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妍吧 关注:1,784贴子:5,202

【总结】妍大的序&后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忍痛喂BD


1楼2008-08-12 11:59回复
    言妍的话
     
     
      这个故事缘起于一张黑白照片。

      照片是在一本老旧的相簿中。我想每个家庭的箱柜中多少都有一本。墨绿花纹的封面,里头是一页页黑色硬纸板,夹着白色透明的薄纸,照片就用金亮的小三角形夹住。

      一个个认识的或陌生的,死去的或还活着的,都在岁月的流逝中日益泛黄。

      我一直对一张有着三个苹果脸小女孩的照片感兴趣,她们坐在一对体面的夫妻前面,带着纯真甜美的笑容。

      他们是谁?我问。

      我舅舅和他的女儿。母亲说。

      这是他太太吗?我又问。

      母亲不语。

      过了几年我再问一次,母亲回答得一模一样,但加了一句:那是他的香港太太。

      后来我才知道,这位舅公还有一个T湾太太,曾在战争中痴心等他。战后得知他另娶,伤心得以绝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我没有见过这位舅公,因为母亲至死都不和他来往。

      我说香港太太很美,母亲说T湾太太更美。

      时代在变,感情的纠葛似仍不变,依然要争个两败俱伤,甚至你死我活。我一直在替她们找活路,总希望每一个人都能逃脱出来。


    2楼2008-08-12 12:01
    回复
        〈爱情的原貌〉

        爱情的原貌,我想,应该是两情相悦、天长地久,由绚丽到淡美、由激情到柔情,源源流过我们的生命,一种身心无可比拟的结合和满足,决定着人生是否幸福快乐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因为时代环境的异迁、思考模式的改变,爱情也如万花筒,尽管那些形状、色彩、珠子、亮光都在,但每一旋转,都呈现令人眼花撩乱的各式图案。

        过去几年来,我试着书写不同世代的不同爱情,就台湾本土乡情的有:

        一九四○年代未能逃脱封建重门的朱宽慧、逃脱出来的朱惜梅。

        一九五○年代逃婚的杨君琇、嫁父亲学徒的黄敏贞。

        一九六○年代挣脱贫民区的伍涵娟、嫁外省人的陈晴铃。

        君琇也是嫁外省人,但《荒雾奇缘》比较偏向浪漫传奇的调性;而《情灵》中的晴铃,则是采取较写实的笔触——这两个故事可算一组,彼此「对照」。

        另外,书里还有两个小对照,一是稍早发生的「挽歌小姐」事件,因属真人真事,不便明说;一是稍后的郑荣美事件,曾在《带翼天使》中出现,也因偏言情而一笔带过,如今回复它省籍悲剧的本质。

       

       


      9楼2008-08-12 12:15
      回复
         〈诗人〉

          写这本书的另一个困难度——男主角雨洋是一位诗人。

          诗,曾是我最爱的文学形式,在少女唯美梦幻的年龄,最先学的也是诗。

          后来,悟性太差,半途而废,转呀绕的,竟改行写小说去了,回头再看「诗人」二字,总是既伤心又害怕(所以,我书中不时会冒出几首诗来,那叫做「阴魂不散」,常在夜深人静、神窍涣散之际,如被我埋葬的死不暝目冤鬼,呜……呜……地,由笔尖底飘出来)。

          正如我其它书中的人物,这位诗人也有本尊的存在,因为偷偷侧写之故、版权问题之故,即使他有许多好诗,也不敢拿来大方使用。

          只好翻橱倒柜去也,找出自己以前习作的残诗断诗,看能不能「弃诗回生」,来稍稍充混一下。结果,我的程度实在差诗人太多,不敢张冠李戴,怕错毁诗人名声。几番考虑下,还是决定以避重就轻的方式,诗的部份点到为止就好。

          总之,诗部份不好,是我的错,与诗人无关。

          况且,写的是爱情小说,不是诗人传记,请大家多多包涵!


        10楼2008-08-12 12:16
        回复
            〈矿场〉

            T湾北部的基隆河中、上游,曾是开采煤矿的「黑金之乡」,由桐菁、平溪、三貂、瑞芳……轻便火车来去,鼎盛一时。

            我很久以前去过几次,但记忆已然模糊,本来想跳过不写。但男女主角的确待过矿场,也是他们恋爱很美好的一段,我不得不硬着头皮稍稍叙述。

            一九七○年代,由于石油的大量使用,加上矿区灾变频传,这条煤矿带逐渐没落,如今只能供人怀古凭吊了。

            大家若有兴趣,可沿着铁道去参观那儿的老矿区和博物馆,也可感受一下我故事中的那段山林岁月。


          11楼2008-08-12 12:16
          回复
            “裂缘花”的二三事
             
             
              通常我写一个故事,都是在过程中慢慢产生书名;《裂缘花》是第一本先有书名,再慢慢形成故事的。

              初次听到“裂缘花”三个字就颇有感触,其实花本身很小、很平凡,却有这么沉重的名字。一朵花,先裂成四瓣,每一瓣又制成许多小锯口……,是不是很令人感伤呢?

              它为什么不能像玫瑰、牡丹一样,天生就完美无缺呢?

              故事一动笔,适值搬家的时候,由西岸的旧金山到东岸的纽泽西州,一段一段,写得也满“裂”的。

              看看自己也算漂泊的人,现在山丘上的房子是此生的第十六个家,除了随时欢迎的婆家和娘家外,其它的大概都无缘再见了,当中有五个甚至从地图上永远消失了。

              朋友都笑我,搬家搬成了“精”。最刺激的一次是由佛罗里达州到加州,我们用开车的方式,七天七夜,历经了莽林、沼泽、平原、沙漠、高原、峻岭,尝着追日逐月的滋味。

              这回是半夜搭机,倾盆大雨,又黑又冷,很像在逃难。在飞机上睡不着,看窗外的星星,大得令人吃惊,每一颗都好亮,彷佛在招人去玩,我有些明白为何酷爱飞行的Saint-EXUpery会写出《小王子》那么美丽的书了。

              才安顿好,我们就玩笑说,下一站要越过大西洋,到欧洲定居,一国一国跑,很快又可以绕回T湾了。

              言归正传,《裂缘花》是写一个爱撕花的女孩,如何在爱情生命的重重裂痕中,学会补缀并绽放自己,我想大家都需要这门技术吧!


            14楼2008-08-12 12:22
            回复
              为什么我贴着贴着不自觉想起三毛来?
              好奇怪啊
              自己已经是汗流浃背了(现在是夏天我在说废话)
              先去看三毛好了看完再回来继续纠结?汗笑ing


              15楼2008-08-12 12:24
              回复
                我很喜欢她的序···
                娓娓道来,温馨而悠长··


                IP属地:江西18楼2008-08-28 15:02
                回复
                  再次对你说:辛苦你了
                  谢谢


                  IP属地:江西19楼2008-08-28 15:03
                  回复
                    o(∩_∩)o...不用这么客气的
                    而且还没有贴完呢
                    现在补上


                    20楼2008-09-04 13:36
                    回复
                      关于「太阳之女」
                       
                       
                        第一次看到安德鲁是在一场音乐会上,我当时想:哇!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好看的 男生。 

                        他十六岁,栗色的头发、浅褐的眼珠,麦色的肌肤,神只般修长的身材。 

                        多见几次后,我发现它的好看是来自内在的气质。他没有一般青少年的浮躁,总是 沉静地坐在一旁,不拉琴时就专心看书,看的都是「大冒险」、「世界图说」、「黑洞 探源」……等深奥难懂的东西。 

                        他比纯粹的俊美多一点阳刚味,又比活跃的青春偶像多一份书卷味,据说他已经迷 倒不少女孩子。我常看到很多小女生在他面前搔首弄姿,他只牵动嘴角,一副很酷的样 子。 

                        「你儿子真帅。」有一回我忍不住对他母亲说。 

                        「那当然,我很重视优生学。」生化学家的母亲说。 

                        高IQ加好相貌,以后安德鲁的爱情之路会如何呢?我们一旁几个老女人,常叹早生 了几年,和这么优秀的男生失之交臂。 

                        既然无法为偶,只好借来当男主角,书中的尚恩就是道样产生的。 

                        美的主角和美的神话,形成了《太阳之女》的故事。 

                        从小,神话就是我的最爱,由中国、印度、希腊、北欧、犹太……我无所不看。 

                        到美国,涉猎印地安传说,发现他们有个特色,主角总是大自然,人只成为配角, 与其他民族的征服文化有很大的不同。 

                        无怪乎,有人以印地安生活方式当做精神救赎的追求。或许哪一天,我也跑去和森 林、草药、薰香、冥想、自然音乐为伍。 

                        现在,先在书裹加人世纪末的潮流吧|


                      21楼2008-09-04 13:39
                      回复
                        一,言妍故事,桥段重复使用,没有创新。

                          我曾说过,缺乏天马行空及无中生有的想象为,是我最大的致命伤。我的故事大都根据一个“事实”,再真假交错,很难脱离我的生活经验和范围。

                          大家看我的古代稿便明白,我没有活过的朝代,都得依附一些真人史事,才能下笔:就大概可以猜出我的现代稿是如何编写的了。

                          所以,我徙不税自己是创造,而爱用“说故事”或“纪录”。记录一些听过的人或事;甚至是古代稿,本可天花乱坠一番,但不幸地又成为我个人读史的纪录。

                          一种克制不了的,对古人、今人的深情吧!每每勤笔,我最投注的,是如何在脆弱的生命中找寻圆满,在稍纵即逝中找寻永恒,在生死跋涉间找寻答案。或许是用情太多,不拘事业,常忘记要创新,好迎合市场多变的口味。

                          


                        34楼2008-09-04 14:49
                        回复

                           
                           
                            《紫晶水仙》是我的第一本书,之所以第一,是因为感念最深。这个故事差不多在我高中毕业时就开始写在笔记本里,算是对童年远去的哀悼,及对一些再也看不到的人的追忆。

                            断断续续好几年吧!我最后甚至用哈莒丝《情人》的笔调,写了几百个小段落,所以几乎故事的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身世、背景及爱情。

                            但改成罗曼史小说后,就有了严重的后遗症。

                            我如今回 头看,拉拉杂杂得像老太婆在叨念,把故事的精彩性都冲淡了。(很遗憾)

                            读者认为没有“带翼天使”好看。(实在冤枉)

                            编辑认为主角不够突出,配角太啰唆了。(原来他们都是自己的主角)

                            妹妹说:你怎么把我喜欢的人都“砍”掉?(抱怨)

                            好友说:你应该再交代清楚的,尤其“紫晶水仙”的最后下落。(太悲哀了,难以下笔)

                            我那时候不知道书可以写成系列,否则会更小心修剪,不让枝桠任意扩张蔓延,现在觉得很对不起信威和敏敏这对有情人。

                            你们若觉得《紫晶水仙》没写完,那就猜对了!

                            审视旧稿中,有个帅透了的智威,及想当修女的倩容,实在很有趣。

                            当修女,是我高中时代的一个愿望。

                            为了追寻生命意义,我和安修女研习了三年圣经,结果她放弃,我也放弃。

                            她最常问我的一句话是:“你为什么不想得到永生呢?”

                            事实上我也不知道,只觉得大地无情,苍天更无情,向哪一方靠站都很沉重,所以又回 

                            到正常人间,历经正常的生死,随自己的七情六欲,就像倩容一样。


                          40楼2008-09-04 14:54
                          回复
                            关于“四月紫花开”
                             
                             
                              近日在养草坪,浇水、施肥、除野草、杀虫,样样不可少。但新生的草,怕雨季、怕酷阳,总是绿一阵黄一阵,娇嫩得令人烦恼。

                              一旦又在做“草奴”,偶一回头,发现平常不太费心的小灌木,开了朵朵的小紫花,有深有浅,有纤纤绒毛,朦胧地像云又像雾,似在说:

                              “别紧张,我们很容易养活的!”

                              《四月紫花开》的书名就是这么来的。

                              写家志和盈芳的故事时,我一直想着一位朋友。

                              她十二岁就爱上一个男孩,两人一样出身贫穷,一样有理想抱负。他们的爱情,深深的、纯纯的,等于生命。

                              但环境艰险,爱有时只成为阻挠,为了不忍他埋没才华,她离乡远去,把他让给一位富家千金,希望他能飞黄腾达。

                              多年后,她已是枝头上的凤凰,回到故乡,才发现男孩并没有一飞冲天,他仍住在原来的屋子,娶一个平凡的妻子,做一份恰能温饱的工作。

                              那么,往日的牺牲又是所为何来呢?

                              她站在街角,忍不住呜呜哭着,无法遏止的悲痛呵!

                              如今她有富裕的生活,爱她的丈夫,可爱的儿女,算不算是梦碎、心碎了呢?

                              从那时起,她得了严重的忧郁症,老是梦见那男孩,也一直有从高楼跳下来的冲动。

                              当然,家志和盈芳有个快乐的结局。但因为我那朋友的影响,所以费劲绕了一个好大的圈,才能回到原点,写得我有些伤筋折骨。

                              总之,爱不要太深,不要太浅,爱要爱得刚刚好。

                              附带一提的是,这本书中,除了《紫晶水仙》系列的人物外,还暗藏着我其它故事里的角色(有的已写,有的尚在脑中),他们都是突然从我笔下蹦出来的;我这才发现,我的书其实都是有关联的(同一个作者嘛!不过,再一次被小说中角色掌控,感觉有点恐怖就是了!)

                              希望你们在看到这些“不速之客”时,能发出会心的一笑。

                              另外,谢谢宛菁、虹仪、艾安、秀樱,你们的信都是我最大的鼓励,不知你们收到我的谢卡没有?

                              最后,记上雪莱的一段诗句,足以描述这本书里的纠葛和挣扎,也一直存于我心的:

                              我太像你:难驯、迅速而骄傲

                              时光的重负困住我,把我压倒……

                              我碰上人生的荆棘,鲜血直淌……


                            41楼2008-09-04 14:54
                            回复
                              就说大叔对小衣的帖子一直很宽容现在看来真的是如此
                              有好些是重复的于是3除了(*^_^*)……嘻嘻
                              后记其实挺难贴的因为里面好多大叔不喜欢的字眼……汗汗lll
                              支持个~
                              茜茜也很喜欢妍大的后记的


                              45楼2008-09-05 07: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