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箪食,一豆羹
孟子曰: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题记
如果说有什么事情是从人类出现开始就有至今一直延续的,我想其中一定有“吃”吧。无论是谁,无论在哪里,倘若他想活下去,他可以离弃一切事物,但唯独不能离弃的,却是食物。
中国道教自古就有“辟谷”的说法,所谓堕五肢,斩三尸,人要超脱身体,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胜过身体,将自己的思想胜过肉体的要求,而至终达到逍遥之境,正是庄子所说的:无所依。
又如孔子所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是孔夫子对其弟子颜回的称赞,也是强调人精神的超脱与肉体的享乐无关,便是成了后世的孔颜之乐。
这般超脱的儒道思想,在中华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潜移默化地成为了中国人思想的潮流。乃至在今天,在华人的思想的最深处,还是无形地隐藏着这般模样。但纵是这般的超脱,但当人的神魂在畅游中回归的那一刻,还终是抵不过肉体的一丝颤动,这叫:饿!
饿是一种感觉,更或是说一种觉悟,一种需要吃的觉悟。这与馋不同,不在于任何的思想与欲望,而显得更为纯粹与自然。或者说是有些野蛮与粗犷,像是无数的猿人忍着腹中的绞痛,挥舞着石刀,不顾一切地砸向那些无辜的野兽,然后将那血淋淋的鲜肉,连着皮,连着毛,混着那猩甜温热的血液,从口腔到食道再到肠胃。
这是饿!
这饿不是由肉体的欲望所生,因为她本身就是欲望,当她被各样的食物慢慢填补,碾压甚至是摧残的时候,那流露出的丝缕,又或成了新的欲望。不在于胃部的填充,或更在于牙齿的咀嚼,在于舌尖的微触,以及那点点在味蕾上的绽放。这叫馋。
无法分辨这“馋”到底是肉体的需求,还是精神分渴望。那些美味的食物从味蕾直达大脑的美好,究竟是在于精神还是肉体的满足。也许在那一刻,是释放了肉体,同时也释放了灵魂,此间的种种又有谁说的清呢?只记得苏轼从羊骨中取肉,用酒渍用盐灼,在入口的那一刻所达到的,应该是超过一切的享受。而杜甫因吃太多牛肉积食而死,于他,也许也是显得美好。六道轮回里的饿鬼道,一切食物在入口的一刹皆化火焰,这般灼烧的痛,却又怎堪饥渴的苦?所以在盂兰盆节上,饿鬼们口中乏味的馋,与腹中饥渴的饿,在一瞬间爆发的是对食物的感恩,还是对神明的怨恨?
基督教的信徒,在面对丰盛的事物时不忘闭目祷告,感谢赐给他们食物的神;而日本人总是合掌一拍,大喊一声:“我开动了!”然后开始美美的用餐;观里的道士,庙里的和尚,饭前不忘诵经谢恩,那清淡寡味的食物却也能在他们口中甘甜如饴。对食物带着无限的感谢,或是赞美,在入口的那一刻成了我们精神与肉体的享受。中国古时那些拘于饮食的士大夫,或是现今那些穿梭于各样美味的美食家,他们所获得的超越,应该也不下于那些圣者的苦修。
吃是一种有形的艺术,从清晨灶上翻滚的一锅小米粥,那升腾的热气,与清早的薄雾一同交融得氤氲朦胧,同着那些竹编笼屉在打开的一瞬间而散发的乳白色的水汽,渲染那远天一抹的红韵。当那红韵慢慢升起,在空中膨胀,然后充斥整个天空,那红与金,翻炒的浓油赤酱。又回归一缕平静,恬淡似一杯清茶,波澜不兴。
这动与静,浊与清,好似一片浮云飘来,铺天盖地将世界都覆盖,然后给带到云端,在大自由中翱翔。这般恬淡,这般狂傲,在南山下悠悠种豆,又回转南蛮遥祭蛮首,这一骑红尘妃子的艳笑,再日啖三百的喜忧。从鱼肠中抽出那柄短剑,用食指再搅搅那锅鳖汤,将天地都染了色,再一剑斩断。做了衣服遮了羞耻,点了火焰得了温暖;衣服给拔下了再穿上,头发同着脑袋给砍下,在地上滚了一圈;只是那火却是还烧着,从死的人和活的人身上,甚至从那些无名的骸骨上,一直锻炼着这世界,将她摔碎再重新拼合,只是唯独这事不曾改变。张口,咀嚼,再咽下,或哭,或笑。
“下节什么课?”
“不知道。”
“中午吃什么?”
“不知道?”
“哦……”
孟子曰: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题记
如果说有什么事情是从人类出现开始就有至今一直延续的,我想其中一定有“吃”吧。无论是谁,无论在哪里,倘若他想活下去,他可以离弃一切事物,但唯独不能离弃的,却是食物。
中国道教自古就有“辟谷”的说法,所谓堕五肢,斩三尸,人要超脱身体,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胜过身体,将自己的思想胜过肉体的要求,而至终达到逍遥之境,正是庄子所说的:无所依。
又如孔子所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是孔夫子对其弟子颜回的称赞,也是强调人精神的超脱与肉体的享乐无关,便是成了后世的孔颜之乐。
这般超脱的儒道思想,在中华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潜移默化地成为了中国人思想的潮流。乃至在今天,在华人的思想的最深处,还是无形地隐藏着这般模样。但纵是这般的超脱,但当人的神魂在畅游中回归的那一刻,还终是抵不过肉体的一丝颤动,这叫:饿!
饿是一种感觉,更或是说一种觉悟,一种需要吃的觉悟。这与馋不同,不在于任何的思想与欲望,而显得更为纯粹与自然。或者说是有些野蛮与粗犷,像是无数的猿人忍着腹中的绞痛,挥舞着石刀,不顾一切地砸向那些无辜的野兽,然后将那血淋淋的鲜肉,连着皮,连着毛,混着那猩甜温热的血液,从口腔到食道再到肠胃。
这是饿!
这饿不是由肉体的欲望所生,因为她本身就是欲望,当她被各样的食物慢慢填补,碾压甚至是摧残的时候,那流露出的丝缕,又或成了新的欲望。不在于胃部的填充,或更在于牙齿的咀嚼,在于舌尖的微触,以及那点点在味蕾上的绽放。这叫馋。
无法分辨这“馋”到底是肉体的需求,还是精神分渴望。那些美味的食物从味蕾直达大脑的美好,究竟是在于精神还是肉体的满足。也许在那一刻,是释放了肉体,同时也释放了灵魂,此间的种种又有谁说的清呢?只记得苏轼从羊骨中取肉,用酒渍用盐灼,在入口的那一刻所达到的,应该是超过一切的享受。而杜甫因吃太多牛肉积食而死,于他,也许也是显得美好。六道轮回里的饿鬼道,一切食物在入口的一刹皆化火焰,这般灼烧的痛,却又怎堪饥渴的苦?所以在盂兰盆节上,饿鬼们口中乏味的馋,与腹中饥渴的饿,在一瞬间爆发的是对食物的感恩,还是对神明的怨恨?
基督教的信徒,在面对丰盛的事物时不忘闭目祷告,感谢赐给他们食物的神;而日本人总是合掌一拍,大喊一声:“我开动了!”然后开始美美的用餐;观里的道士,庙里的和尚,饭前不忘诵经谢恩,那清淡寡味的食物却也能在他们口中甘甜如饴。对食物带着无限的感谢,或是赞美,在入口的那一刻成了我们精神与肉体的享受。中国古时那些拘于饮食的士大夫,或是现今那些穿梭于各样美味的美食家,他们所获得的超越,应该也不下于那些圣者的苦修。
吃是一种有形的艺术,从清晨灶上翻滚的一锅小米粥,那升腾的热气,与清早的薄雾一同交融得氤氲朦胧,同着那些竹编笼屉在打开的一瞬间而散发的乳白色的水汽,渲染那远天一抹的红韵。当那红韵慢慢升起,在空中膨胀,然后充斥整个天空,那红与金,翻炒的浓油赤酱。又回归一缕平静,恬淡似一杯清茶,波澜不兴。
这动与静,浊与清,好似一片浮云飘来,铺天盖地将世界都覆盖,然后给带到云端,在大自由中翱翔。这般恬淡,这般狂傲,在南山下悠悠种豆,又回转南蛮遥祭蛮首,这一骑红尘妃子的艳笑,再日啖三百的喜忧。从鱼肠中抽出那柄短剑,用食指再搅搅那锅鳖汤,将天地都染了色,再一剑斩断。做了衣服遮了羞耻,点了火焰得了温暖;衣服给拔下了再穿上,头发同着脑袋给砍下,在地上滚了一圈;只是那火却是还烧着,从死的人和活的人身上,甚至从那些无名的骸骨上,一直锻炼着这世界,将她摔碎再重新拼合,只是唯独这事不曾改变。张口,咀嚼,再咽下,或哭,或笑。
“下节什么课?”
“不知道。”
“中午吃什么?”
“不知道?”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