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为止,海上牧云记的制作都比较让人满意。近日发布的世界观特辑虽然简洁浅显,其中有几个地方却很有意思,虽然挖掘起来有可能已经超出了海上牧云记一部作品的描述范畴,但作为对作品背景的探讨却值得单独拉出来聊聊。
一是贯穿全片的“中国化”之说,作为宣传是恰当的,但作品的内涵却不止于此。
九州这个设定体系虽然是脱胎于“中国本土风格奇幻设定”这个号召,但一直以来并不完全是中国化的,甚至并不完全是东方化的,无论设定还是各位作者的作品中都有不少西方元素。究其原因,应该还是因为九州创作时正值魔戒、龙枪、被遗忘的国度等西方奇幻小说大规模引入,而打着“中国”旗号的玄幻小说也在大行其道,这两种奇幻作品都有鲜明的文化元素符号,但又都已经在写作模式、设定体系、世界面貌等方面被大量文本固化了,缺乏创新的动力和突破口,这就同时成为追求创新的九州作者们反动的对象。于是九州作者们不再拘泥于文化元素符号这种表层现象,而更加注重符号背后的规律,把灵活运用各种规律作为构建九州骨架的主要手段,符号则只是依附在规律骨架上的血肉,是可以随着规律的演进而变化的。
时下“中国风”这种仿古流行文化盛行,无形中推动了海上牧云记往“中国化”这个方向去宣传。但一来今何在的文风比较西方化,但他又是东方风格九州的支持者,用现代思想驾驭传统文化元素是他作品的重要特点,代表作悟空传以西游记为背景却崇尚现代的自由主义思想,便是一个例子。很难用文化元素来概括他的作品。二来海上牧云记的小说题材格局宏大,不仅涉及华族(近似汉族)、蛮族(近似蒙古草原游牧民族),也有相对西方化的羽人和独创性更强、文化特征更难以界定的河络。在海上牧云记所处的九州世界中,这众多种族并不像传统中国文化的世界观那样以华夏为核心,以华夷之辨的方式把异族像藩属、羁縻、蛮夷这样一层层拓展出去,而是摆在同样重要的地位上并行描写、平等互动的。这种多种族、多文明碰撞的精彩和力量超越了过去单薄的“中国or西方”这一命题,也不再拘泥于仿古的题材上,而是以更加现代的视角去构建对世界的认识。
传统中国的文化元素符号是形,现代中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才是神。
中国化又引起了另一点关注,就是端朝的华族化。
海上牧云记里,端朝是由两个蛮族部落建立的,在东陆生活多年后已经华族化了,这在片花的服饰、建筑、礼仪风格中也可见一斑。而挑战端朝的右金部则是后起的强大蛮族部落。纵观历史,游牧民族汉化的过程往往以生产生活方式和经济体系的打破与重建为关键,进而影响到游牧民族政权内部的权力分配和人才选拔、机构职官等一系列政策。特别是由于游牧民族居于汉地而必然采取农耕的生产方式并建立相宜的经济制度,同时又需要维持游牧方式带来的军事优势,因而常常导致部分成员以经济上不利于己的方式保持军事力量为政权服务,进而导致一种特殊的文武对立。这与胡汉对立相复合,成为政权内部的主要矛盾。
海上牧云记一书中,以穆如牧云两部矛盾为着眼点,对这个问题有所表现,但并不深入。苏冰的设定文章荦荦大端虽然补充了很多重要的细节,但还是大多聚焦于帝王家事和王朝争霸,深度上有待挖掘。在政治体系构架的深度方面,应该说北九州的胤朝系统走在了前面。
目前流行的中国风,基本上是以汉族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一套流行文化元素。那么海上牧云记中的中国化元素,是如何与端朝华族化的过程相适宜的,又是如何取舍和变化的,是一个可以探索的地方。如果能做出来,是把设定系统做细做厚并提供更多写作点的一个机会。如果能做好,则不仅仅是一部小说、一个电视剧,而是对中国文化进行发掘的一个亮点。
二是今何在又一次提到“九州只是世界的一部分”,如果电视剧反响好,拉动了九州创作,在开放设定的情况下其实对作者要求更高了。
九州创作之初,三陆只是名为“苍茫”的世界中的一部分。但出于作者精力所限,以及彼时合作写作对滥强的限制,没有开放九州以外地域的写作。
2005年左右,今何在在九州论坛上开设大九州版块,鼓励探索海外世界。但这一时期九州的设定和写作依然采用成文小说向编辑部投稿的模式,论坛上的参与者大多热情有余、功底较弱,收获不佳;少数熟悉九州的人则往往更愿意开发九州的故事,把九州做细做厚。
2007年九州基础设定公益化之后,九州成为一个个互不统属的独立子系统,不再有一个有足够控制力的设定把关团队。即使各个子系统间有设定冲突,也只靠主打作品争取读者认可即可,不再必须修改调和。
而今九州几部电视剧上映,如若成功拉动对九州写作的投入,或有写作与之配合,则有望开创一番新局面。
对于作者来说,如果开发海外世界,如何说服读者这是九州作品?或者说,九州的核心元素是什么?势必需要进行更深入细致的构思。
对于有意合作者来说,如何把可能的出现的九州海外作品与已有的九州世界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自洽且能内部互动的有机整体,而非一个个散碎的独立系统拼贴,也恐怕会在合作模式和作品策划上对主持者提出比九州分家前更高的要求。
世界观特辑中还引用了一些具体的九州设定,在@我是南蛮山水郎 的《从<海牧>一周年世界观特辑说起》一帖中已有讨论,此处只引用链接权作互动,不再复述。
http://tieba.baidu.com/p/4764691466
是为引玉。
一是贯穿全片的“中国化”之说,作为宣传是恰当的,但作品的内涵却不止于此。
九州这个设定体系虽然是脱胎于“中国本土风格奇幻设定”这个号召,但一直以来并不完全是中国化的,甚至并不完全是东方化的,无论设定还是各位作者的作品中都有不少西方元素。究其原因,应该还是因为九州创作时正值魔戒、龙枪、被遗忘的国度等西方奇幻小说大规模引入,而打着“中国”旗号的玄幻小说也在大行其道,这两种奇幻作品都有鲜明的文化元素符号,但又都已经在写作模式、设定体系、世界面貌等方面被大量文本固化了,缺乏创新的动力和突破口,这就同时成为追求创新的九州作者们反动的对象。于是九州作者们不再拘泥于文化元素符号这种表层现象,而更加注重符号背后的规律,把灵活运用各种规律作为构建九州骨架的主要手段,符号则只是依附在规律骨架上的血肉,是可以随着规律的演进而变化的。
时下“中国风”这种仿古流行文化盛行,无形中推动了海上牧云记往“中国化”这个方向去宣传。但一来今何在的文风比较西方化,但他又是东方风格九州的支持者,用现代思想驾驭传统文化元素是他作品的重要特点,代表作悟空传以西游记为背景却崇尚现代的自由主义思想,便是一个例子。很难用文化元素来概括他的作品。二来海上牧云记的小说题材格局宏大,不仅涉及华族(近似汉族)、蛮族(近似蒙古草原游牧民族),也有相对西方化的羽人和独创性更强、文化特征更难以界定的河络。在海上牧云记所处的九州世界中,这众多种族并不像传统中国文化的世界观那样以华夏为核心,以华夷之辨的方式把异族像藩属、羁縻、蛮夷这样一层层拓展出去,而是摆在同样重要的地位上并行描写、平等互动的。这种多种族、多文明碰撞的精彩和力量超越了过去单薄的“中国or西方”这一命题,也不再拘泥于仿古的题材上,而是以更加现代的视角去构建对世界的认识。
传统中国的文化元素符号是形,现代中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才是神。
中国化又引起了另一点关注,就是端朝的华族化。
海上牧云记里,端朝是由两个蛮族部落建立的,在东陆生活多年后已经华族化了,这在片花的服饰、建筑、礼仪风格中也可见一斑。而挑战端朝的右金部则是后起的强大蛮族部落。纵观历史,游牧民族汉化的过程往往以生产生活方式和经济体系的打破与重建为关键,进而影响到游牧民族政权内部的权力分配和人才选拔、机构职官等一系列政策。特别是由于游牧民族居于汉地而必然采取农耕的生产方式并建立相宜的经济制度,同时又需要维持游牧方式带来的军事优势,因而常常导致部分成员以经济上不利于己的方式保持军事力量为政权服务,进而导致一种特殊的文武对立。这与胡汉对立相复合,成为政权内部的主要矛盾。
海上牧云记一书中,以穆如牧云两部矛盾为着眼点,对这个问题有所表现,但并不深入。苏冰的设定文章荦荦大端虽然补充了很多重要的细节,但还是大多聚焦于帝王家事和王朝争霸,深度上有待挖掘。在政治体系构架的深度方面,应该说北九州的胤朝系统走在了前面。
目前流行的中国风,基本上是以汉族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一套流行文化元素。那么海上牧云记中的中国化元素,是如何与端朝华族化的过程相适宜的,又是如何取舍和变化的,是一个可以探索的地方。如果能做出来,是把设定系统做细做厚并提供更多写作点的一个机会。如果能做好,则不仅仅是一部小说、一个电视剧,而是对中国文化进行发掘的一个亮点。
二是今何在又一次提到“九州只是世界的一部分”,如果电视剧反响好,拉动了九州创作,在开放设定的情况下其实对作者要求更高了。
九州创作之初,三陆只是名为“苍茫”的世界中的一部分。但出于作者精力所限,以及彼时合作写作对滥强的限制,没有开放九州以外地域的写作。
2005年左右,今何在在九州论坛上开设大九州版块,鼓励探索海外世界。但这一时期九州的设定和写作依然采用成文小说向编辑部投稿的模式,论坛上的参与者大多热情有余、功底较弱,收获不佳;少数熟悉九州的人则往往更愿意开发九州的故事,把九州做细做厚。
2007年九州基础设定公益化之后,九州成为一个个互不统属的独立子系统,不再有一个有足够控制力的设定把关团队。即使各个子系统间有设定冲突,也只靠主打作品争取读者认可即可,不再必须修改调和。
而今九州几部电视剧上映,如若成功拉动对九州写作的投入,或有写作与之配合,则有望开创一番新局面。
对于作者来说,如果开发海外世界,如何说服读者这是九州作品?或者说,九州的核心元素是什么?势必需要进行更深入细致的构思。
对于有意合作者来说,如何把可能的出现的九州海外作品与已有的九州世界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自洽且能内部互动的有机整体,而非一个个散碎的独立系统拼贴,也恐怕会在合作模式和作品策划上对主持者提出比九州分家前更高的要求。
世界观特辑中还引用了一些具体的九州设定,在@我是南蛮山水郎 的《从<海牧>一周年世界观特辑说起》一帖中已有讨论,此处只引用链接权作互动,不再复述。
http://tieba.baidu.com/p/4764691466
是为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