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狂吧 关注:462,134贴子:5,381,609

【科普】一些常见的武器装备相关言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空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3-19 17:51回复
    首先说一下最近吧里出现的什么石墨稀防RPG。。石墨稀防弹插板这东西确实已有,青岛华高墨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石墨稀防弹插板是由石墨稀、铝合金等复合材料构成,在防护面积、防弹等级相同的情况下比陶瓷防弹插板要薄20%和轻20%。
    至于说什么3mm石墨稀防RPG的,吹大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3-19 17:53
    回复
      三楼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3-19 17:53
      回复
        先说一下收集的常见错误或不严谨的言论:
        防弹头盔、防弹衣无用论/无敌论/断肋骨、出内伤论/价格高论/影响机动论/防弹插板整体分散冲击力论。
        大口径机枪弹打断人论/枪打飞人论(包括枪打飞人,射手也会飞)/一枪打倒打死论。
        AK47仿制STG44论/81仿制AK47论/95仿制FAMAS论。
        单手换弹匣论/无托枪换弹匣慢论/自动步枪压制手枪和冲锋枪论。
        达姆弹威力大被国际公约禁用,三八大盖易过穿威力小论/巴雷特反坦克,后座大断肩膀,国际公约禁用论/沙漠之鹰断手论。
        95高基线易打脸论/88狙精度不如M16A4,不是狙击步枪是精确射手步枪(DMR)论/美军和俄军实战视频看不到人也不瞄准就射击论。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3-19 17:55
        收起回复
          防弹头盔、防弹衣无用论/无敌论/断肋骨、出内伤论/价格高论/影响机动论/防弹插板整体分散冲击力论
          首先上一段地摊科普文(注意这段是地摊文!!!!!!!!!!!!!!!!!!!!!!!!!!!!!!!!!!!!!!!):
          别相信电影——子弹击中人体后真实的威力有多大?
          2011-09-22
          无厘有据
          萧梁 http://luo.bo/1003/
          子弹的威力到底有多大,相信绝大多数人对其认识都来自电影,可是电影里的桥段在现实中,是否还那么神奇呢?
          1.胳膊中枪,还能开枪
          电影中常有这样的镜头,中近距离中枪后还生龙活虎,挨了三枪还在那到处晃悠。然后干掉了一位同样挨了两枪的罪犯。
          真实情况下,挨这么一枪。胳膊肯定被打没了,不迅速送到医院。小命也会挂掉。。在200米这样的中近距离内,以AK47为例,即使穿防弹衣。也会被击穿。子弹从前面进,是一个很小的弹孔,但在后方会造成碗口大小的创洞——吃过兰州牛肉拉面吗?看看那碗,就那么大。
          在真实的战争视频中,曾经有这样的情景。一个美军挨了AK47一枪,大腿彻底失去功能。别说走路,下半辈子基本要靠轮椅了。
          胳膊中一枪(不是流弹和擦破皮),马上就会失去战斗能力。
          不过有特例,就是小日本的38大盖。小日本的38大盖因为过于追求射程,子弹设计又不合理。所以被38打一枪,如果不是要害部位。伤口一般都会很小。
          2.防弹衣能防弹吗?
          电影中常有这样的镜头,A同志卧底被拆穿。同伙B马上给他一枪。A同志假装倒地,B同学继续无间。
          现实情况,答案是不能,现在最先进的防弹衣。也不能防中近距离的步枪子弹。在近距离情况下,甚至不能防手枪子弹。尤其是变态的五四手枪和沙漠之鹰。
          而在200米外,防弹衣即使防护子弹。也不能很好地保护战斗人员。高速步枪子弹的冲量之大,没有亲身经历过战斗的人很难想象。
          曾经有位美国士兵因为子弹打中防弹衣后,虽然没击穿防弹衣。但震碎了他的5根肋骨,肋骨碎片插进心脏马上死亡。
          防弹衣更多的是用来防止弹片和流弹。在中近距离下,少数情况下防弹衣有时候反而会导致伤害更加严重。
          所以别以为穿了防弹衣你就牛了,200米内,挨一枪照样完蛋。
          3.头盔
          很遗憾,在中近距离下也不能防弹。在狙击步枪射程内也起不到作用。
          也许有人说那把头盔做厚点,但像前面说的那样。中近距离内的步枪子弹冲量之大,如果正面击中。即使没打穿头盔。也会震断你的颈椎骨。
          4.重炮轰击,大家躲在阵地上或掩体里
          答案是如果你不躲在底下的坑道中,基本会死光。事实上在战场上相当一部分人不是被炮弹弹片直接击中而死,而是被冲击震死。电影中常有这样的镜头,炮弹飞来大家卧倒。炮弹就在身边爆炸。
          然后拍拍土,继续战斗。这样的情景在战斗中基本不可能。以二战的105口径榴弹炮为例。一颗炮弹下去,大半个足球场的人不可能生还。不管你是躲在掩体后还是躺在地上。
          所以大炮才叫战争之王。在苏德战争中,许多德国士兵就是被震死在钢筋混凝土的掩体里面。
          5.人海战术
          电影中的“人海战术”只出现在冷兵器时代,和一战期间(导致人海战术退出历史舞台的是著名的凡尔登绞肉战,因为马克沁重机枪的出现,英法联军在短短一天内,被打死6万人。)
          而现代所谓的人海战术真正的意思是,集中优势兵力攻其劣势兵力。
          在战斗中,解放军部队也从没采用过电影中出现的一大群人聚成堆往前冲的战斗场面。
          在苏德战争时期,曾经有个德军步兵营在营地修整聚成一堆。结果一炮下来,这个营就被取消建制了。
          所以在真实战斗中,都是以战斗队形展开。两人之间大概保持20~50米距离——二战和解放战争中的中国军队也是这么做的。
          6.堵枪眼
          如果要说物理效果的话,真没什么用。即使你丢个沙袋去堵,也会被机枪打得飞出去。
          来自《杭州日报》2011年9月22日
          http://hzdaily.hangzhou.com.cn/hzrb/html/2011-09/22/content_1140170.htm
          我想很多人见过这著名地摊科普文 槽点满满。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3-19 17:56
          收起回复
            无用论:防弹衣不防步枪弹,甚至不防近距离手枪弹→这句话在上个世纪70年代之前还勉强成立,现在……GJB 4300-2002、GA 141-2010、NIJ 0101.06等标准已经划分了防弹衣的不同防弹等级,而且验收距离均不超15m。至于能防什么类型枪弹,见图。
            无敌论:这里并不是指防弹衣防12.7mm重机枪这类(因为试验中的确实有还未实用化),而是指穿了防弹衣就可以像钢铁侠一样随便跑→现在的高等级防弹衣确实能够抵挡相应枪弹多次甚至十几次的射击,但四肢等部位是不受防弹衣的保护的,而且对方又不可能只打目标的胸腹和后背(虽然胸腹被击中概率最高,打头和四肢也相当困难)。而且无论是治安战还是大国战,威胁士兵安全的大多是各种爆炸物产生的破片。虽然防弹衣可以抵挡部分破片,减少士兵伤亡,提高部队战斗力,但总也不能硬挡IDE等各种爆炸物。
            断肋骨、出内伤论:(该言论前提:防弹衣未被击穿)→这种言论见的最多,“隔山打牛”。实际上,防弹衣的防弹原理是可控制地消耗弹头的动能。详细说,防弹层的断裂/碎裂/变形、弹头自身的严重变形、击中时产生的声音和热量都需要消耗弹头的大部分动能。残余动能又基本被缓冲层/背靶吸收,传给人体的动能相当少。
            至于防弹衣未被击穿但穿戴者断肋骨、出内伤,这种案例的确存在,不过这可不是什么动能、冲击力“震”的。如果弹头的动能透过防弹衣传递给人体能“震”出这种伤害,那防弹衣早就因为承受不了这么大动能而被穿透了。
            只有防弹衣过度凹陷严重挤压身体才会发生这种情况,即枪弹侵彻力已经略高于防弹衣的防护能力。此情况通常发生在不合格防弹衣和一些罕见案例中。
            由于防弹衣验收规定对背衬胶泥凹陷有着严格的限制,过度凹陷判定为不合格,所以人穿着合格防弹衣被对应枪弹射击,撑死中弹处淤青,甚至无伤。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3-19 17:57
            收起回复
              价格高论:盐城国泰产NIJ 0101.06 IIIA级软质防弹衣约1200元,NIJ 0101.06 IV级250X300mm碳化硅陶瓷防弹插板约800元(浙江立泰、江西长城等公司的同类产品也高不到哪去。)。软质防弹衣加上两块陶瓷板也就不到3000元,这还不及95式自动步枪的采购价,这贵?而且这只是零售价,军警批量采购价还要低很多。美国产的同类产品要贵一些但也没贵哪去。而且不仅仅有陶瓷防弹插板,还有较为便宜的钢质防弹插板,比如著名的AR500公司的产品。
              影响机动论:做不出战术动作,过重跑不快→如果是空降兵、徒步步兵等这类需要长期携带背囊行军和战斗,特殊情况下缺少载具运输的兵种,那么对于他们来说防弹衣确实很可能影响体力。或者是在热带雨林、沙漠地区等,穿着防弹衣会感觉到非常的不适。但在正常情况下,很难出现这种状况。当今主流军用防弹衣采用软质防弹衣+通用切角型陶瓷防弹插板设计。之所以采用这种设计,是为了方便士兵活动,做出各种战术动作,不至于出现弯腰顶脖子、跃进摔地的尴尬情况。由于士兵自身携带各种装备,通常扔了防弹衣因为自身负重也不能百米冲刺。至于晚1秒就被打的言论……有概率统计吗?
              除此之外,也有些人忽视了防弹衣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改变不同的防护和重量的特点。比如士兵想减负重,而背后有战友掩护,那么他只在防弹衣前面加插一块防弹插板即可。如果士兵只考虑防御破片等不考虑防御直射枪弹,那么无需加插防弹插板只需穿着软质防弹衣即可。如果士兵当前面对的主要威胁是直射枪弹而不是破片,为了穿着更舒适透气,可以只使用软质防弹衣(不加软质防弹内胆)+防弹插板,有条件的部队还可以使用更方便舒适的轻量化携板战术背心。
              顺便说一下龙鳞甲:龙鳞甲在宣称中都够阻挡几十发小口径钢芯普通弹的射击,实际产品确实如此。龙鳞甲的IV级版本SOV-3000由于设计上的问题没有通过美军的测试和NIJ 0101.06验收,而III级版本SOV-2000则允许在市场销售。龙鳞甲的非防弹插板式设计使其穿戴舒适度更好,且拥有更大的III级防护面积,但其250X300mm防护面积就重达2.9kg(而250X300mm III级氧化铝陶瓷防弹插板仅2.4kg,碳化硅陶瓷防弹插板、碳化硼陶瓷防弹插板更轻。),更别说整件防弹衣的重量。由于龙鳞甲过于沉重和价格高昂(5000+美元,是IIIA软质防弹衣+2X III级碳化硅陶瓷防弹插板的5-10倍价格),所以长时间销量惨淡。曾有美军士兵自购龙鳞甲防弹衣,但出于不信任又加插了公发的SAPI碳化硼陶瓷防弹插板。龙鳞甲防弹衣于2011年停产,而研发它的顶峰装甲公司也于2012年破产。
              防弹插板整体分散冲击力论→如果真是这样,依然会造成较严重的二次伤害,而且防弹插板被打一发就废了,不能承受第二发射击,然而防弹衣验收标准中规定防弹插板要承受远不止一发射击。防弹衣/防弹插板的防弹原理在上面不再重复,实际上,防弹插板表面受到动能影响的只有中弹点和周边很小范围,其它表面还是完好无损的。
              至于防弹头盔,防弹原理也和防弹衣差不多。不过由于头骨不像胸腹那样允许轻微凹陷,所以需要一种特殊的设计避免头骨与防弹头盔内壁直接接触,这种设计就是悬挂装置。设计合理的悬挂装置应具有缓冲层,除本身避免头骨与防弹头盔内壁直接接触外,还可减少更多动能传递给头部。所以枪弹未击穿防弹头盔时,防弹头盔的凹陷通常不会伤及头部(钢质防弹头盔除外,因为有些钢质防弹头盔在某些情况能打出很严重的过度凹陷),穿戴者最多软组织重度挫伤,而大多数情况下是仅暂时性耳鸣甚至什么事都没有,不可能断颈骨。据说一战时期有些戴防弹头盔出现未被击穿人断颈骨的案例,那是当时设计不合理的系带套在脖子上,枪弹击中防弹头盔后防弹插板向后运动,带动系带勒断脖子。但自从二战以来套在下巴上的下颚带的普遍采用,这种情况就几乎不复存在。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3-19 17:57
              回复
                有人说.50 BMG?说实话,现在还真没有什么设计上防.50 BMG的防弹头盔,真要打上去,恐怕连头带防弹头盔一起飞了。不过再什么如此,也是不可能出现“防弹头盔未被击穿,人断颈骨”的。
                防弹头盔由于其特殊的外形和重量的限制,不能像防弹衣那样提升防弹等级。当今主流防弹头盔设计上防近距离不同类型的铅芯手枪弹(例:ACH验收使用.44马格南手枪发射的铅芯空尖弹和9X19mm冲锋枪发射的铅芯手枪弹。GK80验收使用64式7.62X17毫米手枪发射的铅芯手枪弹。QGF03验收使用54式7.62X25毫米手枪发射的铅芯手枪弹),只有ECH(美国产品,目前仅在美军部分装备,验收使用AK47/AKM发射的钢芯普通弹)、碳化硅陶瓷防弹头盔(中国山东宝纳产品,验收使用QBZ95发射的钢芯普通弹)等少数防弹头盔能防御近距离发射的一些步枪弹。不过由于防弹头盔的外形和材料,枪弹打上去可能会产生“跳弹”,所以防弹头盔的防护能力通常比同等级软质防弹衣更好。防弹头盔在战斗中的主要作用是防御部分破片和飞起的砖块等小杂物,次要作用是防御有效射程内稍远距离的一些步机枪弹和超过有效射程的一些弹头。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3-19 17:58
                收起回复
                  AK47仿制STG44论/81仿制AK47论/95仿制FAMAS论
                  AK47仿制STG44→由于早已人详细辟谣,这里借用他人链接http://tieba.baidu.com/p/2562403635
                  81仿制AK47论→81式步枪……活塞短行程式,不同于AK47的活塞长行程式,按原理与63式自动步枪、56式半自动步枪接近,且与56式冲锋枪(中国仿AK47第三型)零件基本不通用。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3-19 17:59
                  回复
                    只能说“外形像”。
                    95仿制FAMAS论→这种地摊言论实在不想多提,两者运作原理差别比上面还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3-19 17:59
                    收起回复
                      AK威力比M16大,非常可靠/越战美军扔M16捡AK47论
                      如果说AK47打砖墙、木板一类目标“威力”更大,这似乎没什么问题。但论打钢板、防弹衣,AK47发射的M43弹几乎是军用钢芯步枪弹里侵彻效果最差的了。而AK47打击人体目标,其发射的弹头往往在人体内还未形成最大永久空腔就已过穿人体。而即便是形成最大永久空腔,也不及M16A1发射M193、M16A2发射M855对人体形成的永久空腔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3-19 18:00
                      回复
                        至于可靠性,M16已经改进升级到M16A4,虽然极端可靠性不如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3-19 18:00
                        回复
                          AK47,但也基本够用(不过M16A4有个大槽点:本身枪身过长,枪托还不能折叠和伸缩。)。而以可靠性好著称的AK47,不好好保养,依然可能炸膛或出各种故障。俄军在曾使用AK47时,依然会定期保养,以尽可能排除存在的隐患。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3-19 18:00
                          收起回复
                            一万多一件的三级防护的防弹衣就这点屁功能?我还求个几把生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3-19 18:00
                            收起回复
                              越战美军扔M16捡AK酱47→其实最开始是扔M14……当时M14步枪连发可感后座太大,单发火力不如越军的AK酱47,加上M14在越南的热带雨林里容易出故障,所以出现了部分美军士兵扔M14捡AK酱47的情况。但这种情况并不多,因为使用AK酱47时枪声、射速不同,易吸引友军火力。而更多美军士兵在手中的步枪出故障时是在战友的掩护下或者在坑道里排除故障,也可捡起阵亡战友的步枪继续射击。
                              顺便说一下,AK酱47在195X年停产。现在世界上的“AK酱47”,绝大多数是AKM、56式冲锋枪和各种小作坊生产的劣质产品。而AK酱47的小口径改进型AK74,射击精度大大提高。由于AK74加装高效枪口制退器,可感后座大大降低,说它连发后座没M16A4单发大都不为过。而且连发精度也大大提升,即便是HK416、SCAR这类自动步枪的连发精度也无法与其比拟。不过该枪口制退器也有缺点就是枪口火焰太大,夜间更容易暴露。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3-19 18: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