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地狱来,要到天堂去,路过人间※
与活动同时开展的《独白者》连载帖,欢迎来围观~
http://tieba.baidu.com/p/4976241515如果你喜欢该作品,欢迎来支持作者!~
http://product.m.dangdang.com/product.php?pid=24155793《独白者》豆瓣书评: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929098/以下为摘录的豆瓣书评:
1.破除自己的“心中贼”,难吗
作者:遥远的星空(来自豆瓣)
来源: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327248/推理类的小说已经看过不少了,但像《独白者》(第1部)这样精彩的案件推理小说看到得还真是不能算多。有一句古语——“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句话是明代心学大家王阳明在《王阳明全集·与杨仕德薛尚谦书》中说到的。他认为,“山中贼”是指心外的敌人,“心中贼”是指心内的敌人;相比之下,击败心外的敌人容易,击败心内的敌人却很难——这是因为,心内的敌人指的就是内心中那些过度的欲望等,人生最大、最难提防和克服的便是这样的一些“心中贼”。其实,各种各样正当、合理的欲望都是非常正常的,需要担心的是这些欲望不能无限制;正当、合理的欲望一旦越过了边界,就会产生反作用,直接的后果就是会指挥着自己不由自主地做出种种违法乱纪的事情……
向林的《独白者》中,女秘书倪小云就是这样一个被“心中贼”搅得乱了心性与方寸的姑娘,最终收获的只能是自己的悔之晚矣。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实际上,她当时所处的位置已经很不错了,收入也好,而处心积虑地设计了一起离奇车祸。她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老板——车祸的受害者,其实已经看穿了她的这一点——却并没有揭穿,而是也想利用她来达到自己自杀的目的,因为女秘书倪小云的老板——首富阚四通已经无法忍受长达十年的抑郁症的折磨了!无论是倪小云还是阚四通,内心中都有一个心魔。倪小云追求的是财富、地位,以及对老板对她身心的折磨的一种报复;而阚四通更是一个睚眦必报的所谓成功人士,财富对于他来说已经只是一种符号、一个不断变化的数字而已,用财富来达到自己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才是他的所谓乐趣!
对于《独白者》中大放异彩的心理学博士沈跃来说,整个案件的破获过程,其实也是他努力克服、战胜自己内心中的那一个“心中贼”的过程。作为世界知名心理学家威尔逊的得意门生,他曾经凭借他神奇的“读心术”——其实就是微表情观察、心理分析等——协助CIA、FBI和美国警方破获过无数大案要案,却也因为他的妻女同样是由于他的心理学破案绝技而死而始终懊恼不已。归国后,沈跃因为解救自己的表示而无意中介入了一起诡异离奇的“首富车祸案”。他却没有想到,这样一起案件的破获过程有可能成为他实现自我拯救的一次良好机会,甚至是那一位协助他破案的女警官康如心,也许会成为他的人生的新篇章的开启者——在《独白者》(第1部)中显然已经有这样的苗头了,不知道在《独白者》(第2部)中会不会成为现实?!
事实上,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心中贼”,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但如何对付“心中贼”,不同的人却会有不同的办法。有的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是凭着下意识在作出选择——不是向左就是向右;有的人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对于如何克服却一时没有找到什么更好的办法……但只要用心去找,最终就一定会找到一种合适的办法来对付自己的“心中贼”——这是非常肯定的。即使一时找不到,也不必灰心丧气,更不能因此而纵容自己,破罐子破摔的思想是绝对不能有的!倪小云和阚四通,就是“破罐子破摔”的典型代表;沈跃呢,也许,女警官康如心会帮助他从不敢直视自己的职业给婚姻和家庭带来的巨大不幸中最终解脱出来——这是最好的一个结果,也会成为心理学天才沈跃的最大幸运!
有“心中贼”并不是一件最可怕的事情,值得关注和重视的,却是一个人会如何来对待自己心中的这一个甚至是更多的“心中贼”!虽然这是很难做好的一件事情,但不能因为它难,就懒得去努力尝试……
2.报复一个人不是让他死,而是让他生不如死
作者:Muffin(来自豆瓣)
来源: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270736/初看《独白者》,被其封面的文案吸引“我从地狱来,要到天堂去,路过人间”,猜想这会是怎样一个变态杀手的故事,但全篇并没有像《心理罪》一般残忍、血腥的犯罪现场描述,而更多的是非常缜密的逻辑推理分析,将读者带入心理学博士沈跃的罪案心理分析的世界。
沈跃,一个优点与缺点非常鲜明的学者,他是个不顾生活与家庭、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心理专家,顶尖的国际级心理学博士,却解不开自己的心结。他将家庭的破碎、死亡归罪于自己的工作,想不明白人与人之间需要的情感交流,貌似只有这样的一个心理怪胎才能抛开一切的情感,冷静的分析出人性的各种阴暗面。一个天才搬的心理学家一定会配个完美的犯罪。我想封面的那句文案“我从地狱来,要到天堂去,路过人间”映衬的就是书中案件的被害者—阚四通。
阚四通的标签都是完美的,一个政企都尊敬的企业家、一个城市的首富、一个人人称赞慈善家、有两个不惹事并有事业心的儿子,有个美貌、贤惠的小娇妻...阚四通的一切都会让人愤慨命运的不公。然而,是的,不完美才有故事,越是优越,越是让人有窥探其真实生活的欲望。阚四通荣耀的光环下是无尽的折磨与无奈,严重的抑郁症让他夜夜无法入睡,偌大的企业,两个各有优势的儿子,让他无法抉择继承人...但,如若只有这些烦恼,那只能说这仅仅是一个的普通人的生活而已,何至于一个心理学博士层层剥丝抽茧的深挖他身边的每个一个人,这样一个名誉、美誉双收的人被杀害,动机是什么?夺权?情杀?还真的是交通意外...
通常,我们憎恨一个人,都会极度的幻想过各种仇人死了的痛快,有时,成长中经历的恨和,通常会随着时间消逝而淡忘或是释怀。但,了解了阚四通之后,不得不感慨,一人个的痛可藏的那么深,释放的又那么彻底和残忍。跟着沈跃的节奏,让我们了解了阚四通屈辱的童年,确实,相比之下,也只能说屈辱而已,当阚四通有反击能力时,他先是将仇人送进牢狱,又将仇人的兄弟推上国土局副局长的职位上,受其控制,并将其有事业抱负的儿子软禁在公司中,使之受尽精神上的折磨,让两代人切身感受到活着比死了还要痛苦的人生。还不只这些,慈善家阚四通将他资助过的孩子,通通纳入自己的公司,并要他们全身心效忠自己.....极其变态的心理正在被沈跃揭开,全书环环相扣,节奏张弛有度,让人不得紧随心理学博士沈跃的分析,立刻想要看透阚四通的真面目,到底是什么样的仇恨,怎样完美的犯罪设计,才能杀死如此深沉、老练的阚四通?
就在沈跃破解了阚四通秘书倪小云作案方法时,沈跃又困惑了,难道阚四通的死真的是阚四通自己设计的吗?倪小云的作案动机还没揭露,又一个人的死指向了更加复杂的方向.....期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