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一节伤寒论简述及桂枝汤
【《伤寒论》简述】
【综述】
张仲景自己的经历及在中医史上的地位大家都十分的熟悉了,就不做过多的赘述了。
【经方的定义】
所谓的经方就指的是张仲景的方子,学习中医的人要明确知道,大家要记住经方的定义。经方出自于张仲景著作:《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同样也可以说出自于《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方子,就叫经方。
【经方的地位】
自古至今《黄帝内经》一直是众医家的理论基础,而经方的出现相当于是中国从有了《黄帝内经》、有了中医以后,它相当于方剂中唯一的尺寸制定者,《伤寒论》就是第一部能够制定方剂尺寸的医学著作。在《伤寒论》中,他通过制定方剂的尺寸,使药症合一,药症合一后,才开始有了理法方药的这个概念。这个时间大概在公历100年到200年之间,就是将近2000年了,1800年到1900年之前,中国有了第一部所谓的方剂典范,从而就有了规矩了。原来开方子没规矩,单方、双方、复方都没有规矩,也就是说就没有一个大家共同承认的规范。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受到了大家的承认,应时而至,叫应时而至出现了这一部经典著作。
【六经辨证】
当然《伤寒论》,最早他目的不是做伤寒论,他当时是根据某一地区的病态做出某一种病的诊断方法,他完善了六经辩证。所谓六经,我们讲的手三阴和足三阴,手三阳和足三经,总共为六对经,他完成了六经的辩证基础。
【影响】
目前,《伤寒论》在世界影响最大的在日本,日本就是一部《伤寒论》走遍天下。日本人用的398个经方用得比中国人还熟,但是他们不改方子。
日本人对于《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是永远不改,分量不改,方子不改。这个也是因为他们学中医没学到家而不敢改。
实质是他们不知道机理。他们知道六经辩证,也知道六经辩证属于寒热虚实。但是寒热虚实传导,他没有用五运六气等方法去解决,他仅仅是以病症解决的,他是以病和症来解决每一个处方的方意的。这种我们叫笨的办法,比如梳头的时候,拿拢子梳头一样,拢子粗全过去了,拢子细全篦不过去,能篦过去的就留下了,篦不过去的就算了。他是以这种方式来治病的,所以他没有理论指导。
中国研究伤寒大医家非常挺多,数百家之多,但是最现代来讲影响比较大的伤寒,一个是张锡纯(清),张锡纯对当时社会他影响比较大。再一个就是目前中国唯一的对伤寒有全面解释的,就是刘老刘渡舟,已经去世了,刘老他对伤寒是研究了一辈子的。
【《伤寒论》简述】
【综述】
张仲景自己的经历及在中医史上的地位大家都十分的熟悉了,就不做过多的赘述了。
【经方的定义】
所谓的经方就指的是张仲景的方子,学习中医的人要明确知道,大家要记住经方的定义。经方出自于张仲景著作:《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同样也可以说出自于《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方子,就叫经方。
【经方的地位】
自古至今《黄帝内经》一直是众医家的理论基础,而经方的出现相当于是中国从有了《黄帝内经》、有了中医以后,它相当于方剂中唯一的尺寸制定者,《伤寒论》就是第一部能够制定方剂尺寸的医学著作。在《伤寒论》中,他通过制定方剂的尺寸,使药症合一,药症合一后,才开始有了理法方药的这个概念。这个时间大概在公历100年到200年之间,就是将近2000年了,1800年到1900年之前,中国有了第一部所谓的方剂典范,从而就有了规矩了。原来开方子没规矩,单方、双方、复方都没有规矩,也就是说就没有一个大家共同承认的规范。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受到了大家的承认,应时而至,叫应时而至出现了这一部经典著作。
【六经辨证】
当然《伤寒论》,最早他目的不是做伤寒论,他当时是根据某一地区的病态做出某一种病的诊断方法,他完善了六经辩证。所谓六经,我们讲的手三阴和足三阴,手三阳和足三经,总共为六对经,他完成了六经的辩证基础。
【影响】
目前,《伤寒论》在世界影响最大的在日本,日本就是一部《伤寒论》走遍天下。日本人用的398个经方用得比中国人还熟,但是他们不改方子。
日本人对于《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是永远不改,分量不改,方子不改。这个也是因为他们学中医没学到家而不敢改。
实质是他们不知道机理。他们知道六经辩证,也知道六经辩证属于寒热虚实。但是寒热虚实传导,他没有用五运六气等方法去解决,他仅仅是以病症解决的,他是以病和症来解决每一个处方的方意的。这种我们叫笨的办法,比如梳头的时候,拿拢子梳头一样,拢子粗全过去了,拢子细全篦不过去,能篦过去的就留下了,篦不过去的就算了。他是以这种方式来治病的,所以他没有理论指导。
中国研究伤寒大医家非常挺多,数百家之多,但是最现代来讲影响比较大的伤寒,一个是张锡纯(清),张锡纯对当时社会他影响比较大。再一个就是目前中国唯一的对伤寒有全面解释的,就是刘老刘渡舟,已经去世了,刘老他对伤寒是研究了一辈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