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山螈
Alpine newt
Ichthyosaura alpestris
距上次发营养帖已经很久了,这次介绍的是理纹欧螈(斑纹蝾螈)Triturus mamoratus的近亲——高山螈Ichthyosaura alpestris
经过不断努力,终于从一位德国友人那收得一些高山螈指名亚种的幼体!大多个体现都为陆栖。


该螈原被认为归属于欧螈属Triturus下,也曾被认为归属于Mesotriton下。现重新归类于高山螈属Ichthyosaura,为该属下唯一存活物种。*另一物种为Ichthyosaura randeckensis,已灭绝。曾有人工饲养高山螈二十年的记录,从野外掠食者,栖息地和食物等因素推测该螈在人工饲养下寿命更长。因其美丽的外貌且饲养繁殖简,在国外有尾目爱好者中拥有很高的人气!长期供应于宠物市场上的高山螈均为人工繁殖的CB个体,也曾繁殖出白化高山螈。
白化高山螈指名亚种:

物种描述:高山螈体长一般为8-12cm,高海拔地区发现的个体体长也会比低海拔地区的长,雄性的体形相较雌性来说更小更纤细。与欧螈属相似的是雄性高山螈在繁殖季节也会起冠,不过高山螈的冠比较小。雄螈背部通常是灰蓝色,雌性是米棕色,然而高山螈会因为环境因素或自身健康因素而改变。腹部通常是橙色或红色且无斑点,也有可能是黄色(颜色取决是食物)。陆栖时高山螈体色更深,皮肤更柔软。因亚种繁多,在亚种介绍中会有详细介绍!高山螈蝌蚪孵化初体长为7-8mm,在上岸(变态)前能达4-5cm。幼态持续现象‘Neoteny’也是常见的,如下图。*墨西哥钝口螈,即俗称的六角恐龙是幼体持续的代表之一。
幼态成熟的雌性高山螈:

幼态成熟的雄性高山螈:

高山螈分布广泛,目前认为该螈有11个亚种(有争议),就算是国外的爱好者想收集全也并非易事,最常见的为I. a. alpestris, I. a. apuanus, I. a. cyreni这三亚种。*I. a. apuanus的刚上岸个体(指刚变态的个体)更偏向水栖,而I. a. alpestris,I. a. cyreni的上岸个体更偏向陆栖,下文中会陆续介绍其亚种。
高山螈分布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