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随着最后一批“贵客”安全抵达首都博物馆库房,即将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开幕的《美·好·中华》展览的360余件(套)文物已经从全国21个省区市聚齐。未来几天,经过点校、拍照等环节后,这些文物将有序进入展厅,为观众讲述中华美好。这也是今年本市展览界的重头戏。
市文物局发布消息:此次参展文物是从全国49家单位调拨的,主要是从近20年来每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中遴选出来的,年代从史前跨越到明清时期。其中八成以上从未到过北京,有些文物甚至是第一次离开故土。
昨日,记者探访了此次展览的文物开箱过程。
展品涵盖史前至明清
“我们从去年春节开始甄选文物,粗略筛选了大约800件,之后到各地去一件一件地精挑。准入门槛,就是美!”首博文物库房里,展览承办方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策展人戴鹏伦介绍,所有展品都是被装在特定的囊匣里,小心翼翼地从全国各地运来,每一件开箱时都需要文物保管部门和首博工作人员在场,测量、拍照,确认无误后才能摆进展柜。
进入展厅,中华的美好将分成史前、夏商周、汉唐、宋元明清四个时期来展示。“观众逐一走过360余件文物,就可以看到美学发展历程与中华文明发展规律融为一体的过程。”展览策展人冯好说,“我们希望在诠释美学流变的同时揭示美学现象背后蕴含的文化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
与以往的文物展相比,《美·好·中华》展览的美几乎体现在每一个角落。在展览大纲上,每一个展览部分的标题都取自古代典籍:
史前时期,道法自然,美来自于自然。“年纪最大的一批展品里含有一枚骨针,意味着当时人们开始穿着服饰,有了更多美的追求”。
夏商周,天地之道。以礼制为核心的秩序对当时乃至后世审美潮流产生深远影响,对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来的文化认同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时期,依类象形的汉字逐渐成熟,6组件文物将在这一区域展示汉字的美”。
汉唐,保合太和。从秦代到五代,政权分合、多民族融入,美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融合升华。被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的佛光寺一隅在展厅重现,南北方民族特色的文物齐聚。
宋元明清,和合能谐。95件(套)文物中,有一批是与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的文物。
“展览并未设计尾声,象征着中华审美延续至今,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没有终点。”冯好介绍。
12件“最美”藏品领衔
首博策展人李丹丹去年设计了首博的《妇好展》,对于这一次展览设计,她想法挺多:“我们要做一条长长的走廊,仿佛一条时空纽带,将观众从展厅入口直接引入展厅中间,一路上会通过一些透视的方法,让观众看到展厅内的一些场景,领略史前古朴的美,看到南方独有的秀美,领略北方豪迈的壮美。”
在这条长廊上,还将展出12件“最美”文物。“每一件文物代表一个朝代人们对美好的认知。”冯好手里有一份“最美”初选名单,河南省三门峡出土的彩陶盆、湖北随州出土的方盖鼎、秦始皇陵出土的铜雁、辽宁出土的双鹿纹金牌饰等均已入围。“也有一些朝代竞争很激烈,因为美好的东西太多了。”
精绝国故址勾花皮鞋上展
本次展览参展文物涉及21个省区市49家单位的360余件(套)文物。这些文物主要是从近20年来历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中遴选出来的,还辅有少数未获得“十大”的重要发现。
梳理这些文物,一批与帝王有关。“海昏侯刘贺墓葬里夺目的金子这次没有来,我们选择了4件其他文物。”李丹丹说,“秦始皇陵选择了一件铜雁,一比一的比例,栩栩如生。隋炀帝墓出土的蹀躞(dié xiè)金玉带和曹操墓出土的石牌,都将在展厅出现。”
市文物局发布消息:此次参展文物是从全国49家单位调拨的,主要是从近20年来每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中遴选出来的,年代从史前跨越到明清时期。其中八成以上从未到过北京,有些文物甚至是第一次离开故土。
昨日,记者探访了此次展览的文物开箱过程。
展品涵盖史前至明清
“我们从去年春节开始甄选文物,粗略筛选了大约800件,之后到各地去一件一件地精挑。准入门槛,就是美!”首博文物库房里,展览承办方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策展人戴鹏伦介绍,所有展品都是被装在特定的囊匣里,小心翼翼地从全国各地运来,每一件开箱时都需要文物保管部门和首博工作人员在场,测量、拍照,确认无误后才能摆进展柜。
进入展厅,中华的美好将分成史前、夏商周、汉唐、宋元明清四个时期来展示。“观众逐一走过360余件文物,就可以看到美学发展历程与中华文明发展规律融为一体的过程。”展览策展人冯好说,“我们希望在诠释美学流变的同时揭示美学现象背后蕴含的文化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
与以往的文物展相比,《美·好·中华》展览的美几乎体现在每一个角落。在展览大纲上,每一个展览部分的标题都取自古代典籍:
史前时期,道法自然,美来自于自然。“年纪最大的一批展品里含有一枚骨针,意味着当时人们开始穿着服饰,有了更多美的追求”。
夏商周,天地之道。以礼制为核心的秩序对当时乃至后世审美潮流产生深远影响,对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来的文化认同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时期,依类象形的汉字逐渐成熟,6组件文物将在这一区域展示汉字的美”。
汉唐,保合太和。从秦代到五代,政权分合、多民族融入,美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融合升华。被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的佛光寺一隅在展厅重现,南北方民族特色的文物齐聚。
宋元明清,和合能谐。95件(套)文物中,有一批是与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的文物。
“展览并未设计尾声,象征着中华审美延续至今,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没有终点。”冯好介绍。
12件“最美”藏品领衔
首博策展人李丹丹去年设计了首博的《妇好展》,对于这一次展览设计,她想法挺多:“我们要做一条长长的走廊,仿佛一条时空纽带,将观众从展厅入口直接引入展厅中间,一路上会通过一些透视的方法,让观众看到展厅内的一些场景,领略史前古朴的美,看到南方独有的秀美,领略北方豪迈的壮美。”
在这条长廊上,还将展出12件“最美”文物。“每一件文物代表一个朝代人们对美好的认知。”冯好手里有一份“最美”初选名单,河南省三门峡出土的彩陶盆、湖北随州出土的方盖鼎、秦始皇陵出土的铜雁、辽宁出土的双鹿纹金牌饰等均已入围。“也有一些朝代竞争很激烈,因为美好的东西太多了。”
精绝国故址勾花皮鞋上展
本次展览参展文物涉及21个省区市49家单位的360余件(套)文物。这些文物主要是从近20年来历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中遴选出来的,还辅有少数未获得“十大”的重要发现。
梳理这些文物,一批与帝王有关。“海昏侯刘贺墓葬里夺目的金子这次没有来,我们选择了4件其他文物。”李丹丹说,“秦始皇陵选择了一件铜雁,一比一的比例,栩栩如生。隋炀帝墓出土的蹀躞(dié xiè)金玉带和曹操墓出土的石牌,都将在展厅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