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秋狝过后,本该平静的皇家围场未得几日休养,便被接二连三的来客扰乱平静。这日天色阴霾、风卷不止,近处猎场上的风威压得满地野草或伏倒、或瑟缩,而那些被困在远处清冷山谷间的怒风则不停撞击山壁、发狂咆哮。这本不是狩猎出行的好天气,各路野兽也都隐匿踪迹,可这时,猎场的南边却响起了一阵马蹄纵横之声,踏破风声,直冲茂林而去。
看那来人骑着一群精挑细选的烈马,个个衣着鲜亮、身姿挺拔,为首的清俊面若冠玉、眸如星辰,若放在平日里,定是位儒雅公子,可此时他眉锁阴云、双眼如鹰,微微前倾的脊背与鼓起的衣袖仿若围场天边那片渐渐逼来的阴云。而他的坐骑本就如电狂奔,但他却依旧不时甩动缰绳、策马疾行。
眼看着为首的公子渐渐脱离部队,与之隔出两匹马的距离,一直紧随其身后的一名青年顶着狂风叫道:“阿直!慢一些!”
那被唤作阿直的公子却不闻不问,依旧我行我素。随行几人不由面面相觑,偶有几人面露厌恶之意。待得要进入茂林之时,众人纷纷拉紧缰绳、放慢速度,而那公子却似道疾风般闯入林中,转瞬失去了踪影。
方才那呼唤的青年立即道:“你们各自玩耍去。我去找找阿直,以免他莽撞出事。”
众人便各自散去,留下两人自愿陪这青年。几人且行且看,见林中萧瑟一片,毫无半点阿直与野兽的踪迹,惟有耳边刮着的无形风。
一面容略显稚嫩的少年抬头望了望天,不禁微微撅起嘴来,一甩马鞭,没好气道:“这天气,连个鬼都没得打!早知听我娘的,不随沈哥出来任性。家里有吃有喝,总比在这山头里连口水也喝不到的好!”
两人早也习惯他多抱怨,青年只微笑不语,而他身旁的高挑公子则漫不经心地环视四周。沉吟一阵,那年少自觉尴尬,挠挠鼻子,又牵起话头:“话说,为何每次出来都不见允和哥?这个月,算上这回,咱们已有四回来这猎场。允和哥就算忙,也不见得日日都忙吧?难不成他娶了沈哥,没几日便腻了味儿、后悔了?”
那青年旁边的高挑公子终于忍不住飞了这年少一眼,慢悠悠道:“总是你话多。允和若在此处,再忙也先撕烂你这破嘴。”
那年少不忿地努努嘴,又道:“允和哥才不似你这般凶残!难怪就算他癖好特殊,娶沈哥都不娶你!”
高挑公子气结道:“你!”
青年忙道:“好了好了,”转向那年少道,“小仲,不许胡说你二哥和允和。”
三人便不说话,继续走了一段,只听那青年忽低低地道:“确实有些异常。”
两人一听,顿时眼露精光,不由得竖起耳朵凑过头来。
青年见二人这般好奇,忙道:“不好说,不好说。”他见二人纷纷泄气,便道:“你们多少也知道个中缘由。阿直和允和,本就是陛下强许的亲事。两个男子,总少不了惹人非议。若是两厢情愿也就罢了,阿直的心意,你们又不是不知道……”
高挑公子闻言,便沉默不语,可那年少又不依不舍追问道:“啊?什么?沈哥还心有所属吗?那允和哥岂不是……”
青年忙道:“好了,别说了。”
三人便又安静前行,可气氛却变得有些沉重。直到行到一处溪水处,三人下马休息。那叫小仲的少年终于有一处玩耍,不知不觉间便沿着溪水走远了。那青年与高挑公子跟在他身后牵马慢行,这时两人看见小仲停下脚步,捡起溪边几块石子,打起了水漂。
那高挑公子忽然感慨道:“大将军在前线保家卫国,才有我等在此处为了些儿女情长整日来这山野闲晃,呵!”
他一声冷笑,最终化作嘴边一声无声长叹。
那青年便宽慰道:“建之,人人都有身不由己。”
那公子道:“我并非怪罪阿直什么。他一心追逐大将军,如今却被一道圣命困在允和的府邸,他的苦楚并不比我少。”
青年道:“你与阿直,均是有傲骨之人,大将军亦是如此。可从古至今,被压低了头的人有多少?真如大将军那般自在遨游的人又有多少?与其愤然于世道、于皇命,倒不若韬光养晦。”
“是不错!”那公子的声调蓦然拔高了不少,“韬光养晦的道理人人都懂。可我最怕,是分不清沉沦,日久便无法自主。”
那青年忽然笑道:“你最近怎和阿直越发相似了?难不成你也有什么求而不得的事情?”
那公子慨然道:“我只是不想成为第二个阿直。”
青年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微微笑道:“我无法说些什么,若是你以后真有难处,来找我便可。”
那公子斜了他一眼,道:“找你去打猎?”
两人说罢,便纷纷大笑起来。远处的小仲听见二人的笑声,却忽站起身来,继而回头冲着二人叫道:“二哥、少明哥!沈哥在那里!”
两人赶上前来时,沈衍直正骑马走过小溪,翻身下马,此时他的神情已缓和了许多,一双眼眸恢复了往日的柔和沉敛,面带歉意地避过三人的视线,低声道:“对不住大家。”
徐建之连忙给他垫起台阶:“阿直总是见外。你去了这么久,怎还两手空空?看来成了亲,武艺也荒废了。”
沈衍直还未说话,小仲便呛声道:“哥,你还说别人!你不也两手空空么?方才我还看你在那儿捡石头玩,真丢人!”
沈衍直见这兄弟俩如往日一般斗嘴玩闹,仿佛昨日重现,近日来的郁气瞬间消散了大半。这大气一出,忽觉头重脚轻,四下无处着力,微微眩晕间已往后跌撞了两步,脊背直撞在马背上才稳住了手脚。徐家兄弟正在吵闹,不曾发现他的异样,而崔少明却立即发现他面有异样,忙扶住他的手臂,轻声道:“阿直,你有何不适?”
沈衍直的脸色已有些发白,双腿也阵阵发软,顿了好一阵,才缓过劲来,轻轻按下崔少明的手,微笑道:“怕是刚刚骑得太快,现在腿有些发软,坐一会儿便好。”
几人便连忙扶他到一旁的山石上坐下。一行人来得匆忙,而沈衍直又是临时起意,因而并未带上坐具。好在几人并未什么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崔少明陪着沈衍直坐在石上,徐家兄弟干脆席地而坐。徐建之取出酒囊,几人分饮了几口,顿时身上又有了暖意。
四人沿着溪水走走歇歇,竟也走了大半时辰,还未走到溪水源头,便停下抓了几只野兔,徐建之甚至脱了鞋袜下河捉鱼。崔少明见沈衍直站在溪边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拨弄着手里的柴火,道:“阿直,你别下去,过来烤一烤火。”
沈衍直一边应着好,一边听着徐建之叫着“好大一条!”,转眼也去了鞋袜踏入水中。崔少明一边摇首,一边盯着小仲生火,不一会儿便听那边传来两人的笑声与哗哗不规律的水声。
此时阴云消散,露出身后那金黄的日光,照在几人休息的草地上。沈衍直与徐建之拨起的水花飞跃成七彩珍珠,倾洒而下,没入草中又没了踪迹。而沈徐二人虽是衣发尽湿,但抚掌大笑,阴霾不再,玩兴过后,便背靠背坐在岸上打理仪容,宛如幼时一般。
几人兴味正浓之际,对面树林里忽然传来一阵马蹄之声,定睛一看,便见几人纵马远远而来。为首一人,身姿挺拔,于马上亦稳如平地,神情模样,顿使崔徐二人心中咯噔一跳。就听小仲脱口叫道:“大将军?”
三人顿时面面相觑,望向沈衍直时,便见他直直盯着前方,双眸发亮,双拳微微握紧。可待来人近了,崔徐二人却都松了一口气,小仲也兴奋地挥手叫道:“允和哥!在这里!”
二人再看沈衍直时,他便眉头紧锁、面色阴沉,匆匆拾起地上的衣物,一声不吭地走向一旁的马匹。
来人还能是谁?便是几人口中沈衍直的夫婿、当今陛下的亲亲外甥、清平长公主的独子--祁允和是也。这陛下的亲外甥,自然也是仪表堂堂,平日里往那儿一站,也是个威风八面的人物,又早早被陛下赐了爵位,正是这辈子顺风顺水,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正如三人见他纵马而来,眉间微锁、目光微挑、薄唇微抿、头颅微扬,那叫一个神情倨傲,一看便是个不好得罪的主。而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沈衍直身旁的朋友自然不太喜欢这个面目冷峻、头衔特长的贵公子,惟有小仲却与他意外亲近。
等祁允和下得马来,小仲叫着允和哥,而崔徐二人却行了礼,叫了声“祁小王爷”,远远站在一旁。祁允和只来得及与他们颔首示意,加上他那冷若冰霜的神情,顿让三人生出了“带坏沈衍直都是我的错”的念头。
眼见沈衍直要上马,祁允和抱着个包袱,匆匆赶上前来,叠声叫道:“衍直,等一等!衍直!”
可两人之间隔着溪流,祁允和一下停住了脚步,可这时沈衍直一翻身上马,眼看就要策马而去。三人便见他低头看了眼溪水,着着鞋袜一脚迈入水中。眼看那金丝银绸就这般泡在水中,徐建之都忍不住心疼地啧了两声。
沈衍直见他涉水而来,亦是一惊,不自觉叫道:“别过来!”
祁允和急忙停住脚步,就这般站在水中,不进不退。此时沈衍直坐在马上,祁允和站在溪里,两岸边分别站着沈衍直的朋友与祁允和的仆从。沈衍直顿觉颜面尽失,怒视着祁允和,低声怒斥道:“快回去!”
祁允和却丝毫不见方才的倨傲之情,只托着手里的包袱,双眸一亮一亮地望着马上的沈衍直,轻声道:“今日风大,你出来得匆忙。把衣裳拿去,我马上就回去。”
沈衍直却咽不下这口恶气,半晌也不曾答话,坐在马上把头别向一旁。他不说话,崔徐几人便慢慢挪上前来,崔少明先道:“小王爷,您先上来。您要给衍直东西,也得上来再给他呀。”
徐建之又道:“阿直,你快下来。你看你衣服都湿了,小王爷给你送来,你还不快换上?”
哪知,祁允和瞟了崔少明一眼,不动;沈衍直回头看了徐建之一眼,也不动。
崔少明&徐建之:……
几人僵持之时,忽听前方有说笑声传来。两人一听有人来了,立即一个拽下沈衍直,一个拉上祁允和,刚刚站稳脚步,就听远处有人叫道:“崔兄!原来你们在这里!”
众人集合之后,几人以为沈衍直起码会装装样子,哪知他的神情愈发冷峻,几人围在一处烤火,他便一声不吭,还与祁允和隔出好大一段距离。小仲见两人之间有好大空位,顿时一叠脚,坐在两人之间,竟还说了声:“好宽敞啊!”
徐建之:“缺心眼儿。”
秋狝过后,本该平静的皇家围场未得几日休养,便被接二连三的来客扰乱平静。这日天色阴霾、风卷不止,近处猎场上的风威压得满地野草或伏倒、或瑟缩,而那些被困在远处清冷山谷间的怒风则不停撞击山壁、发狂咆哮。这本不是狩猎出行的好天气,各路野兽也都隐匿踪迹,可这时,猎场的南边却响起了一阵马蹄纵横之声,踏破风声,直冲茂林而去。
看那来人骑着一群精挑细选的烈马,个个衣着鲜亮、身姿挺拔,为首的清俊面若冠玉、眸如星辰,若放在平日里,定是位儒雅公子,可此时他眉锁阴云、双眼如鹰,微微前倾的脊背与鼓起的衣袖仿若围场天边那片渐渐逼来的阴云。而他的坐骑本就如电狂奔,但他却依旧不时甩动缰绳、策马疾行。
眼看着为首的公子渐渐脱离部队,与之隔出两匹马的距离,一直紧随其身后的一名青年顶着狂风叫道:“阿直!慢一些!”
那被唤作阿直的公子却不闻不问,依旧我行我素。随行几人不由面面相觑,偶有几人面露厌恶之意。待得要进入茂林之时,众人纷纷拉紧缰绳、放慢速度,而那公子却似道疾风般闯入林中,转瞬失去了踪影。
方才那呼唤的青年立即道:“你们各自玩耍去。我去找找阿直,以免他莽撞出事。”
众人便各自散去,留下两人自愿陪这青年。几人且行且看,见林中萧瑟一片,毫无半点阿直与野兽的踪迹,惟有耳边刮着的无形风。
一面容略显稚嫩的少年抬头望了望天,不禁微微撅起嘴来,一甩马鞭,没好气道:“这天气,连个鬼都没得打!早知听我娘的,不随沈哥出来任性。家里有吃有喝,总比在这山头里连口水也喝不到的好!”
两人早也习惯他多抱怨,青年只微笑不语,而他身旁的高挑公子则漫不经心地环视四周。沉吟一阵,那年少自觉尴尬,挠挠鼻子,又牵起话头:“话说,为何每次出来都不见允和哥?这个月,算上这回,咱们已有四回来这猎场。允和哥就算忙,也不见得日日都忙吧?难不成他娶了沈哥,没几日便腻了味儿、后悔了?”
那青年旁边的高挑公子终于忍不住飞了这年少一眼,慢悠悠道:“总是你话多。允和若在此处,再忙也先撕烂你这破嘴。”
那年少不忿地努努嘴,又道:“允和哥才不似你这般凶残!难怪就算他癖好特殊,娶沈哥都不娶你!”
高挑公子气结道:“你!”
青年忙道:“好了好了,”转向那年少道,“小仲,不许胡说你二哥和允和。”
三人便不说话,继续走了一段,只听那青年忽低低地道:“确实有些异常。”
两人一听,顿时眼露精光,不由得竖起耳朵凑过头来。
青年见二人这般好奇,忙道:“不好说,不好说。”他见二人纷纷泄气,便道:“你们多少也知道个中缘由。阿直和允和,本就是陛下强许的亲事。两个男子,总少不了惹人非议。若是两厢情愿也就罢了,阿直的心意,你们又不是不知道……”
高挑公子闻言,便沉默不语,可那年少又不依不舍追问道:“啊?什么?沈哥还心有所属吗?那允和哥岂不是……”
青年忙道:“好了,别说了。”
三人便又安静前行,可气氛却变得有些沉重。直到行到一处溪水处,三人下马休息。那叫小仲的少年终于有一处玩耍,不知不觉间便沿着溪水走远了。那青年与高挑公子跟在他身后牵马慢行,这时两人看见小仲停下脚步,捡起溪边几块石子,打起了水漂。
那高挑公子忽然感慨道:“大将军在前线保家卫国,才有我等在此处为了些儿女情长整日来这山野闲晃,呵!”
他一声冷笑,最终化作嘴边一声无声长叹。
那青年便宽慰道:“建之,人人都有身不由己。”
那公子道:“我并非怪罪阿直什么。他一心追逐大将军,如今却被一道圣命困在允和的府邸,他的苦楚并不比我少。”
青年道:“你与阿直,均是有傲骨之人,大将军亦是如此。可从古至今,被压低了头的人有多少?真如大将军那般自在遨游的人又有多少?与其愤然于世道、于皇命,倒不若韬光养晦。”
“是不错!”那公子的声调蓦然拔高了不少,“韬光养晦的道理人人都懂。可我最怕,是分不清沉沦,日久便无法自主。”
那青年忽然笑道:“你最近怎和阿直越发相似了?难不成你也有什么求而不得的事情?”
那公子慨然道:“我只是不想成为第二个阿直。”
青年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微微笑道:“我无法说些什么,若是你以后真有难处,来找我便可。”
那公子斜了他一眼,道:“找你去打猎?”
两人说罢,便纷纷大笑起来。远处的小仲听见二人的笑声,却忽站起身来,继而回头冲着二人叫道:“二哥、少明哥!沈哥在那里!”
两人赶上前来时,沈衍直正骑马走过小溪,翻身下马,此时他的神情已缓和了许多,一双眼眸恢复了往日的柔和沉敛,面带歉意地避过三人的视线,低声道:“对不住大家。”
徐建之连忙给他垫起台阶:“阿直总是见外。你去了这么久,怎还两手空空?看来成了亲,武艺也荒废了。”
沈衍直还未说话,小仲便呛声道:“哥,你还说别人!你不也两手空空么?方才我还看你在那儿捡石头玩,真丢人!”
沈衍直见这兄弟俩如往日一般斗嘴玩闹,仿佛昨日重现,近日来的郁气瞬间消散了大半。这大气一出,忽觉头重脚轻,四下无处着力,微微眩晕间已往后跌撞了两步,脊背直撞在马背上才稳住了手脚。徐家兄弟正在吵闹,不曾发现他的异样,而崔少明却立即发现他面有异样,忙扶住他的手臂,轻声道:“阿直,你有何不适?”
沈衍直的脸色已有些发白,双腿也阵阵发软,顿了好一阵,才缓过劲来,轻轻按下崔少明的手,微笑道:“怕是刚刚骑得太快,现在腿有些发软,坐一会儿便好。”
几人便连忙扶他到一旁的山石上坐下。一行人来得匆忙,而沈衍直又是临时起意,因而并未带上坐具。好在几人并未什么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崔少明陪着沈衍直坐在石上,徐家兄弟干脆席地而坐。徐建之取出酒囊,几人分饮了几口,顿时身上又有了暖意。
四人沿着溪水走走歇歇,竟也走了大半时辰,还未走到溪水源头,便停下抓了几只野兔,徐建之甚至脱了鞋袜下河捉鱼。崔少明见沈衍直站在溪边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拨弄着手里的柴火,道:“阿直,你别下去,过来烤一烤火。”
沈衍直一边应着好,一边听着徐建之叫着“好大一条!”,转眼也去了鞋袜踏入水中。崔少明一边摇首,一边盯着小仲生火,不一会儿便听那边传来两人的笑声与哗哗不规律的水声。
此时阴云消散,露出身后那金黄的日光,照在几人休息的草地上。沈衍直与徐建之拨起的水花飞跃成七彩珍珠,倾洒而下,没入草中又没了踪迹。而沈徐二人虽是衣发尽湿,但抚掌大笑,阴霾不再,玩兴过后,便背靠背坐在岸上打理仪容,宛如幼时一般。
几人兴味正浓之际,对面树林里忽然传来一阵马蹄之声,定睛一看,便见几人纵马远远而来。为首一人,身姿挺拔,于马上亦稳如平地,神情模样,顿使崔徐二人心中咯噔一跳。就听小仲脱口叫道:“大将军?”
三人顿时面面相觑,望向沈衍直时,便见他直直盯着前方,双眸发亮,双拳微微握紧。可待来人近了,崔徐二人却都松了一口气,小仲也兴奋地挥手叫道:“允和哥!在这里!”
二人再看沈衍直时,他便眉头紧锁、面色阴沉,匆匆拾起地上的衣物,一声不吭地走向一旁的马匹。
来人还能是谁?便是几人口中沈衍直的夫婿、当今陛下的亲亲外甥、清平长公主的独子--祁允和是也。这陛下的亲外甥,自然也是仪表堂堂,平日里往那儿一站,也是个威风八面的人物,又早早被陛下赐了爵位,正是这辈子顺风顺水,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正如三人见他纵马而来,眉间微锁、目光微挑、薄唇微抿、头颅微扬,那叫一个神情倨傲,一看便是个不好得罪的主。而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沈衍直身旁的朋友自然不太喜欢这个面目冷峻、头衔特长的贵公子,惟有小仲却与他意外亲近。
等祁允和下得马来,小仲叫着允和哥,而崔徐二人却行了礼,叫了声“祁小王爷”,远远站在一旁。祁允和只来得及与他们颔首示意,加上他那冷若冰霜的神情,顿让三人生出了“带坏沈衍直都是我的错”的念头。
眼见沈衍直要上马,祁允和抱着个包袱,匆匆赶上前来,叠声叫道:“衍直,等一等!衍直!”
可两人之间隔着溪流,祁允和一下停住了脚步,可这时沈衍直一翻身上马,眼看就要策马而去。三人便见他低头看了眼溪水,着着鞋袜一脚迈入水中。眼看那金丝银绸就这般泡在水中,徐建之都忍不住心疼地啧了两声。
沈衍直见他涉水而来,亦是一惊,不自觉叫道:“别过来!”
祁允和急忙停住脚步,就这般站在水中,不进不退。此时沈衍直坐在马上,祁允和站在溪里,两岸边分别站着沈衍直的朋友与祁允和的仆从。沈衍直顿觉颜面尽失,怒视着祁允和,低声怒斥道:“快回去!”
祁允和却丝毫不见方才的倨傲之情,只托着手里的包袱,双眸一亮一亮地望着马上的沈衍直,轻声道:“今日风大,你出来得匆忙。把衣裳拿去,我马上就回去。”
沈衍直却咽不下这口恶气,半晌也不曾答话,坐在马上把头别向一旁。他不说话,崔徐几人便慢慢挪上前来,崔少明先道:“小王爷,您先上来。您要给衍直东西,也得上来再给他呀。”
徐建之又道:“阿直,你快下来。你看你衣服都湿了,小王爷给你送来,你还不快换上?”
哪知,祁允和瞟了崔少明一眼,不动;沈衍直回头看了徐建之一眼,也不动。
崔少明&徐建之:……
几人僵持之时,忽听前方有说笑声传来。两人一听有人来了,立即一个拽下沈衍直,一个拉上祁允和,刚刚站稳脚步,就听远处有人叫道:“崔兄!原来你们在这里!”
众人集合之后,几人以为沈衍直起码会装装样子,哪知他的神情愈发冷峻,几人围在一处烤火,他便一声不吭,还与祁允和隔出好大一段距离。小仲见两人之间有好大空位,顿时一叠脚,坐在两人之间,竟还说了声:“好宽敞啊!”
徐建之:“缺心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