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业安全类
保洁类
1. 消杀工作防止中毒;
2. 清洁光滑作业面防止摔伤;
3. 高空或离开地面作业时防止坠下(如:清洁外墙等);
4. 绿化工作时防止被植物或工具刺伤、割伤;
5. 搬运物件过程防止身体伤害(如:磕伤、扭伤、砸伤等);
6. 恶劣天气情况下保洁作业防止身体伤害(如:酷暑、寒冬、雷电、台风等天气);
7. 在汽车道、车辆出入口保洁作业防止身体伤害;
8. 清洁下水管井等密闭管井防止缺氧和中毒;
9. 在工程现场工作时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如:坠物、扎脚等)
10. 防止工作现场因产生噪音、污染、有害气体等对身体的伤害;
11. 防止在保洁工作时触电(如:清洁开关面板、插座、灯罩等);
12. 高空通道使用护栏防止坠下。
保安类
1. 训练时防止身体伤害;
2. 与客户、外来人员等发生肢体接触时防止身体伤害;
3. 恶劣天气情况下执勤防止身体伤害(如:酷暑、寒冬、雷电、台风等天气);
4. 搬运物件过程防止身体伤害;
5. 在汽车道、车辆出入口执勤防止身体伤害;
6. 使用防卫武器时防止伤及他人和自己;
7. 进行意外抢险工作时防止身体伤害(如:灭火、制止罪犯等);
8. 使用巡逻车辆时防止意外发生(如:自行车、摩托车、电瓶车等)。
9. 在工程现场工作时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如:坠物、扎脚等);
10. 车场岗位穿着反光衣。
维修类
1. 特种作业时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如:电焊、气割等);
2. 使用作业工具防止被刺伤、割伤、擦伤;(如:刀、铁锤、砂轮机等)
3. 高空及离开地面作业时防止坠下(如:更换楼顶灯、路灯等);
4. 检修电器、机械设备时防止身体伤害;
5. 防止劳动防护用具破损失效;
6. 恶劣天气情况下作业防止身体伤害;
7. 搬运物件过程防止身体伤害;
8. 在无通风情况的密闭管井中作业防止缺氧和中毒。
9. 在工程现场工作时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如:坠物、扎脚等)
二、消防管理类
1、 家庭类 :煲汤等忘记关火、燃放爆竹、烟头乱扔、阳台堆放易燃杂物等、儿童玩火、煤气泄漏、住户装修没有配置灭火器。
2、 电气类:电气线路短路、电气设备过载、补偿电容起火、使用电焊时没有在附近配置灭火器。
3、 设备类:发电机柴油箱没有接地、设备房有易燃易爆物品、消防报警系统故障。
4、 其他类:消防栓等设施完好性、灭火器配置情况、室外煤气泄漏、灭火方法不正确、氧气乙炔瓶间隔距离不够、小区内山体公园没有设置消防水和报警装置。
三、车辆管理类
1、 停车场设施:道闸(失灵、误操作、无防砸车装置)、出入口活动地桩(没有设置、没有使用、地桩上无反光纸或反光漆、地桩强度不够)、车场周边没有防止强撞装置和没有形成闭环、交通设施(反光镜、减速坡)设置不够或不合理、刷卡设备位置设置不合理、车库出入口排水沟雨篦子不牢固、露天车场出入口没有制作雨雪棚、车库上端管道滴水、渗水到车场。
2、 车辆交通标识:路口配置禁停、限速、限高、导向、分道行驶、人车分行、禁止尾随、转向、价格公示标志、障碍物使用反光标识、车场内雨水管的保护、车辆流向设置不合理性。
3、 车位:车位位置设置不合理、倒车架位置、车位设置编号、车位朝向影响住户、小车位没有标识。
4、 人员操作:安全员指挥不当、车辆进出没有检查(进入车辆车况检查、进入危险品、外出可疑物品、无牌车辆进入)。
5、 车辆停放:占道停放、跨位停放、占位停放。
6、 停车场环境:车场灯光太暗、入口光线太强影响司机视线。
7、 车辆防盗:收发卡、收发票管理、车辆出入口岗流程合理(验卡票后放车)。
保洁类
1. 消杀工作防止中毒;
2. 清洁光滑作业面防止摔伤;
3. 高空或离开地面作业时防止坠下(如:清洁外墙等);
4. 绿化工作时防止被植物或工具刺伤、割伤;
5. 搬运物件过程防止身体伤害(如:磕伤、扭伤、砸伤等);
6. 恶劣天气情况下保洁作业防止身体伤害(如:酷暑、寒冬、雷电、台风等天气);
7. 在汽车道、车辆出入口保洁作业防止身体伤害;
8. 清洁下水管井等密闭管井防止缺氧和中毒;
9. 在工程现场工作时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如:坠物、扎脚等)
10. 防止工作现场因产生噪音、污染、有害气体等对身体的伤害;
11. 防止在保洁工作时触电(如:清洁开关面板、插座、灯罩等);
12. 高空通道使用护栏防止坠下。
保安类
1. 训练时防止身体伤害;
2. 与客户、外来人员等发生肢体接触时防止身体伤害;
3. 恶劣天气情况下执勤防止身体伤害(如:酷暑、寒冬、雷电、台风等天气);
4. 搬运物件过程防止身体伤害;
5. 在汽车道、车辆出入口执勤防止身体伤害;
6. 使用防卫武器时防止伤及他人和自己;
7. 进行意外抢险工作时防止身体伤害(如:灭火、制止罪犯等);
8. 使用巡逻车辆时防止意外发生(如:自行车、摩托车、电瓶车等)。
9. 在工程现场工作时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如:坠物、扎脚等);
10. 车场岗位穿着反光衣。
维修类
1. 特种作业时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如:电焊、气割等);
2. 使用作业工具防止被刺伤、割伤、擦伤;(如:刀、铁锤、砂轮机等)
3. 高空及离开地面作业时防止坠下(如:更换楼顶灯、路灯等);
4. 检修电器、机械设备时防止身体伤害;
5. 防止劳动防护用具破损失效;
6. 恶劣天气情况下作业防止身体伤害;
7. 搬运物件过程防止身体伤害;
8. 在无通风情况的密闭管井中作业防止缺氧和中毒。
9. 在工程现场工作时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如:坠物、扎脚等)
二、消防管理类
1、 家庭类 :煲汤等忘记关火、燃放爆竹、烟头乱扔、阳台堆放易燃杂物等、儿童玩火、煤气泄漏、住户装修没有配置灭火器。
2、 电气类:电气线路短路、电气设备过载、补偿电容起火、使用电焊时没有在附近配置灭火器。
3、 设备类:发电机柴油箱没有接地、设备房有易燃易爆物品、消防报警系统故障。
4、 其他类:消防栓等设施完好性、灭火器配置情况、室外煤气泄漏、灭火方法不正确、氧气乙炔瓶间隔距离不够、小区内山体公园没有设置消防水和报警装置。
三、车辆管理类
1、 停车场设施:道闸(失灵、误操作、无防砸车装置)、出入口活动地桩(没有设置、没有使用、地桩上无反光纸或反光漆、地桩强度不够)、车场周边没有防止强撞装置和没有形成闭环、交通设施(反光镜、减速坡)设置不够或不合理、刷卡设备位置设置不合理、车库出入口排水沟雨篦子不牢固、露天车场出入口没有制作雨雪棚、车库上端管道滴水、渗水到车场。
2、 车辆交通标识:路口配置禁停、限速、限高、导向、分道行驶、人车分行、禁止尾随、转向、价格公示标志、障碍物使用反光标识、车场内雨水管的保护、车辆流向设置不合理性。
3、 车位:车位位置设置不合理、倒车架位置、车位设置编号、车位朝向影响住户、小车位没有标识。
4、 人员操作:安全员指挥不当、车辆进出没有检查(进入车辆车况检查、进入危险品、外出可疑物品、无牌车辆进入)。
5、 车辆停放:占道停放、跨位停放、占位停放。
6、 停车场环境:车场灯光太暗、入口光线太强影响司机视线。
7、 车辆防盗:收发卡、收发票管理、车辆出入口岗流程合理(验卡票后放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