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从我记事时起,我父亲就患有严重的的“风心症”,从小就时不时地听到父母对父亲疾病状态的评判和应对措施:夜晚不能平卧睡觉,吃一片“地高辛”;双小腿肿了,吃一片“双氢克尿噻”。甚至,我因为急性支气管炎咳嗽剧烈,父母也可能会自作主张,给我吃上几片“甘草片”或半片“可待因”。确实,无论是我父亲的症状,还是我的问题,真是迎刃而解了。而每当此时,父母就会略带自豪说“咱们也算久病成良医了。”我也由衷地敬佩他们的“医术”。那时,我也相信父母那句“久病成良医”是真理。
然而,随着我做医生工作经历的增加,我发现这句话是错的:久病成良医的“医”不是医生的“医”。
首先,那些所谓“久病成良医”的人不具备成为医生的系统而专业的理论知识。因为作为一名医生,从进入医学院校开始就要接受极为系统繁复的医学训练,而且可能贯穿他的整个职业生涯。正规的医学训练要从了解最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开始,逐渐过渡到深入了解、熟悉乃至掌握有关人体和疾病的多方面知识。而且,作为医学生除了接受掌握上述书本知识的训练,还要接受包括读专业参考书、书写医疗文件、分析临床问题和诊断、掌握治疗疾病知识和方法的训练,更包括临床经验的积累、思维与行为方式的养成等方面的训练。甚至,建立良好医患关系、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也是医学生必须学好的功课。这些系统全面的医学专业知识是一个医生开始其职业生涯之前必须具备的理论基础。无论从哪个角度或立场看,如果不从事医疗工作,这些专业知识就属于“屠龙之术”。实际上,也真没有谁会为了以后医治自己可能患的疾病而先验性地选择系统学习医学知识。即便是接受过正规医学训练的医学生,若毕业后未从事医疗相关职业,或许在三年五年之后,他的医学专业知识也就忘得差不多了。然而,那些所谓“久病成良医”的人们,没有谁是接受过正规的医学训练的,更没有机会从事诊治疾病的临床医学工作,当然也就成不了良医。
尽管有些人或因兴趣所在,或因患病后求治心切,可能相对系统或全面地了解某种疾病的知识,甚至占有比专科医生或专家都丰富的最新进展方面的知识。但是,他们都只是像盲人摸象那样,只摸到自己能摸到的那部分,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不能清晰地认识到相关疾病知识的整体。
其次,所谓“久病成良医”的人也不具备成为医生的实践经验。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在经过在全日制大学系统规范的医学教育之后,还需要按照国家卫生行政管理机构的要求,经过“轮科”或“规培”这样的序列培训,积累了相对扎实的临床见识,再通过按照国家考试标准设置的执业资格的考试,才获得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准入证”。此时,一个医学生才真正地转换身份,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在通过这些程序之后,所有刚入门的医生还要在上级医生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从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入手,逐渐过渡到诊治少见病、疑难病,最终获得独立执业的能力和经验。从进入临床工作开始,这些低年资医生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掌握某种疾病的一般规律和相应临床工作经验。每个医生都是应用从教科书中学到的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来认识病人的症状、体征,运用缜密的逻辑思考和诊断推理来诊断疾病,并按照医学原理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来治疗疾病。在长期的临床工作过程中,医生通过对每种疾病、每个病例的具体诊疗工作积累出各自的经验,掌握每种疾病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情况,并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思维加工,形成自己临床经验的精华,并可能上升到理论高度,成为诊治疾病的准则和指南。一旦达到这样的水平,这样的医生就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了。他们既能合理处置一般病例,也能准确诊断、合理治疗复杂病例,更能有效地解决好危重病例的救治。
而那些所谓“久病成良医”的人只是在观察医生对自己疾病的诊治过程中的一些做法,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结合自己病情的变化规律,努力理解其中的医学原理,指导其医治自己。而对于这些人而言,尽管其疾病的主要表现体现出一般规律性,但也有自身的特殊性,他们就可能将其自身的特殊性当作疾病的一般规律性来认识和理解。若出现不符合他所认定的“一般规律性”的疾病表现,他就可能出现错误的推断:自己的疾病被医生误诊误治了,或者以为又患上另外一种疾病,并为惶惶不安。我曾和对我们医生心存疑虑的患者家属交流过。我说:你读遍全世界的精神病学书籍,也只看过你家这一个患者,我看过的类似病人有成千上万。即使我们刚入职的医生,看过的病人也远比你多。如果你相信那句“久病成良医”,那我“久看”、“久治”就更是良医。因此,把疾病交给医生诊治是最合理的选择,而不要自己去扮演医生的角色。
最后,医患身份不能兼而顾之。医生是医治疾病的主体,其任务是为患者解除病痛,而病人是罹患疾病的主体,是病痛的承受者,其期望是疾病尽快痊愈。这两种身份既不能统一,很多时候还是存在冲突的:医生是按照专业知识认识和理解疾病,会正确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临床综合征和单个症状之间的关系,并按照医学理论分清主次、轻重、缓急来治疗病人。而病人则不具备这样做的可能,往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即使这个病人本身就是医生,他也会受患病后出现的焦虑、悲观情绪影响,不能理性地认识自己的疾病,会高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对预后的估计也会悲观起来,甚至对治疗有非理性的抗拒或挑拣,不能合理选择治疗。当然,医生身份的病人也可能有侥幸心理,低估疾病严重程度、对预后有不理性的期望。特别是医生会因为对疾病和治疗措施的某些风险或副作用的了解或理解,过分追求规避而拒绝合理的治疗。这或许就是中国人说的俗语“医不自医”的道理吧。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之间还是存在着非常巨大的区别,久病更不会成为良医:因为精神疾病患者本身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和急躁的行为方式,甚至其亲属中也常有这些特征,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行为更普遍,而且因为过分担心药物不良反应甚至是豪无根据相信药物有长期“蓄积”的不良反应,更难理性地看待其疾病,也不能理性应对疾病变化和治疗措施。这或许也是精神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不良的重要原因。
归根结底,“久病成良医”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对患者疾病的诊断治疗有百害而无一利。患病后积极就诊,遵从医嘱是最符合患者根本利益或最合理的做法。
作者简介:精神科医生,主任医师。热爱精神卫生事业,关注大众精神健康需求。积35年的勤勉工作和认证学习,在双相情感障碍、强迫症、睡眠障碍等精神障碍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解决很多精神科疑难病例的诊治问题。
然而,随着我做医生工作经历的增加,我发现这句话是错的:久病成良医的“医”不是医生的“医”。
首先,那些所谓“久病成良医”的人不具备成为医生的系统而专业的理论知识。因为作为一名医生,从进入医学院校开始就要接受极为系统繁复的医学训练,而且可能贯穿他的整个职业生涯。正规的医学训练要从了解最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开始,逐渐过渡到深入了解、熟悉乃至掌握有关人体和疾病的多方面知识。而且,作为医学生除了接受掌握上述书本知识的训练,还要接受包括读专业参考书、书写医疗文件、分析临床问题和诊断、掌握治疗疾病知识和方法的训练,更包括临床经验的积累、思维与行为方式的养成等方面的训练。甚至,建立良好医患关系、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也是医学生必须学好的功课。这些系统全面的医学专业知识是一个医生开始其职业生涯之前必须具备的理论基础。无论从哪个角度或立场看,如果不从事医疗工作,这些专业知识就属于“屠龙之术”。实际上,也真没有谁会为了以后医治自己可能患的疾病而先验性地选择系统学习医学知识。即便是接受过正规医学训练的医学生,若毕业后未从事医疗相关职业,或许在三年五年之后,他的医学专业知识也就忘得差不多了。然而,那些所谓“久病成良医”的人们,没有谁是接受过正规的医学训练的,更没有机会从事诊治疾病的临床医学工作,当然也就成不了良医。
尽管有些人或因兴趣所在,或因患病后求治心切,可能相对系统或全面地了解某种疾病的知识,甚至占有比专科医生或专家都丰富的最新进展方面的知识。但是,他们都只是像盲人摸象那样,只摸到自己能摸到的那部分,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不能清晰地认识到相关疾病知识的整体。
其次,所谓“久病成良医”的人也不具备成为医生的实践经验。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在经过在全日制大学系统规范的医学教育之后,还需要按照国家卫生行政管理机构的要求,经过“轮科”或“规培”这样的序列培训,积累了相对扎实的临床见识,再通过按照国家考试标准设置的执业资格的考试,才获得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准入证”。此时,一个医学生才真正地转换身份,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在通过这些程序之后,所有刚入门的医生还要在上级医生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从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入手,逐渐过渡到诊治少见病、疑难病,最终获得独立执业的能力和经验。从进入临床工作开始,这些低年资医生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掌握某种疾病的一般规律和相应临床工作经验。每个医生都是应用从教科书中学到的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来认识病人的症状、体征,运用缜密的逻辑思考和诊断推理来诊断疾病,并按照医学原理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来治疗疾病。在长期的临床工作过程中,医生通过对每种疾病、每个病例的具体诊疗工作积累出各自的经验,掌握每种疾病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情况,并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思维加工,形成自己临床经验的精华,并可能上升到理论高度,成为诊治疾病的准则和指南。一旦达到这样的水平,这样的医生就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了。他们既能合理处置一般病例,也能准确诊断、合理治疗复杂病例,更能有效地解决好危重病例的救治。
而那些所谓“久病成良医”的人只是在观察医生对自己疾病的诊治过程中的一些做法,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结合自己病情的变化规律,努力理解其中的医学原理,指导其医治自己。而对于这些人而言,尽管其疾病的主要表现体现出一般规律性,但也有自身的特殊性,他们就可能将其自身的特殊性当作疾病的一般规律性来认识和理解。若出现不符合他所认定的“一般规律性”的疾病表现,他就可能出现错误的推断:自己的疾病被医生误诊误治了,或者以为又患上另外一种疾病,并为惶惶不安。我曾和对我们医生心存疑虑的患者家属交流过。我说:你读遍全世界的精神病学书籍,也只看过你家这一个患者,我看过的类似病人有成千上万。即使我们刚入职的医生,看过的病人也远比你多。如果你相信那句“久病成良医”,那我“久看”、“久治”就更是良医。因此,把疾病交给医生诊治是最合理的选择,而不要自己去扮演医生的角色。
最后,医患身份不能兼而顾之。医生是医治疾病的主体,其任务是为患者解除病痛,而病人是罹患疾病的主体,是病痛的承受者,其期望是疾病尽快痊愈。这两种身份既不能统一,很多时候还是存在冲突的:医生是按照专业知识认识和理解疾病,会正确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临床综合征和单个症状之间的关系,并按照医学理论分清主次、轻重、缓急来治疗病人。而病人则不具备这样做的可能,往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即使这个病人本身就是医生,他也会受患病后出现的焦虑、悲观情绪影响,不能理性地认识自己的疾病,会高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对预后的估计也会悲观起来,甚至对治疗有非理性的抗拒或挑拣,不能合理选择治疗。当然,医生身份的病人也可能有侥幸心理,低估疾病严重程度、对预后有不理性的期望。特别是医生会因为对疾病和治疗措施的某些风险或副作用的了解或理解,过分追求规避而拒绝合理的治疗。这或许就是中国人说的俗语“医不自医”的道理吧。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之间还是存在着非常巨大的区别,久病更不会成为良医:因为精神疾病患者本身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和急躁的行为方式,甚至其亲属中也常有这些特征,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行为更普遍,而且因为过分担心药物不良反应甚至是豪无根据相信药物有长期“蓄积”的不良反应,更难理性地看待其疾病,也不能理性应对疾病变化和治疗措施。这或许也是精神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不良的重要原因。
归根结底,“久病成良医”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对患者疾病的诊断治疗有百害而无一利。患病后积极就诊,遵从医嘱是最符合患者根本利益或最合理的做法。
作者简介:精神科医生,主任医师。热爱精神卫生事业,关注大众精神健康需求。积35年的勤勉工作和认证学习,在双相情感障碍、强迫症、睡眠障碍等精神障碍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解决很多精神科疑难病例的诊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