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吧 关注:6,182贴子:89,538

《景帝登极守御》总结语,译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喂百度
那天在网上看到这张图,是马顺的牙牌,拿给大家瞧瞧


IP属地:广东1楼2017-08-14 09:54回复
    《景帝登极守御》总结语译文
    原文出自明代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
    翻译:清柔隐逸
    今天有些空闲,我来翻译一下吧友小白搬运上来的这段古文。
    搬运的原文有个别漏字和不完整的字,我改了补了。
    谷应泰老先生是一个喜欢用典的人。读者即使有古文功底,若是对各种典故不够娴熟,也是很容易被他绕进去的。
    以下开始翻译,为了防止被吞帖,一段一段发。


    IP属地:广东2楼2017-08-14 09:58
    回复
      时土木北狩,浙、闽、三楚、贵、竹盗贼蜂起,前后命将将兵,皆出谦独运,号令明审,动合机宜。虽宿旧勋臣,少不中程律,即请旨切责不贷。片纸行万里,电耀霆击,靡不惴惴效力,毋敢饰虚辞以抵者。以故天下咸服谦,而归上能用人。
      当时发生了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浙、闽、三楚、贵、竹等地区的大量盗贼纷纷起事。
      在这个过程中任命将领、指挥部队(攘外安内),都出自于谦一个人。
      于谦的命令清楚而仔细,于谦的行动符合当时的情况。即使是老资格的有功之臣,只要略微有点不合规矩,于谦就会请旨痛责这些臣子,不宽恕他们。
      于谦写的一张纸送到万里之外,效果如同电闪雷鸣一般,所有的人都小心效力,不敢编造假话搪塞责任。
      因此,天下人都佩服于谦,而这是因为明景帝善于用人。


      IP属地:广东3楼2017-08-14 10:12
      回复
        谷应泰曰——
        谷应泰评论说——
        英宗北狩,战士兵甲死亡略尽,边关守隘望风奔溃,摇足之间,黄河以北非国家有矣。
        明英宗北伐被俘,他带去的部队几乎死光了。
        边境关口的防军也因为这种不利局势而崩溃。在他们举步逃跑的时候,眼看黄河以北的地区都要不属于我国了。


        IP属地:广东4楼2017-08-14 13:01
        收起回复
          幸而迁都议格,钟虡不惊。然而君父叩关,臣子拒敌,彼出有名,我负不义。狐疑既生,上下瓦解,讲使亟行,责问无已。长安必不可守,英宗必不能归,徒使有贞之辈操星象而笑其后也。
          幸亏关于迁都的建议被阻拦了,国家没有陷入动荡。(钟虡是用架子悬挂的钟鼓,引申为国家安定。)
          然而明英宗身为国君来叫国门,他这样做师出有名(因为他是皇帝),我方(不让他带着敌人进来)就担负了不义的名声。
          于是上下离心,生起了很多猜疑,急忙派遣谈判的使臣,不停地互相责问。这样京城势必无法守住(长安在这里指代京城),明英宗也势必无法回国,徒然让徐有贞这种人持着星象之说贻笑后世。
          (徐有贞表示,他夜观星象,觉得应该迁都。)


          IP属地:广东5楼2017-08-14 13:30
          收起回复
            嗟乎!南迁不行,然后国存。和议不行,然后君存。两议俱息,君国皆存,而少保之祸不得旋踵矣。
            唉!
            南迁没有实行,然后国家保存下来了。
            议和也没有实行,然后国君保存下来了。
            南迁与议和的两种论调都平息了,国君和国家都保存下来了。
            然而少保于谦的灾祸很快就要到了。


            IP属地:广东6楼2017-08-14 13:53
            回复
              当夫北兵四合,守御单寒。虎穴故君,已置度外;围城新主,亦危孤注。身先矢石,义激三军,家置环寺之薪,人守州兵之哭。
              当时,北方的敌军蜂拥着包围过来,我方的守军很单薄。
              老国君明英宗身陷虎穴,已经被置之度外了。
              新国君明景帝身处围城,也是处境危险,只好孤注一掷。
              于谦身先士卒,冒着敌人的箭雨和落石,用道义激发我们的三军将士。他和悲愤的部队守在一起,决心战斗到底。
              (这段话是哀兵必胜的意思。“家置环寺之薪”是南宋名将刘锜的典故。刘锜在对抗金兀术的战争中,曾把自己的家眷安置在一所寺院里,并在门口堆上一圈柴薪,以示死守,一旦战斗不利就要点火,以免家眷落在敌人手中。——后来没有点火,因为他胜利了,金兀术退兵。)


              IP属地:广东7楼2017-08-14 14:09
              回复
                傲如石亨,怯如孙镗,懦如王通,无不斩将搴旗,缘城血战,追奔逐北,所向披靡。此一役也,军声复振,君臣固守,陵阙盘石矣。
                就连石亨这样骄傲的人、孙镗这样胆怯的人、王通这样懦弱的人,也全都斩将夺旗,围着城墙展开血战,追逐败北的敌军,所向披靡。
                经过这场战斗,我军的声誉又重新振作起来了,君臣一起坚守,国家变得固若磐石。


                IP属地:广东8楼2017-08-14 14:45
                回复
                  然而遣使入朝,动请迎驾,悬师剽掠,辄托回銮。彼直我曲,彼壮我老。也先者,方且挟此奇货,羁制中原。以战不败,以和可成,输币不还,进而割地,割地不归,诱之称臣,中原生灵,自此无安枕矣。
                  然而敌国派遣使者入朝,动辄要求我们迎接明英宗的圣驾,并且假借让明英宗回来的名义,派军队大肆掳掠。
                  敌人理直气壮,我方显得理亏,敌人气势很足,我方显得柔弱。(都是因为他们手里有明英宗作为筹码。)
                  这个也先,这时候挟持着明英宗,居为奇货,牵制我国。也先在战场上打不赢我们,就想跟我们议和,让我们赔款给他,再让我们割地给他,再引诱我们对他称臣。这样一来,我国居民从此再也过不上安定的日子了。


                  IP属地:广东9楼2017-08-14 19:11
                  回复
                    不错不错。。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8-14 19:23
                    收起回复
                      而乃兄终弟及,父子之情既割;社稷为重,君臣之义亦轻。至则龙衣糗食,敬输橐饘之忱;归亦别院闲宫,不过汉家之老。然则挟天子者,挟一匹夫耳。
                      明景帝作为弟弟,继承了哥哥明英宗的皇位(而乃是个连词,在这里表示另起话题,翻译不翻译都行),皇位父子相传的情分已经割断了。
                      以社稷为重,君臣的关系也就显得轻了。
                      明英宗来了,我们恭敬而热情地供给他饮食、衣服。明英宗回国,我们也不过将他安置在空闲的宫苑,把他作为我国的一位老前辈供养起来。于是,也先挟持明英宗,等于只是挟持了一个普通人而已。


                      IP属地:广东11楼2017-08-14 19:29
                      回复
                        邀利之心懈,而好义之心萌,郭登之言决,而杨善之说行,英皇自此生入玉门矣。
                        也先想要获利的心思懈怠了(反正也获不到多少利),崇尚义气的心思生起来了。郭登说出了坚决的话语(表示我国已有国君),杨善说的话(劝也先无条件归还明英宗)也就落实了,明英宗由此活着回到了祖国。(生入玉门,即活着进入玉门关,玉门关用来指代边疆。)


                        IP属地:广东12楼2017-08-14 19:47
                        回复
                          昔太公置鼎,汉祖分羹;徽、钦被执,宋高哀请。一则新丰鸡犬,还老阙庭;一则泪洒冰天,终于舆榇。
                          当年汉高祖的父亲被项羽放到鼎里要煮死,汉高祖表示:如果煮死他,就分我一杯肉羹吃!(这里的太公是指汉高祖刘邦的父亲,不是指姜太公。)
                          当年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宋高宗哀求敌人。
                          结果汉高祖的父亲得以回家养老,享受汉高祖在新丰特意营建的居所。
                          而宋徽宗和宋钦宗在敌国的冰天雪地中痛哭流涕,最终死在了敌国。


                          IP属地:广东13楼2017-08-14 20:12
                          收起回复
                            盖相如碎璧而璧存,贾胡藏珠而珠去,拥空名者视同虚器,居必争者势难瓦全也。
                            道理大概是这样的:
                            蔺相如宁愿把和氏璧砸碎(也不让给秦国),从而做到了完璧归赵。
                            有一位外国商人企图把宝珠藏起来(这是剖腹藏珠的典故,把珠子藏进自己的肚子,只会害死自己),他这样做不可能保住宝珠。
                            仅在名义上拥有人或物,其实并不能真正拥有;居于必争之地的人或物,(如果不肯玉碎)也是难以瓦全的啊!


                            IP属地:广东14楼2017-08-14 20:35
                            回复
                              夫昭王沈汉,穆满难归;楚怀入秦,顷襄不反。彼此得失,危不间发。
                              周昭王出巡,最终溺死在汉水,其子周穆王(名叫姬满)难以让周昭王回国。
                              楚怀王被秦国扣留,其子顷襄王也无法让楚怀王回国。
                              这些事情,得失之间的关头非常危险,紧张得连一根头发丝都容纳不下。


                              IP属地:广东15楼2017-08-14 20: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