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工作压力,不可过分强求。
现在的媒体,男女记者是同工同酬的,只认采写编辑等工作量,实行基本工资加稿费编辑费等薪酬制度。这就使得女性记者(广义),要比男性记者付出更多的劳动代价。人们从小在家里就可以看出,爸爸要比妈妈强。但是在媒体工作中,似乎体现得不明显,通过这次汶川大地震的电视节目,可以看见众多的女性记者穿梭往来在非常危险艰苦的地震现场,我甚至听说过,女记者在灾区正在洗澡就遇上了令人惊悸的余震,其艰苦和压力可想而知。
虽然女记者多数都很努力,客观的说,有自己争气的因素,也有媒体竞争的压力,工作的压力可以转变为心理的压力,心理的压力可以转变为生理的压力,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的压力,可以转变为内脏的压力,神经的压力。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新闻工作的快节奏,大强度,高消耗,对女性的内心世界和外部美貌都会象《红楼梦》中说的“风霜刀剑严相逼”。当年林黛玉等贵族女性,衣食无忧,整日优游戏耍单相思,都会感到“刀剑相逼”,何况现在的知识女性担负了激烈、沉重、快速、挑战的新闻工作,其压力可想而知。以我的亲身经历,媒体工作的女性,有两个岗位是压力最大的,一个是跑口子的记者,一个是值夜班的编辑。跑口子的记者,不能漏掉新闻,他要张开一张信息网。有用的她又不想应酬的人,必须得打交道,交通不便的地方,危险的地方要去,采访完了要发稿,稿子不合格要被编辑打回来,见报之后如果同城媒体做得更好,自己还要受批评。夜班的女编辑,一直要到两、三点钟才下班,我亲眼看见不止一个美女编辑才到报社的时候如花似玉,结果半年之后,就面带菜色了,令人不胜唏嘘。奇怪的是,再半年之后,由于她们调整到了白班,又如花似玉了。女性其实自身的修复能力是非常强的,身体很坚韧,不象男的“硗硗者易折”,但是女性的体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底线显然比男性差,在同工同酬做新闻的时候,其实是很吃亏的,不过我们的社会由于没有着重注意这种差别,特别是在媒体没有注重这种差别。女记者在超负荷的工作压力面前,自己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想方设法在可能的情况下,不让过大的压力伤害自己的健康,伤害自己的心理,伤害自己的青春美貌。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自己不要过分的强求,根据我的经验,在很多情况下,女记者对自己的过高要求和竞争意识,是压力增大的重要原因。是不是有时要出门了,丈夫拦都拦不住?许多事情,是别人和媒体都难以照顾的,女记者自己珍爱自己,就从这里做起。
(待续)
现在的媒体,男女记者是同工同酬的,只认采写编辑等工作量,实行基本工资加稿费编辑费等薪酬制度。这就使得女性记者(广义),要比男性记者付出更多的劳动代价。人们从小在家里就可以看出,爸爸要比妈妈强。但是在媒体工作中,似乎体现得不明显,通过这次汶川大地震的电视节目,可以看见众多的女性记者穿梭往来在非常危险艰苦的地震现场,我甚至听说过,女记者在灾区正在洗澡就遇上了令人惊悸的余震,其艰苦和压力可想而知。
虽然女记者多数都很努力,客观的说,有自己争气的因素,也有媒体竞争的压力,工作的压力可以转变为心理的压力,心理的压力可以转变为生理的压力,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的压力,可以转变为内脏的压力,神经的压力。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新闻工作的快节奏,大强度,高消耗,对女性的内心世界和外部美貌都会象《红楼梦》中说的“风霜刀剑严相逼”。当年林黛玉等贵族女性,衣食无忧,整日优游戏耍单相思,都会感到“刀剑相逼”,何况现在的知识女性担负了激烈、沉重、快速、挑战的新闻工作,其压力可想而知。以我的亲身经历,媒体工作的女性,有两个岗位是压力最大的,一个是跑口子的记者,一个是值夜班的编辑。跑口子的记者,不能漏掉新闻,他要张开一张信息网。有用的她又不想应酬的人,必须得打交道,交通不便的地方,危险的地方要去,采访完了要发稿,稿子不合格要被编辑打回来,见报之后如果同城媒体做得更好,自己还要受批评。夜班的女编辑,一直要到两、三点钟才下班,我亲眼看见不止一个美女编辑才到报社的时候如花似玉,结果半年之后,就面带菜色了,令人不胜唏嘘。奇怪的是,再半年之后,由于她们调整到了白班,又如花似玉了。女性其实自身的修复能力是非常强的,身体很坚韧,不象男的“硗硗者易折”,但是女性的体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底线显然比男性差,在同工同酬做新闻的时候,其实是很吃亏的,不过我们的社会由于没有着重注意这种差别,特别是在媒体没有注重这种差别。女记者在超负荷的工作压力面前,自己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想方设法在可能的情况下,不让过大的压力伤害自己的健康,伤害自己的心理,伤害自己的青春美貌。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自己不要过分的强求,根据我的经验,在很多情况下,女记者对自己的过高要求和竞争意识,是压力增大的重要原因。是不是有时要出门了,丈夫拦都拦不住?许多事情,是别人和媒体都难以照顾的,女记者自己珍爱自己,就从这里做起。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