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高陵吧 关注:52贴子:1,959
  • 2回复贴,共1

纪曹操高陵发现及最新研究成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扬子晚报网3月24日讯(记者 张建波)近年来,《鬼吹灯》、《盗墓笔记》等网络小说的风行,在读者中吹起了一股“盗墓风”。在这些小说中,一代枭雄曹操变成了“盗墓”行当的“始祖”。那么,作为肇始者的曹操,他的墓葬又是如何被发现,又是经历了怎样的“盗掘”呢?3月24日,由无锡博物院主办的锡博讲坛——“曹操归来话曹操——纪曹操高陵发现经过及最新研究成果”讲座举行,吸引了众多读者的听讲和关注。记者采访了解到,尽管从专业的考古发掘角度来说,墓葬发掘可能并没有小说那么惊心动魄,但是过程也是相当曲折的,比如作为主讲嘉宾,安阳曹操高陵考古队队长潘伟斌教授当天在讲座中回顾第一次发现“安阳高陵”(以下简称“曹操墓”)的过程,就充满戏剧性。
第一次下去勘察墓穴,人掉进了癞蛤蟆堆里
一直以来,在当今史学界和考古界,对于已经正式命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阳高陵”(俗称“曹操墓”)是否真的是曹操墓,存在着不少争论。


IP属地:上海来自iPad1楼2017-03-26 08:57回复
    不过,作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安阳曹操高陵考古队队长的潘伟斌做客无锡的这次讲座,则是从自身考古发掘的亲身经历分享了很多的所见及其中的有趣经历。其中,有关第一次下到“曹操墓”的经历,过程就特别充满“盗墓风”,很有戏剧性。
    他说,“曹操墓”正式发掘开始于2008年,但前期的发现和初步勘探则早很多,线索来源也很偶然。当时,河南安阳西高穴村的村民在当地一个砖窑厂取土区发现了一个洞,这个洞因为取土导致塌陷而出现。因为当地多有重要墓葬出土,因此相关部门得悉情况后,与其进行了联系。
    到了现场勘探确认后,潘伟斌决定自己先下去看看,于是牵着一根绳子下到了洞内,探到很深的距离。一番深入后,他的脚触到了东西,以为是到了地底,于是松手落足,没想到脚下一松,人踏了空,然后就顺着洞壁滚了下去,过程中手电也丢了。一番慌乱后,确认不再下坠,他赶紧就着洞口的微光摸索,试图找到手电。
    摸索过程中,他突然碰到了一股股冰凉的物体,以为是遇到了蛇,于是就势不动,直到确认无碍后再次摸索终于找到手电,打开一照地面发现,那冰凉的物体居然是一堆堆癞蛤蟆,“当时以为蛇,心想被咬一口就完了,不敢动,上面的人见没动静就不停叫唤,后来发现是癞蛤蟆,真是气死了。”
    不过,他也坦言,当时自己幸亏是滚下去,如果是直接头朝下掉下去,撞到墓墙那就糟了。
    随葬品从礼器从日常灶具都有,“百辟刀”见证曹操“爱子情深”
    虚惊一场之后,潘伟斌发现眼前的发现令人惊讶。原来,他在下面先是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墓葬后室且有两个门,从形制上来说应该是个不小的墓葬,于是让人拿下来摄像机等设备,并在一个大胆的小伙子的帮助下,一路从后室拍到了前室,发现墓门更多。
    在此过程中,他还发现了盗洞但不大,推算盗墓者当时人不多,“当时经过初步的勘察,包括墓葬形制,所用墓砖大小及墓葬的位置,我基本上确认是东汉末年的王侯级的墓葬。在当时,也就是曹操可以享受这个级别。”
    有了这个发现之后,潘伟斌开始了积极的发掘申报工作,通过曲折的过程,到2008年,“曹操墓”的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
    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一个东汉末王侯墓葬的面貌开始更系统的出现,潘伟斌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与曹操相关的物品,而墓葬文物的种类也是不一而足。
    据介绍,在这个巨大的墓葬中,随葬品从礼器到生活用品,从军事装备到文房四宝等各种物件,比如残破的玉圭、云母片的饰品、内衬布料的盔甲片及锈迹斑斑的铁蒺藜和铁镞等,以及各种生活用品,如妆奁、餐勺、灶具等等。还有一些当时专家们都无法辨别的物品,只能临时命名。
    其中,“百辟刀”的发现格外具有人情味。据载,曹操爱子情深,曾经给几个儿子都送了当时的“宝器”——百辟刀,显示出他对儿子们的呵护与关怀备至。而另一些礼器的发现,则为国内研究曹魏时期如何恢复周礼提供了切实的物证。“当时,由于董卓的破坏,国家关于礼制的典籍全部被毁,曹魏要恢复礼制,就请了当时大学问家王粲去做这方面的事情。”
    比较有趣的是,在墓葬中有关曹操的生活用品中,被发现的喝酒用的耳杯足有几十个,而且是各种形制都有,充分说明曹操好饮酒。
    遭遇三次较大规模“盗掘”,随葬品流失相当多
    可惜的是,经历了数次的盗掘,“曹操墓”的随葬品被盗也是非常严重的。潘伟斌说,根据考古发掘及考证,他认为“曹操墓”至少有三次比较大规模地被盗掘和破坏,其中最早的是曹魏之后的西晋晚期,之后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最近的可能就在2005年左右。
    他说,“曹操墓”2008年正式考古发掘之前,当地派出所先后已经抓了四批盗墓贼,所获的墓葬品不少,而那些没被抓到的,显然盗掘得只可能更多。可以说,当时到当地盗发墓葬的很猖獗,有的成群结伙就租住在当地专门收购这些墓葬品,有的盗墓贼为了方便会待在墓穴里几十天,“连巡防队员如果不深入墓穴内部都不一定发现,后来考古发掘时,队员们就在里面发现了很多遗弃的方便面盒。”
    潘伟斌笑言,光看那些盗墓贼用的工具,比如照明设备灯,确实比考古队还要先进。“当时就发现,盗洞很多,不同时代,有的互相贯通了。”
    尽管有争议,潘伟斌坚定认为自己对“曹操墓”的“认定”能站得住脚。未来,他还将依据考古发掘及其过程的种种出版小说,以曹操夫人甑氏的角度讲述不一样的曹操。编辑:乔金玲


    IP属地:上海来自iPad2楼2017-03-26 08:59
    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iPad3楼2017-03-26 09: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