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折叠吧 关注:555贴子:3,337
  • 11回复贴,共1

《北京折叠》读后感整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里是《北京折叠》读后感的整合。


1楼2017-05-20 21:01回复
    这是雨果奖设立以来,亚洲人第二次获奖,众所周知,第一位获得雨果奖的亚洲作家是写出《三体》的刘慈欣。
      我一直很想细细的看一遍,但是各种读后感和推荐类文章就像剧透一样影响我看原文的心情。渐渐的,我通过一些读后感明白了《北京折叠》的梗概,这样一来没有特殊情况也就不用看原文了。原因是:太写实了!一点也不科幻。(流泪脸)
      我从读后感中看到这两段原文:
      “折叠城市分三层空间。大地的一面是第一空间,五百万人口,生存时间是从清晨六点到第二天清晨六点。空间休眠,大地翻转。翻转后的另一面是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第二空间生活着两千五百万人口,从次日清晨六点到夜晚十点,第三空间生活着五千万人,从十点到清晨六点,然后回到第一空间。时间经过了精心规划和最优分配,小心翼翼隔离,五百万人享用二十四小时,七千五百万人享用另外二十四小时。
      大地的两侧重量并不均衡,为了平衡这种不均,第一空间的土地更厚,土壤里埋藏配重物质。人口和建筑的失衡用土地来换。第一空间居民也因而认为自身的底蕴更厚。”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5-20 21:07
    回复
      我的个人理解是:作者设计了一个略带科幻的场景,用实笔写出了人类社会的三个阶层不同的生活情况,原文第一段描述的是三个阶层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包括享受生命和阳光的时间在内的资源不均衡。
        导致这种不均衡原因却被作者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原文第二段要表达的是:第一阶层人少,资源当然就多一点,不然就不平衡了。
        好吧,这就是二八原则内在的本质额......也正是我没事总说的那句话:“很多事情看似不平等,其实是平等的;如果看着不平等,是因为没有看到事情的全局。怎么看到全局呢,站的高一点!”
        这话放在这里,很多人读了都表示很不爽,说我真欠揍!为什么呢?因为大家是有“道德”的人。大家认为我没有体会到低层人民的艰辛,站着说话不腰疼。“道德”的同情心驱使大家认为我欠揍,甚至会抛过来“五毛”的帽子扣我头上......
        但是这话是在项目管理实例中,团队中有人太过自私影响到了全局或者是因为太自私了影响了他本人的工作积极性的时候,我说出来用于协调或者激励团队成员的。
        这时,同样的话,大家又都感觉说的有道理了,表示不想揍我,“道德”又驱使大家认为那个自私的人欠揍。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5-20 21:08
      回复
        1、研究各种文字时,要有环境的概念。单纯去抠字眼,只能是小学二年前之前要做的作业,长大了就不用总去做了。
          2、就当今科技发展程度来看,历史暂时没有真相,因为真相是动态客观存在,难以记录。就算是历史影像有保存下来的,也是记录了动作之类的外在信息,人物的心理活动和事情的内在关联是无法记录的。专家学者们为了解释清楚一些事实就无法避免要去做推测,推测的过程中多多少少会受到推测者本身存在的各种因素的影响。追求历史的真相是没有意义的,研究历史的意义在于找到规律,以史为鉴。模仿历史上成功者的表现也是要看看是否和当下的环境相适应。
          3、人类社会一直都是分阶层的,大家关注的往往是物质方面的阶层。其实精神层面也分阶层(台阶层次),同样也是二八原则类似的资源分配。此观点另有文章介绍。
          4、“道德”某些时候可以成为武器,现在已经被滥用了,出现了各种“道德绑架”。但是少数人是利用“道德”武器用以攻击他们的敌人;大多数人,是被煽动性的文字洗了脑,转而拿过这武器,给相关的人或者无关的人无形的“道德枷锁”。这就又回到第1点了,同样文字摆在那里,读出来的意味却大不同。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5-20 21:08
        回复
          阶级主义者看了《折叠北京》,看到了天生的不平等,看到了阶级的差异,甚至预言着阶级斗争与革命。
            有人说,郝景芳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我一直也没有感受到这是一个完整的社会阶级的解决方案。
            不同的空间,自古以来就有,并且会一直存在下去。
            这是宿命论,也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产生就是原因,存在就是理由,既然产生与存在,都是历史的选择(熟悉的词句,不一样的味道)。
            站在高处,看着三个空间,本质就没有区别,都有着其悲欢离合、喜乐情愁。不管他拥有的物质资料是如何的不平等,不平等实质只是在自己的内心里,在自己的思维里。小说将时间进行了不平等的划分,现实中,时间是绝对平等的,内心的选择是绝对平等的!
            三个空间在严密的组织中,没法流动,约束的也只是思维与选择,你会选择一个自己不熟悉的空间吗?你在另一个空间会快乐吗?
            空间之间,不存在着强大的动力去更替,革命的念头也只是部分人头脑中的选择,更多人的选择是祥和与安宁。并且坚信,每个空间都在原来的基础上前进着,每个空间的人,都在相互的支持与协作中。
            我们作一个假设,假设真的存在着一个理想的新世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个世界是否会存在动力?这个世界是否真的很美?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5-20 21:09
          回复
            《北京折叠》构建的是一个不同空间、不同阶层的北京,可像“变形金刚般折叠起来的城市”,却又“具有更为冷峻的现实感”。故事多源自她自己的生活日常,记叙现实的人情悲暖。
              在故事中,有三个空间进行折叠,工人阶层,白领,统治当权者。三个空间各自分裂,而每一个空间都反应了每个阶级的生活现状。
              主人公通过穿行进入不同的阶级世界,感受不一样的环境、人物。而这种分裂在现实世界中却是真实的存在,处在同一个空间的分裂。
              第二空间里,毕业生想通过金融实习进入第一空间,实现阶级晋升,但我们真的可以实现阶级晋升吗?去年有一篇文章描述了英国纪录片关于阶级的报道,现在看来仍很有意义。
              英国有部很了不起的纪录片,一个导演可能初衷是想验证在英国社会阶级是很难逾越的,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每七年记录一次,从7岁开始,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一直到去年的56岁,几十年过去,还是那个导演,从青年到老年,还是那群人,从儿童步入老年。
              我听说这片子有一年之多,因为是完全的真人秀,所以相当好奇,但是一直没有找到片源,终于在搜狐视频见到这片子,2012年他们也完成了56岁的拍摄,所以这最新的一部片名字叫做《56UP》,一共分三集,在这150分钟里,我们可以窥见到普通的英国人的人生。
              那些人的人生好像证实了导演最初的推测,遗憾的是,真的证明了,就像天涯前不久一个很火热的帖子《寒门再难出贵子》,一群毕业生在银行实习后各自不同的表现和最终归宿,让人无法言语但却就是残酷的现实,优良的社会资源早已经按照既定格局被瓜分殆尽,从父母辈一直承传到子女辈。而这部英国真人秀电视纪录片也是让人看了唏嘘不已,里面没有分析具体原因,我们只能通过那些表象去推断本质的原因。
              7岁的孩子大部分都天真浪漫,上层阶级读私立学校的小孩Andrew和JOHN已经每天在看《金融报》或者《观察家》了,他们明确知道自己会上哪个高级中学然后上牛津大学然后成为著名律师著名人物之类,中产阶级的男孩也有一些梦想反对种族歧视帮助有色人种或者到哪里上学读书有个什么职业,女孩子则想着长大了嫁人生子,而在穷人区贫民窟上寄宿学校的下层阶级的孩子甚至谈不上什么梦想,有人希望当驯马师赚钱,有人希望能有机会见到自己的爸爸吃饱饭少罚站少被打这也成为了他们的愿望。
              在他们56岁的时候,当年那几个7岁的上私立学校的孩子已经按照既定路线上了牛津大学毕业然后都做了著名律师,过着上层社会的优渥生活,受人尊重家庭幸福,他们的孩子也无一例外地走着父亲的老路,好中学好大学好工作;中产阶级的男孩子有三个也上了大学,第一个bruce牛津大学数学系毕业后成为了一个中学教师,按照他的理想帮助穷困地区的学生,后来回到英国在一个普通的公立学校教书,过着平淡也还安静的生活;另外一农家子弟nick上牛津物理系毕业后到美国成为一个美国著名大学的教授,第二次婚姻中娶了一个身材外貌气质极佳的美国妻子,他是这里面唯一一个成功晋级精英阶级的人;一个男孩peter年轻的时候政治思绪很激烈英姿勃发,大学毕业后做了教师,中途因为发表政治言论被民众抨击退出了有压力的电影拍摄,56岁时候重回拍摄,已经改行做了公务员,家庭稳定幸福儿女双全且优秀,和自己的美丽妻子业余时间一起创办乐队进行创作表演并在业内取得很不错的成绩,身材修长气质优雅,他们依然稳定地处在中产阶级这个梯度里。
              不过那些中产阶级出来的女孩子则表现都很平淡,我甚至都不能准确地分出谁的故事,无一例外她们嫁人结婚生孩子,她们的人生幸福程度几乎与她们的婚姻美满程度完全挂钩。而那几个来自底层社会阶级的孩子,有色人种居多,他们年老以后,都当了一堆孩子的爷爷奶奶,而他们的孩子,极少能上到大学,做着都是普通的服务性工作,修理工保安之类,他们自己,常与失业相伴,如果没有好的社会制度,他们其实处境堪忧。
              我们中国古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主要说的是遗传和潜移默化,大概也表达了不同物种之间这难以逾越的某种界规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5-20 21:10
            回复
              一、一个人的体重与他的社会阶级是对应的
                在片中,精英阶级的andrew和john老到56岁依然还保持相对不错的体型和身材,原中产阶级中美国教授nick夫妻晋升为精英阶级,公务员peter夫妻作为中层里面的佼佼者,体型明显较好,有几个甚至说得上修长精干;而底层阶级长大变老的男人们,几乎都成了胖子秃子,虽然他们年轻的时候有几个甚至说得上相当英俊帅气,尤其是她们的妻子,每个体型都是走形得相当厉害。而这些底层阶级父母生的孩子们人数众多,绝大部分都是肥胖的,虽然现在他们还只有20来岁。
                可见,精英阶级从身形锻炼饮食控制等方面的修行,远远强于底层阶级,这种能保持自己体重的毅力,是不是也是他们成功的重要特质?人人都只看到了他们与生俱来的优越的家庭教育资源和社会环境,除了更好的生活品质和生活习惯,其实在体型的背后更是他们的家庭赋予的某种自律自强的精神吧,这点其实很值得我们深思。所以现在有人说,你连自己的体重都控制不了,你连冬天早晨起床都起不了,你如何能有毅力去控制人生呢?我们看到的只是身材,然而身材的背后映射的是更多内容,因此我们对那些能长年保持自己体型的人,那些坚持不懈朝着自己目标奋进的人,由衷地表达自己的敬意,在背后,他们的付出或许是我们所不能设想的。
                二、除了母体的家庭环境,性格是重塑人生的最重要的一张牌
                诚然,前面有说,绝大部分人基本都没跳出社会的等级的既定魔咒,但还是也有例外的。举两个例子,任何人都会注意到有个叫neil的中产阶级的孩子(他有个小学同班同学是电影中的考上牛津数学系的bruce),neil在7岁的镜头里他非常灿烂地叙述着他不着天际的奇异的剑客或者花朵蝴蝶飞之类的梦想,甚至14岁的镜头下也是一背着书包骑着自行车在好教区飞速而过的阳光灿烂少年,在考牛津大学失利而进入一别的大学之后,因为精神有了问题,他辍学之后做了建筑工人,然后流浪辗转在英国各地,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衣衫褴褛,实在让人看了相当心酸。虽然最后在56岁的时候以反转的姿态做了某个地区的议员,但依然是个贫苦的拿着救济金的议员,他平时所打的零工比如做教堂的辅助祭司也仅仅能让他活着,他对着镜头从来都没有过高的奢望,说不知道他自己能做的是什么,还有什么样他可以做下去赚到钱的更好职业,他骨子里已经对自己的命运无可奈何了。
                片子一直没说他的精神问题是他的天生遗传问题还是后来因为家庭环境压迫所致,总之,这个人物看了让人相当悲凉。如果他性情没有问题,他大学毕业后本来是可以顺利走在中产阶级有尊严的轨道上的。
                还有一个孩子,生活在贫民窟,住在寄宿学校里,7岁时候出现的那张悲凉的脸让我很难忘怀,他叫paul。
                他7岁时候谈不上什么梦想不过就是希望少被打,少被罚站之类。他的忧伤无助的小脸在1964年的黑白镜头下让人心痛。他成年后虽然也找了很多工作,但是因为无一技之长,也无足够的毅力坚持,或者也因为就业环境不佳,他频繁地失业,换工作,到晚年的时候已经只能在妻子帮工的养老院谋得一份小小的修理工的杂差。他到底是因为家庭环境而造成的自卑,还是因为天生性格本身而造成的少毅力?不得而知,总而言之,他小时候的那张脸让人怜悯并心里发冷,因为这都可能只是与他的童年生长环境密切相关。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5-20 21:11
              回复
                小说中的北京,空间被人为地分为三层,不同阶层的人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也按照不同的比例,分配着每个 48 小时周期。
                  文中的主人公老刀,谨小慎微,安于身份,是个典型的第三空间垃圾工人。为了给一岁多的养女积攒“能教音乐和跳舞的幼儿园”学费,“一个月不吃清晨这顿饭”的他,自愿冒着被关押的危险,跨越不同空间,去送一个爱情信物,还要带回一封回信。
                  故事按照老刀送信的历程,穿入小段插叙,一路娓娓展开。读者,借着老刀的眼,看到了三个迥然不同的世界。
                  老刀居住的第三空间,居住着5000多万人。他们是2000万有着“第三空间繁荣支柱”之称的垃圾工人,和3000多万“靠贩卖衣服、食物、燃料和保险过活”的低端服务从业人员。这里的人们,生活在夜间。从晚上十点到次日六点,总共八小时,他们为生活奔忙,然后随着世界翻转,进入长达40小时的深深睡眠。
                  这里的人们,住在高高楼房中狭小的公租房,“从胶囊起,至胶囊终,在脏兮兮的餐桌和被争吵萦绕的货摊之间穿行”,赚着微薄的工资,卑微地活着。
                  老刀去的第二空间,有2500万人,他们被分配了从清晨6点到晚上10的16小时。
                  这个空间里,老刀接触到的人都仪表堂堂,温和善良。他们住在宽敞的公寓里,有机器人清扫垃圾,有虚拟拳击游戏……他们匆忙地奔走在繁忙的街道上,干着一份颇高收入的工作,或进入金融业,或进入咨询业,向往第一空间……显然,这是一个中产白领的社会。
                  所幸,“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的距离没那么远”,老刀的前半程——从第三空间去第二空间,任务完成得很顺利。
                  然而,去第一空间,老刀只能选择从地表翻越,因为“第一空间的垃圾经过一道铁闸,运到第三空间之后,铁闸迅速合拢。”
                  显然,这是一个封闭的、不流动的社会。
                  第一空间里居住的,自然是当权的管理者,以及专为管理者服务的“高级蓝领”。这区区500万居民,却有长达24小时的白昼黑夜分明的活动时间。“第一空间的土地更厚,土壤里埋藏着配重”,“第一空间居民也因而认为自身的底蕴更厚。”
                  第一空间里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景象,无人驾驶汽车,机器人和无人售货超市,都让老刀有种强烈的不适应,送信过程也有小波折,好在,老刀意外收到一笔“横财”作为奖励。
                  看来一切都不算太坏。
                  小说写到此,作者的笔锋一转,冲突终于开始姗姗登场了。
                  拿到回信的老刀,在等待世界翻转漫长而疲倦的时间里,还是被第一空间无处不在的机器人发现了。等待老刀的,将是长久的监闭……
                  好在老葛及时出现,解救了他。然而,也正是因为通过老葛,这个来自第三世界、生活在第一世界的“高级蓝领”,老刀嗅到了生活的残酷。
                  老葛带他去吃宴席,宴会场上,“背后的布景流动播映着北京城的画面”,“只是没有老刀上班的地方。”老刀甚至无意中听到有人建议“自动化处理垃圾,用溶液消解,大规模地提取材质……清洁,成本也低”。
                  解救他的老葛,也忍不住撕开了面纱,“最好的办法是彻底减少一些人的生活时间,再给他们找到活儿干,就是塞到夜里。”
                  他是一个垃圾工。他的父亲也是一名垃圾工。和九千多万曾经的建筑工人相比,他的父亲是名幸运者,因为他留了下来,成了一名大都市的垃圾工……原来,卑微地活着,也快要成为一种奢侈......
                  文章的最后,老刀在跨越空间的时候,小腿受伤了。第一空间的人,因为粗心生出事故,曾二度强行延迟世界转换,正好两块土地夹住了老刀的小腿。
                  为了送信,老刀走了很远的路,看了不同的风景,还是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世界。不同的是,他“要了一盘炒面,生平第一次加了一份肉丝”。
                  现实很冷。作者的笔触却温柔、细腻,字里行间,有着对第三空间人民深切的悲悯和同情。
                  然而,她第二空间的身份,注定了她的笔,分明有血淋淋的痛,却只能对现实有微弱的“反抗”。她冷峻的观察着,她甚至生出了对未来温情的期待:在第一空间里及时解救老刀的老葛,其实来自于第三空间;第一空间会场老者没有采纳“自动化处理垃圾”的建议,完全是为了第三层人民的就业;第一空间的依言也许会有一天会和来自第二空间的秦天在一起;就连老刀一岁多的养女,也被寄予了一层淡淡的期望,“他不知道糖糖什么时候才能学会唱歌跳舞,成为一个淑女”……
                  作者更是借用小说中张显的口,道出了自己学者式“乌托邦”的理想:“选拔也要放开。也向第三空间放开。”
                  小说中,主人公老刀说,“我不去(第一空间)也知道自己的日子有多***”......
                  作者说,“我也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有一些黑暗,显然并非最好的结果,但也并非最坏的……”,“我个人不希望我的小说成真,我真诚地希望未来会更加光明。”
                  不管如何,写即是为了“被看见”,你看见了,我也看见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5-20 21:12
                回复
                  1.稳定性的思考:权贵阶级、中产阶级、P民阶级之间的差距随着社会发展可能逐步扩大,当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时,构筑社会的骨架和砖木就逐渐松动掉落,而稳定性是生存的根本因素!
                    2.生产结构的变化: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生产工具的自动化、机械化、智能化会极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商品极大丰富,但随之带来的烦恼是工作岗位需求数量的减少。一方面,我国现在推行的延迟养老政策会延缓因退休而提供出的岗位的数量;另一方面,二胎政策促使未来15~20年会迎来新一波的就业高峰,一大波嗷嗷待哺的职校、大学生冲入职场争夺岗位;第三,随着国内人工成本的增加,海外资本在加工制造业上的关注已经从国内转向东南亚和更落后地区,支撑大规模就业岗位的只剩下服务业和房地产苦苦支撑,因此用人岗位因为产业结构调整而会自行萎缩。如上问题对于一个处于发展中阶段的人口大国,的确是一个巨大的定时炸弹,如何解决目前看来只能依靠权贵阶级中负责动脑的那部分精英来决策~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5-20 21:13
                  回复
                    智能化社会
                      本文从依言与老刀吃饭场景,描绘了机器人送菜;从老刀进入第一空间被逮住时,描绘了机器人巡逻及跟踪捕捉;从晚会结束后,描绘了机器人自动清扫;以及科技园区的工厂都是机器自动作业。这些都是第一空间的场景,而第一空间也是未来全社会发展的样板。这些跟如今很热很火的工业4.0,中国智造以及智慧城市不谋而合。智能家具,自动化工厂,自动交通工具等等,都是当今研发与发展的重点。但是本文也从吴闻与白发老人对话以及老葛的看法中,得出机器换人需要解决一个更加重要而紧迫的问题,如何解决由此带来的失业问题。吴闻启用自动化处理垃圾项目,利用溶液消解垃圾,大规模提取材质的办法来解决垃圾处理,即快速又清洁。可是白发老人提出了两大问题,一是本身溶液是否有污染,二是项目上马,采用自动化后,怎么解决上千万的垃圾工的失业问题。老人的第一个问题与现在社会进行一些项目是一致的,比如最明显的电动汽车,即所谓新能源汽车,各大汽车厂商争先上报新能源项目。但是目前很多仍采用锂电池,那么锂电池的制作以及后期回收处理是否会污染,如果污染,怎么解决。这些却是少有关注,明而不宣。
                      对于第二个问题,自动化带来的失业问题。老葛讲的很清楚。这与欧洲二十世纪末一样,经济发展,失业率上升,印钱不管用,菲利普斯曲线不符合。即经济发展,失业率没降反升。
                      老葛说了,人工成本上涨,机器成本下降,机器便宜,生产力改造升级,GDP上去了,失业也上去了,怎么办?越保护工厂越不雇人。地都腾出来搞大规模生产,人又不需要。那么人去干嘛呢。欧洲采取强行减少每人工作时间,增加就业机会,但是这样没有活力。最好办法是减少一些人的生活时间,但又给他们找些活干。就是塞到夜里,这样还有一个好处,通货膨胀传不到底层去,印钞票、花钞票都是能贷款的人消化了,GDP涨了,底下的物价没有涨。(这跟前面活动时间设置是一致的,第三空间只有8小时活动时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5-20 21:14
                    回复
                      智能化社会
                        本文从依言与老刀吃饭场景,描绘了机器人送菜;从老刀进入第一空间被逮住时,描绘了机器人巡逻及跟踪捕捉;从晚会结束后,描绘了机器人自动清扫;以及科技园区的工厂都是机器自动作业。这些都是第一空间的场景,而第一空间也是未来全社会发展的样板。这些跟如今很热很火的工业4.0,中国智造以及智慧城市不谋而合。智能家具,自动化工厂,自动交通工具等等,都是当今研发与发展的重点。但是本文也从吴闻与白发老人对话以及老葛的看法中,得出机器换人需要解决一个更加重要而紧迫的问题,如何解决由此带来的失业问题。吴闻启用自动化处理垃圾项目,利用溶液消解垃圾,大规模提取材质的办法来解决垃圾处理,即快速又清洁。可是白发老人提出了两大问题,一是本身溶液是否有污染,二是项目上马,采用自动化后,怎么解决上千万的垃圾工的失业问题。老人的第一个问题与现在社会进行一些项目是一致的,比如最明显的电动汽车,即所谓新能源汽车,各大汽车厂商争先上报新能源项目。但是目前很多仍采用锂电池,那么锂电池的制作以及后期回收处理是否会污染,如果污染,怎么解决。这些却是少有关注,明而不宣。
                        对于第二个问题,自动化带来的失业问题。老葛讲的很清楚。这与欧洲二十世纪末一样,经济发展,失业率上升,印钱不管用,菲利普斯曲线不符合。即经济发展,失业率没降反升。
                        老葛说了,人工成本上涨,机器成本下降,机器便宜,生产力改造升级,GDP上去了,失业也上去了,怎么办?越保护工厂越不雇人。地都腾出来搞大规模生产,人又不需要。那么人去干嘛呢。欧洲采取强行减少每人工作时间,增加就业机会,但是这样没有活力。最好办法是减少一些人的生活时间,但又给他们找些活干。就是塞到夜里,这样还有一个好处,通货膨胀传不到底层去,印钞票、花钞票都是能贷款的人消化了,GDP涨了,底下的物价没有涨。(这跟前面活动时间设置是一致的,第三空间只有8小时活动时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5-20 21:15
                      回复
                        底层劳动力的失业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时代》和《机器危机》两本书同时提出一个观点:随着人工智能发展,未来机器人必将取代人类,大批失业人口的消费能力下降导致社会整体需求量下降,经济会进入到萧条期。如何解决多余人口的就业问题呢?最好的办法是彻底减少这些人的生活时间,再给他们找活儿干,比如统统塞到夜里做清洁工——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的一天只有8小时。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每次通货膨胀几乎都传不到底层,印的钞票都是能贷款的人消化了。结果GDP涨了,底下的物价却不涨——人们根本不知道。
                          此外,小说中还潜藏了另一个引人思考的话题:科技进步能否打破阶层固化,弥合贫富差距?很多人相信世界是平的,发达的互联网让人们免费学习世界名校的公开课,用微信或Skype可以和世界任何地方的人实时聊天,在社交平台上和各种明星大腕保持互动,所以新科技趋势下阶级鸿沟必然会消除。
                          而在《北京折叠》里我们看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北京完全可以使用全自动垃圾处理系统,但为了让老刀们生存下去,还是保留了垃圾工的岗位,至少让他们能有口饭吃。这里最大的悲剧是,未来的穷人自始至终没有被社会剥削,而且他们创造不出任何价值,无法主动参与社会经济的运作,只能统统被“折叠”到晚上,尽量减少对社会的资源消耗。
                          所以我们惊讶地发现,科技越发达,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但没缩小,反而比过去更加无法跨越:优秀的人会用互联网迭代升级自己的知识,利用各种高效工具把不会的人甩开;从事简单重复性劳动的人则活得越来越吃力,不仅过不上有尊严有意义的生活,反而被时代的车轮越甩越远。在这里并没有阶级之间的冲突对立,各空间的区分从价值观的差异开始分化,最终形成物理层面的彻底隔绝,这才是对未来社会残酷性的真实投射和隐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5-20 21: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