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汝昌吧 关注:2,291贴子:33,676
  • 3回复贴,共1

【脂雪轩】『红楼』“合作吾家第一书” 周伦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响晴轩续话·
“合作吾家第一书”
周伦玲


1楼2017-02-24 08:50回复
    (一)
      在天津卫与大沽口之间,有一个名曰咸水沽的村镇,我的父亲周汝昌就出生在那个依傍旧海河大湾、七十二沽之列的一户“养大船”的人家里。
      父亲常说“鄙人出身寒微”,曾称自己的家为“寒门”,而且他的父亲——我的爷爷,仅是一名清光绪末年的秀才,这让那些书香门第、仕宦高门听起来,是会笑掉大牙的。过去“卫”里的人看不起“海下人”,像父亲这样的出身、门第,真是难登大雅,寒伧十足。
      有人误以为父亲出身书香门第,那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是那种家庭的风气与境界,从小给了父亲以巨大而深厚的文化艺术熏陶和深厚的传统教育,这种传统延续到伯父、父亲这一辈,可以说是深深影响了他们的一生。
      父亲说过,我们周家并无真正的名家墨宝,但我却发现了周家真正的“至宝”——那就是传统的文学艺术:崇尚诗词曲赋、绵延唱和功夫。从古至今,它既是民间大众的,也是文人雅士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
      (二)
      上世纪40年代的一个夏天,在祖父的藤阴斋里,周氏父子正点检旧藏书画,无意中见到一册《梅道人吴镇仲圭草书墨竹谱》,不觉惊叹激赏。祖父周景颐细细审看时,不禁惊讶其用笔结字,何以与赵松雪之耕织图诗如出一人之手?其左转右掣一力神行,尚有高于松雪处,因此感叹此册藏之虽久,方觉曩昔幼稚,未能领略书中意味。今已知其绝妙风流,逈殊凡笔,洵墨宝也。经考,吴镇,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此册乃晚年笔迹,炉火纯青,几入化矣。
      祖父欣喜无限,先题跋于册首,后又赋诗两首,诗题曰:“癸未立秋之夜雨滌溽暑偶观梅道人之草书心目为之一快爰拟绝句并录稿以志岁月。”其诗云:
    家藏书画本森罗,真品原来无几多。
      唯有嘉兴吴镇墨,风流潇洒老研磨。
      抗简孤高品自纯,笔端书画两通神。
      吴兴未足称专美,尚有梅花一道人。
      “抗简孤高”,是说梅道人为人抗简孤洁,有投以佳纸笔者则欣然就几,若临以权势则不应也。品骨之高已足钦仰,岂独游艺闲情为世所崇拜哉。
      其时,父亲(玉言)以及他的四哥周祜昌(金言),见自己的父亲题句赋诗,两人亦诗兴大发且各显身手,紧随唱和,一时好不热闹。先看四伯父金言的诗句:
      匿迹销声不染尘,寒花绕屋且存身。
      名留画史垂千载,金薤谁知梅道人。
      野鹤孤云任所如,天风吹送下庭除。
      萧条即此成真赏,珍秘何须内府书。
      这末后的二句,由于金言一时苦思不得,而玉言即为之补足余意于是再成一绝:
      玉躞金题都不与,冰魂雪骨自清虚。
      馨香一瓣从君老,不向神仙问起居。
      那父亲玉言岂能袖手旁观、等闲视之,连忙“次金言元韵”,诗曰:
      依稀难步是芳尘,劫后僧塋刦外身。
      七百年重成小劫,独留片纸尚惊人。
      姑射仙肌冰雪如,人间烟火气须除。
      鲜于康里都难数,犹觉吴兴是俗书。
      两首赋罢,父亲意犹未尽而再用韵:
      纸上应弹燹后尘,项玺董跋漫沾身。
      如斯风骨如斯笔,品藻何须赖大人。
      大令涂墙已不如,唐规宋法浪乘除。
      等闲三世无人赏,合作吾家第一书。
      (三)
      祖父周景颐已然有跋题之于册首,父亲周汝昌因就所知亦附志数语于后,内云:
      孙退谷云:世传仲圭好剑术,偶读易乃一意韬晦隐武塘,卖卜又厌而潜迹委巷中,绕屋植梅日哦其间,因号梅道人,后预治扩自题云梅花和尚墓,及兵乱诸墓被伐而独以和尚墓获免,盖元之高隐后世乃以画掩之也。读此令我千载之下想见其为人。今披观其手迹,觉秀逸之气扑人眉宇,自庆墨缘不浅也……
      仲圭笔法绝肖松雪,然非曾见松雪真迹者不能辨。此所谓牝牡骊黄不可与耳食皮相者论耳。康南海谓元人率善草书,虽不知名者亦有可观,想见一时风尚。仲圭此册乃不率意,而愈工者至足宝贵。
      (四)
      披观激赏《梅道人吴镇仲圭草书墨竹谱》后,引起周氏父子联袂题跋赋诗“合作吾家第一书”外还不算完,金言、玉言又翻出明代杰出书画家沈周(石田)的“题梅花和尚之塔”诗:
      梅花空有塔,千载莫欺人。
      草证晋光妙,山遗北苑神。
      断碑犹卧雨,古橡未回春。
    欲致先生奠,秋塘老白蘋。
    四伯父金言次韵和之:
      书流先晋法,妙手出元人。
      身外梅花屋,毫端造化神。
      苍茫七百载,零落一枝春。
      欲效石田咏,高吟愧白蘋。
      父亲玉言次韵之:
      其一
      橡木三椽屋,梅花一道人。
    儃儃胸得意,戢戢笔通神。
    云气秋山远,波光醉李春。
      高风希隔代,千载缅青蘋。
      其二
      尚有高名在,何尝泯若人。
      时将梅意度,图写竹精神。
      稍恨茅斋小,无惭棐几春。
      那当书画舫,一苇泛秋蘋。
      父亲幽默地说:原唱寥寥八句,遂关千古咏题道人之口,腹联结句尤为风怀特绝,后人何能于此外更加一词?玆余兄弟和作,正以爱妙书慕古人情所不能自已,虽明有题诗上头之感亦要效颦学步,博梅花老子石田翁一笑也。
      父亲把对《梅道人吴镇仲圭草书墨竹谱》的评价,以及“合作吾家第一书”之情向徐邦达先生道及,出示并索题,徐先生则慷慨允之,其题诗道:
      恶札名家信所嫌,心怜伪好米公谈。
      橡林何恨风流歇,出世翻身岂姓詹。
      前二句为父亲去信之语,后二语说詹仲和,名僖,明人,善仿梅沙弥之笔,数数见近此也。
      “合作吾家第一书”,虽然只是故事,体现的却是周氏家风。


    2楼2017-02-24 08:57
    回复
      顶顶顶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2-24 12:19
      回复
        喜欢报道周家的消息!顶一下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3-24 09: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