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德国最重要的老工业基地,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探索转型之路。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鲁尔区从一个高炉林立的煤钢工业基地,蜕变成一个集电子信息、新式能源、生物医疗、文化教育、休闲创意和旅游服务等于一体的欧洲大都会。当前,鲁尔区的转型仍在进行中。纵观德国鲁尔区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史,管根本、管长远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产业转型增动力
1968年,在北威州政府制定的《鲁尔发展纲要》推动下,煤钢传统产业内部进行技术改造和“关停并转”,为鲁尔区产业转型创造了有利条件。鲁尔区第一次产业转型,依托煤钢资源优势,延长拉伸产业链条,形成了化学化工、机械制造等主要新兴工业部门。同时,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在1979年《鲁尔行动计划》带动下,实施一定的投资补贴政策,引进了一批电子信息、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企业。第二次转型始于1989年。北威州政府启动埃姆舍公园国际建筑展计划,注重生态环境修复和历史文化保护。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鲁尔区形成了以服务和文化为主导的多元化产业门类。目前,在鲁尔区220万的就业大军中,从事服务部门的人员比例高达70%。在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四大专业领域中,医疗管理、物流业就业人数大约分别为23万、16万,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领域约为8万人,化学领域仅为2.5万人。
产业转型增动力
1968年,在北威州政府制定的《鲁尔发展纲要》推动下,煤钢传统产业内部进行技术改造和“关停并转”,为鲁尔区产业转型创造了有利条件。鲁尔区第一次产业转型,依托煤钢资源优势,延长拉伸产业链条,形成了化学化工、机械制造等主要新兴工业部门。同时,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在1979年《鲁尔行动计划》带动下,实施一定的投资补贴政策,引进了一批电子信息、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企业。第二次转型始于1989年。北威州政府启动埃姆舍公园国际建筑展计划,注重生态环境修复和历史文化保护。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鲁尔区形成了以服务和文化为主导的多元化产业门类。目前,在鲁尔区220万的就业大军中,从事服务部门的人员比例高达70%。在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四大专业领域中,医疗管理、物流业就业人数大约分别为23万、16万,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领域约为8万人,化学领域仅为2.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