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阳,夏属梁州地,殷属商楚。春秋,归人牂珂,战国属夜郎。秦始皇(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划人巴蜀徼外之地。西汉、东汉,三国蜀、西晋、东晋时期,均属牂珂鄨县地,南朝,鄨县更名,归属毅邑县,隋大业七年(611年)置绥阳县,属明阳郡,绥阳之名由此而来。唐贞观五年为芙蓉县。芙蓉县在今绥阳县旺草镇,即唐朝洋川县和芙蓉县属地。贞观十一年(637年),绥阳县复归夷州,州治绥阳。后置播州,州治绥阳,三百年间,绥阳成为黔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宋置唐之遵义县在绥阳,遵义之名最早在绥阳出现。明万历二十九年以宋代绥阳县旧地置绥阳县,绥阳县属遵义军民府辖。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遵义军民府改名遵义府。民国2年(1913年)绥阳县属黔中道辖县之一。24年(1935年),隶遵义第五行政督察区。1949年11月绥阳解放后,属遵义专员公署,六十年代属遵义地区,1998年属遵义市。
追溯幽深的历史长河,从《水经注•江水》、《寰宇记》、《华阳国志》、《后汉书.西南夷列传》等顺流而觅,诗乡文化源远流长,东汉大教育家尹珍在绥阳旺草设馆讲学达15年,启蒙孕育了诗乡文化,绥阳这片土地有了文明,有了文化、诗歌的种子,诗歌文化传沿至今近2000年历史。
据历史记载,唯一留有记载的绥阳文化启蒙由尹珍入绥设帐讲学始。民国《绥阳县志卷五·选举科贡》记载:“(251页)吾绥在汉为牂牁,隋始设县,唐隶播州,汉儒尹珍教学于辟草莱之初,人民彬彬向化,于黔厥早,故掇巍科登显仕代有其人。”清《遵义府志卷三十三·列传一》记载:“(1042页)《后汉书·西南夷传》:桓帝时,郡人尹珍,自以生于荒裔,不知礼义,乃从汝南许慎、应奉受经书、图纬,学成,还乡里教授,于是南域始有学焉。”又清《遵义府志卷三十三·列传一》记载:“(1043页)不知道真开南中之学,凡属牂牁旧县,无地不可称先师,食乡社。”据史志记载,公元107年,青年时的尹珍到北方学成归来,在绥阳旺草设馆讲学15年,对绥阳文化历史的形成产生了启蒙贡献作用。由于他学术书法声誉渐著,远近慕名求教者甚多,地方官也品评他经术优长,向朝庭推荐,选他入文学科目。从此,他外出游学三年,先后到过遵义、贵阳、印江、铜仁、独山、綦江、曲靖、昭通等地讲学,所到之处无不留下榜书和楹联墨迹。后回正安城北新州场建草堂三间,收生授业。公元153年,汉恒帝永兴元年,尹珍虽古稀之年,却不耻高龄前往武陵拜应奉为师,学习“图纬”两年多,其书法受应奉赞许,向趄庭推荐,任用为尚书承郎,后官至荆州刺史。后尹珍病老辞官,回正安将原学馆更名为“务本堂”,从教到公元166年病逝。 唐代建播州,州治在绥阳,绥阳是黔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无疑这一时期是绥阳以诗歌为主的文化繁育开始和呈现时期。虽然至今史志资料无考,但唐朝诗歌文化影响在绥阳的历史遗迹可考。绥阳人仰慕诗人李白、白居易、陈子昂、柳宗元等,为其建书院、建祠、庙等,唐诗影响的遗迹至今尚存。据清《遵义府志卷十·古迹》记载:“(319页)儒溪书院,在治西二十里大溪源,中祀唐柳宗元。”儒溪书院又名柳氏书院,在黔北颇有影响。唐代很有影响的诗人陈子昂更是与绥阳渊源甚深,据清《遵义府志卷八·坛庙》记载:“(247页)陈子昂祠,在绥阳县西,其裔孙陈昭远建。”又“(248页)附:刘仁臣《祠堂记》昭远陈君,潼川名士,其先系出射洪,以避仇居播。”据清《遵义府志卷八·坛庙》记载:“(251页)白氏庙,在金子坝,祀唐播州刺史白居易《县志》按:非祀香山,乃其子孙移居绥阳时所建香火堂也。即今金山寺。”现今的太白镇,其名据说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到过绥阳,因取其名以纪念。虽然,唐代这些大诗人是否到过绥阳,或是否留居绥阳,无重要的佐证可考,但说明绥阳这一时期对诗人的仰慕之情是情真意切的,也说明从这一时期开始诗歌文化的繁育发展迈出了很大的步伐,为后来诗乡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追溯幽深的历史长河,从《水经注•江水》、《寰宇记》、《华阳国志》、《后汉书.西南夷列传》等顺流而觅,诗乡文化源远流长,东汉大教育家尹珍在绥阳旺草设馆讲学达15年,启蒙孕育了诗乡文化,绥阳这片土地有了文明,有了文化、诗歌的种子,诗歌文化传沿至今近2000年历史。
据历史记载,唯一留有记载的绥阳文化启蒙由尹珍入绥设帐讲学始。民国《绥阳县志卷五·选举科贡》记载:“(251页)吾绥在汉为牂牁,隋始设县,唐隶播州,汉儒尹珍教学于辟草莱之初,人民彬彬向化,于黔厥早,故掇巍科登显仕代有其人。”清《遵义府志卷三十三·列传一》记载:“(1042页)《后汉书·西南夷传》:桓帝时,郡人尹珍,自以生于荒裔,不知礼义,乃从汝南许慎、应奉受经书、图纬,学成,还乡里教授,于是南域始有学焉。”又清《遵义府志卷三十三·列传一》记载:“(1043页)不知道真开南中之学,凡属牂牁旧县,无地不可称先师,食乡社。”据史志记载,公元107年,青年时的尹珍到北方学成归来,在绥阳旺草设馆讲学15年,对绥阳文化历史的形成产生了启蒙贡献作用。由于他学术书法声誉渐著,远近慕名求教者甚多,地方官也品评他经术优长,向朝庭推荐,选他入文学科目。从此,他外出游学三年,先后到过遵义、贵阳、印江、铜仁、独山、綦江、曲靖、昭通等地讲学,所到之处无不留下榜书和楹联墨迹。后回正安城北新州场建草堂三间,收生授业。公元153年,汉恒帝永兴元年,尹珍虽古稀之年,却不耻高龄前往武陵拜应奉为师,学习“图纬”两年多,其书法受应奉赞许,向趄庭推荐,任用为尚书承郎,后官至荆州刺史。后尹珍病老辞官,回正安将原学馆更名为“务本堂”,从教到公元166年病逝。 唐代建播州,州治在绥阳,绥阳是黔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无疑这一时期是绥阳以诗歌为主的文化繁育开始和呈现时期。虽然至今史志资料无考,但唐朝诗歌文化影响在绥阳的历史遗迹可考。绥阳人仰慕诗人李白、白居易、陈子昂、柳宗元等,为其建书院、建祠、庙等,唐诗影响的遗迹至今尚存。据清《遵义府志卷十·古迹》记载:“(319页)儒溪书院,在治西二十里大溪源,中祀唐柳宗元。”儒溪书院又名柳氏书院,在黔北颇有影响。唐代很有影响的诗人陈子昂更是与绥阳渊源甚深,据清《遵义府志卷八·坛庙》记载:“(247页)陈子昂祠,在绥阳县西,其裔孙陈昭远建。”又“(248页)附:刘仁臣《祠堂记》昭远陈君,潼川名士,其先系出射洪,以避仇居播。”据清《遵义府志卷八·坛庙》记载:“(251页)白氏庙,在金子坝,祀唐播州刺史白居易《县志》按:非祀香山,乃其子孙移居绥阳时所建香火堂也。即今金山寺。”现今的太白镇,其名据说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到过绥阳,因取其名以纪念。虽然,唐代这些大诗人是否到过绥阳,或是否留居绥阳,无重要的佐证可考,但说明绥阳这一时期对诗人的仰慕之情是情真意切的,也说明从这一时期开始诗歌文化的繁育发展迈出了很大的步伐,为后来诗乡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