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快书演唱技法
说 明
1997年3月至8月其间,我与著名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家孙镇业老师在山东经济广播电台《曲艺沙龙》栏目中分16次连续播出了《学说学唱山东快书》并收到许多听众的来信。
1996年起在山东省新纪元艺术学校【后改为;山东省艺术学院成教部】担任曲艺班--山东快书专业教师。几年来培养出许多山东快书艺术的后备力量,许多学生已考入部队及地方文艺团体,目前好多成为了骨干力量。
1999年7月我又与济南市青少年宫成立了少儿山东快书培训班。
通过几年的学习、教学有了一点小小的体会,现整理文字稿录如下以备后用,敬请老师、同道们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阴军
2001.2.18
山东快书溯源
山东快书--指带有山东鲁中南一带方言土语的韵诵体的曲艺形式。以说唱为主,语言节奏性强,基本句式为“二、二、三”的七字句,为保证演唱的明快,一般句子最后为三个字。左手击打两块相同的铜板【鸳鸯板】作为伴奏乐器
1.相传明朝万历年间祖籍山东临清的刘茂基是一个不得志的武举人,为混饭吃采集了当地流传的武松故事,遍成顺口溜,逢集赶会说上两段,以敲打两块瓦片而作为伴奏乐器。
2.相传清咸丰年间,祖籍山东济宁的赵大桅是个落魄的文人,会编词。起初把武松的故事编成合辙押韵的顺口溜。而且他比较了解山东的一种曲艺形式--山东大鼓的“窜纲腔”而且还把山东大鼓的伴奏乐器--犁花片移植过来,犁花片也就是今天山东快书演员用的鸳鸯板。
1994年11月19日,中华山东快书研究会在山东省临清市召开了山东快书艺术研讨会【笔者参加】,刘洪滨、刘学智、赵连甲、朱一昆、孙镇业、刘颖南、戴宏森、贾德臣、张军、汪景寿等以及来自美国、日本的专家、学者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查询了大量历史资料,从山东快书的原称“武老二”的由来以及它所反映的内容,从山东快书的民俗、语言、词汇、艺人字辈、艺术特色和流传在民间的大量艺人口碑等多方面论证,深入探讨。一至确认山东快书起源于鲁西北临清一带,从而为山东快书找到了它的故乡。并于20日举行了山东快书艺术大师高元钧先生的塑像揭幕仪式,矗立在临清市大众公园的苍松翠柏之中。
山东快书在早以前是以说唱梁山好汉武松为主的,从农村到城市,由“撂地”到“书馆”后来走上了舞台,这一曲艺形式可以说几经风雨才形成今天这种艺术形式,因为它的看家书目是武松、又因武松个子大而且行二、所以人们称这一曲种为“唱大个子的”也有叫“武老二”的。在当年撂地卖艺时为了招揽观众,演员在左手持打鸳鸯板的同时右手持打竹板。也有双手持打形状相同大小两块竹板的,所以也有称它竹板快书的,解放前山东快书艺术大师高元钧在上海、南京一带演出因包“袱皮薄”、炸“包袱”多,所以又被称为“滑稽快书”,1949年6月21日元钧大师在上海为唱片社录制《鲁达除霸》而不是《武松》显然再叫“武老二”就不妥啦,元钧大师在当时上海从事文艺工作的何慢、吴宗锡等同志的帮助下,根据这种艺术形式的风格、产生、发展地域,作品反映的生活特点等正式定名为--山东快书,这个响亮的名字一至沿用至今。
山东快书这一曲艺形式在解放前虽然经过几代艺人的辛勤耕耘和传唱,但基本上是流动于大、中城市和镇店码头,不外乎在长江两岸、特别是山东境内。要说起山东快书在全国流传还得从解放后五十年代说起,当时高元钧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连续举办了几期山东快书训练班培养出大批的山东快书艺术人才,从部队到地方,从局部到全国,共培养出200多名有一定成就的山东快书创作、表演人才。象刘洪滨、刘学智、陈增智、刘立武、孙镇业等一大批闻名全国的说书大家。使这个带有地方性的曲艺形式传播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祖国各地到处有清脆悦耳的鸳鸯板的声音。虽然近几年受到姊妹艺术的冲击但是山东快书依然立异与民族艺术之林,在400多种曲艺形式中名列前茅。
说 明
1997年3月至8月其间,我与著名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家孙镇业老师在山东经济广播电台《曲艺沙龙》栏目中分16次连续播出了《学说学唱山东快书》并收到许多听众的来信。
1996年起在山东省新纪元艺术学校【后改为;山东省艺术学院成教部】担任曲艺班--山东快书专业教师。几年来培养出许多山东快书艺术的后备力量,许多学生已考入部队及地方文艺团体,目前好多成为了骨干力量。
1999年7月我又与济南市青少年宫成立了少儿山东快书培训班。
通过几年的学习、教学有了一点小小的体会,现整理文字稿录如下以备后用,敬请老师、同道们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阴军
2001.2.18
山东快书溯源
山东快书--指带有山东鲁中南一带方言土语的韵诵体的曲艺形式。以说唱为主,语言节奏性强,基本句式为“二、二、三”的七字句,为保证演唱的明快,一般句子最后为三个字。左手击打两块相同的铜板【鸳鸯板】作为伴奏乐器
1.相传明朝万历年间祖籍山东临清的刘茂基是一个不得志的武举人,为混饭吃采集了当地流传的武松故事,遍成顺口溜,逢集赶会说上两段,以敲打两块瓦片而作为伴奏乐器。
2.相传清咸丰年间,祖籍山东济宁的赵大桅是个落魄的文人,会编词。起初把武松的故事编成合辙押韵的顺口溜。而且他比较了解山东的一种曲艺形式--山东大鼓的“窜纲腔”而且还把山东大鼓的伴奏乐器--犁花片移植过来,犁花片也就是今天山东快书演员用的鸳鸯板。
1994年11月19日,中华山东快书研究会在山东省临清市召开了山东快书艺术研讨会【笔者参加】,刘洪滨、刘学智、赵连甲、朱一昆、孙镇业、刘颖南、戴宏森、贾德臣、张军、汪景寿等以及来自美国、日本的专家、学者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查询了大量历史资料,从山东快书的原称“武老二”的由来以及它所反映的内容,从山东快书的民俗、语言、词汇、艺人字辈、艺术特色和流传在民间的大量艺人口碑等多方面论证,深入探讨。一至确认山东快书起源于鲁西北临清一带,从而为山东快书找到了它的故乡。并于20日举行了山东快书艺术大师高元钧先生的塑像揭幕仪式,矗立在临清市大众公园的苍松翠柏之中。
山东快书在早以前是以说唱梁山好汉武松为主的,从农村到城市,由“撂地”到“书馆”后来走上了舞台,这一曲艺形式可以说几经风雨才形成今天这种艺术形式,因为它的看家书目是武松、又因武松个子大而且行二、所以人们称这一曲种为“唱大个子的”也有叫“武老二”的。在当年撂地卖艺时为了招揽观众,演员在左手持打鸳鸯板的同时右手持打竹板。也有双手持打形状相同大小两块竹板的,所以也有称它竹板快书的,解放前山东快书艺术大师高元钧在上海、南京一带演出因包“袱皮薄”、炸“包袱”多,所以又被称为“滑稽快书”,1949年6月21日元钧大师在上海为唱片社录制《鲁达除霸》而不是《武松》显然再叫“武老二”就不妥啦,元钧大师在当时上海从事文艺工作的何慢、吴宗锡等同志的帮助下,根据这种艺术形式的风格、产生、发展地域,作品反映的生活特点等正式定名为--山东快书,这个响亮的名字一至沿用至今。
山东快书这一曲艺形式在解放前虽然经过几代艺人的辛勤耕耘和传唱,但基本上是流动于大、中城市和镇店码头,不外乎在长江两岸、特别是山东境内。要说起山东快书在全国流传还得从解放后五十年代说起,当时高元钧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连续举办了几期山东快书训练班培养出大批的山东快书艺术人才,从部队到地方,从局部到全国,共培养出200多名有一定成就的山东快书创作、表演人才。象刘洪滨、刘学智、陈增智、刘立武、孙镇业等一大批闻名全国的说书大家。使这个带有地方性的曲艺形式传播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祖国各地到处有清脆悦耳的鸳鸯板的声音。虽然近几年受到姊妹艺术的冲击但是山东快书依然立异与民族艺术之林,在400多种曲艺形式中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