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明星级大宗师
何晏是何进的孙子,他的母亲尹氏被曹操收编,所以何晏小时候被曹操收养在宫中,当成儿子一样抚养。他7岁时就已显出过人的聪慧,让曹操大为惊奇。后来长大,喜欢老子和庄子,还娶了曹操的女儿金乡公主。但是由于他的性格放任不羁,所以很不得曹丕的喜欢,经常不叫他的名字,而称呼他为“假子”。因此,文帝时期何晏未被授予任何官职,只是闲处。明帝继位后也不看好他,只是给了他一个可有可无的官。
何晏在十几年的时间内并未无所事事,而是写了很多文章宣扬自己的思想,综合起来也就是四个字:以无为本。
要仔细解释玄学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内容太多太多,这里不便赘述。重点是何晏在十几年的研究中获得了大批粉丝,他的思想获得了无数社会人士的认可和追崇。其中民间最有名的大概有两个人,大家都认识:夏侯玄、诸葛诞,还有一位或许也有人感兴趣,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首邓禹的后代,邓飏,他也是这一时期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玄学的一个重要活动就是聊天。这个聊天不是瞎聊,而是内容限定在玄学,用今人的观点,或许更接近哲学一些,这个活动看上去就像今天的茶话会,或者一个论坛,很多思想的火花就是在这样的对话中迸发出来的。
在某次茶话会期间,何晏就发现了一个天资极其聪颖的神童王弼,后来他们结成忘年之交,王弼则成为青出于蓝的又一个玄学宗师,他的成就甚至还高于何晏。这都是后话了。
玄学的大红大紫,让意图重新独尊儒术的明帝极其郁闷,他对玄学发起者何晏也是咬牙切齿,有一次在酒桌上就意图让这位宗师好好出一次丑。魏晋时期有这样的风气:以白为美。其实这也是由玄学盛行而带来的,因为《庄子·逍遥游》里记载了一位仙子,她肌肤如冰雪,绰约有致,不食人间烟火,餐风饮露,腾浮云,驾飞龙,逍遥于四海之外。这一超凡脱俗的仙子形象被后世普遍认为是庄子理想人格的象征,而魏晋名士又大都喜好《庄子》,这藐姑射山“肌如冰雪,绰约有致”的仙子形象很自然的就成了许多魏晋名士手模心追的对象了。所以,魏晋主流社会对名士的审美标准普遍以“冰清玉洁,肌如冰雪”为美。
有了这一风尚坐标,魏晋士人就争相比白,要是皮肤不那么白咋办?擦粉……
我不知道这是否美白产品的鼻祖,但这个时尚风潮确实影响了许多人,包括曹植,也成为时尚先锋,经常打了粉底才会见众名流。而曹植的竞争者曹丕也不愿在造型上认输,开始在熏香上下功夫,频繁更换香型,可笑的是后来他的坐骑终于忍受不住新的香味,发狂咬伤了曹丕的膝盖。这是题外话。
何晏作为当时社会潮流的主导者,打粉底自然首当其冲,要做一个表率,所以何晏做到“动静粉白不去手”,人称“粉面何郎”,影响甚远。流传也甚广。况且何晏天生丽质,本就是绝世美男一枚,连走路都要经常回头看自己的影子感叹一翻,留下“行步顾影”的佳话。
于是明帝就想在这方面折辱一下何晏,他请何晏在大夏天吃热汤面,看一出“汗流粉面和稀泥”的好戏。不过,明帝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大宗师何晏的美白方法并非只有擦粉一种,经过他改进的五石散同样具有美白作用,经常服用使得肌肤呈现自然的白晳,流汗自然不会导致和泥。
不过明帝对于玄学的厌恶在这里便可见一斑了。以至于引出后来的“第三次党锢运动”。
何晏是何进的孙子,他的母亲尹氏被曹操收编,所以何晏小时候被曹操收养在宫中,当成儿子一样抚养。他7岁时就已显出过人的聪慧,让曹操大为惊奇。后来长大,喜欢老子和庄子,还娶了曹操的女儿金乡公主。但是由于他的性格放任不羁,所以很不得曹丕的喜欢,经常不叫他的名字,而称呼他为“假子”。因此,文帝时期何晏未被授予任何官职,只是闲处。明帝继位后也不看好他,只是给了他一个可有可无的官。
何晏在十几年的时间内并未无所事事,而是写了很多文章宣扬自己的思想,综合起来也就是四个字:以无为本。
要仔细解释玄学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内容太多太多,这里不便赘述。重点是何晏在十几年的研究中获得了大批粉丝,他的思想获得了无数社会人士的认可和追崇。其中民间最有名的大概有两个人,大家都认识:夏侯玄、诸葛诞,还有一位或许也有人感兴趣,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首邓禹的后代,邓飏,他也是这一时期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玄学的一个重要活动就是聊天。这个聊天不是瞎聊,而是内容限定在玄学,用今人的观点,或许更接近哲学一些,这个活动看上去就像今天的茶话会,或者一个论坛,很多思想的火花就是在这样的对话中迸发出来的。
在某次茶话会期间,何晏就发现了一个天资极其聪颖的神童王弼,后来他们结成忘年之交,王弼则成为青出于蓝的又一个玄学宗师,他的成就甚至还高于何晏。这都是后话了。
玄学的大红大紫,让意图重新独尊儒术的明帝极其郁闷,他对玄学发起者何晏也是咬牙切齿,有一次在酒桌上就意图让这位宗师好好出一次丑。魏晋时期有这样的风气:以白为美。其实这也是由玄学盛行而带来的,因为《庄子·逍遥游》里记载了一位仙子,她肌肤如冰雪,绰约有致,不食人间烟火,餐风饮露,腾浮云,驾飞龙,逍遥于四海之外。这一超凡脱俗的仙子形象被后世普遍认为是庄子理想人格的象征,而魏晋名士又大都喜好《庄子》,这藐姑射山“肌如冰雪,绰约有致”的仙子形象很自然的就成了许多魏晋名士手模心追的对象了。所以,魏晋主流社会对名士的审美标准普遍以“冰清玉洁,肌如冰雪”为美。
有了这一风尚坐标,魏晋士人就争相比白,要是皮肤不那么白咋办?擦粉……
我不知道这是否美白产品的鼻祖,但这个时尚风潮确实影响了许多人,包括曹植,也成为时尚先锋,经常打了粉底才会见众名流。而曹植的竞争者曹丕也不愿在造型上认输,开始在熏香上下功夫,频繁更换香型,可笑的是后来他的坐骑终于忍受不住新的香味,发狂咬伤了曹丕的膝盖。这是题外话。
何晏作为当时社会潮流的主导者,打粉底自然首当其冲,要做一个表率,所以何晏做到“动静粉白不去手”,人称“粉面何郎”,影响甚远。流传也甚广。况且何晏天生丽质,本就是绝世美男一枚,连走路都要经常回头看自己的影子感叹一翻,留下“行步顾影”的佳话。
于是明帝就想在这方面折辱一下何晏,他请何晏在大夏天吃热汤面,看一出“汗流粉面和稀泥”的好戏。不过,明帝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大宗师何晏的美白方法并非只有擦粉一种,经过他改进的五石散同样具有美白作用,经常服用使得肌肤呈现自然的白晳,流汗自然不会导致和泥。
不过明帝对于玄学的厌恶在这里便可见一斑了。以至于引出后来的“第三次党锢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