轨道语言写下这个操作。玩家用了个炮,我们就在合适的位置记下“炮”,用了个冰蘑菇,就记下“冰”。至于卖了个萌嘛,那就记下“萌”咯,才怪。


                        IP属地:上海14楼2017-08-24 18:36
                        收起回复
                          2.5.1.操作语言
                          操作植物对应的轨道语言,根据操作的植物在阵型/选卡里,分为用炮/用卡操作。
                          P :玉米炮(春哥)。
                          N :核蘑菇
                          I :冰蘑菇
                          A :樱桃辣椒窝瓜
                          C :垫材
                          我们规定,大写字母表达常规操作,小写字母表达非常规操作。(具体阵型具体解释)


                          IP属地:上海15楼2017-08-24 18:37
                          收起回复
                            2.5.2.运算量
                            每个轨道语言,都有其一一对应的运算量。
                            那么何为运算量?这是一个由僵尸刷新规律抽象出来的数字概念,引入它的目的是建立玩家操作与僵尸刷新之间的因果关联。
                            这个刷新规律就是:一次覆盖4行以上僵尸大部队的灰烬植物操作,会导致一次僵尸刷新。没有为什么,这就是游戏设定。


                            IP属地:上海16楼2017-08-24 18:37
                            回复
                              2.5.3.轨道理论基本公式
                              我们假定一次最常见灰烬操作(玉米炮)的运算量是1 ,考虑到玉米炮最多只能覆盖3行,那么就能推出一个非常简单的公式:
                              操作2个运算量 = 刷新一波僵尸。
                              这里的运算量包括操作产生的运算量,还包括了植物本身输出(IO)转化而来的运算量。
                              这个公式的作用是自行设计阵型时,验算阵型是否有足够输出运转。


                              IP属地:上海17楼2017-08-24 18: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