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式家具吧 关注:25,195贴子:33,462

追根溯源,谁是明代家具最拉风设计师。【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李渔(1611~1680年),
初名仙侣,后改名渔,
字谪凡,号笠翁,常自称“湖上笠翁”。
明末清初浙江金华兰溪夏李村人。
他是影响深远的文学家、戏剧家、
生活美学家、名士和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所著《闲情偶寄》,文笔优美,
风趣幽默,于嬉笑怒骂中见真性情。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5-10 09:18回复
    尘世纷繁的名缰利锁和物欲享受似乎一直想绑缚李渔的心,它们每次进入李渔的精神领地,也都能找到自己光灿灿的一张座椅,但真要往上面坐的时候,这椅子却当下就破了——李渔之心,“觅心了不可得!”
    明式家具是古代文人生活里的一幅画卷。那明丽有致的几、案、床、榻,都属文人最贴心的知己。它们箴默不言,即是文人生活的用具,也是他们写意心灵的艺术之载,同时更成他们超越之心的道院与禅林。
    Furniture designer in Ming Dynasty
    玩 世 灵 童
    中国最能理解明式家具之美的,首推明末清初的那批文人名士。这其中,笔补天工的李渔,更用其特立独行的生活和风趣盎然的情趣,为中国家具文化谱写了一段全新篇章。
    读《闲情偶寄》就能感受到,李渔对家具满怀深情。无论设计、款式、雕饰和摆放,家具的每一个细节他都留心观察,似乎如果他有时间和精力从事家具制作,中国家具的整个风貌都将大为改观。
    他像一位天真无邪的孩童,在一隅时空中兴致勃勃地改床易榻、摆弄几案,极具创意,也极尽巧思。他发明了别致实用的“凉杌”、“暖椅式”和一系列箱笼橱柜的装饰法,并从名士的角度发表许多家具的见解,内容广博有趣,文笔风致嫣然。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5-10 09:20
    回复
      李渔无疑是难得一遇的家具设计大师。他自谦地说,《燕几图》的作者黄伯思“聪明什佰于我”,他比不上黄伯思,也没有财力置办出《燕几图》上的家具。但李渔认为“凡人制物,务使人人可备,家家可用……务舍高远而求卑近”,家具设计和制作,要简易实用,符合大多数人的要求才是正道。因此,他就地取材,就近取材,也就着自己的日常家具而取创新,开始对家具的设计和改造。
      一时间,家具都活灵活现地错落在李渔的闲情里,而李渔那拉风的闲情,也都悉数寄寓在几案床榻、箱笼橱柜当中。
      李渔是文字天才,《闲情偶寄》也是永恒的生活美学经典。在中国古代人物中,与他最相似的当属苏东坡。所不同的是苏东坡曾当过官,而李渔则终生孑然江湖之远,是明末清初一位著作等身的专业作家。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5-10 09:21
      回复
        崇祯八年(1635年),25岁的李渔参加金华府童生考试,文章一出,就倾倒了考官——当时颇有名气的提学使许豸,成为名噪一时的“五经童生”。崇祯十二年(1639年),29岁的李渔又信心满满地赴杭州乡试。然而命运却在这时,开始把他引到另一个方向——李渔意外地名落孙山。
        他百思不解,三年后再试,却依旧不第。意兴阑珊之余,他写下七律《榜后谏同乡下第者》:“才亦犹人命不遭,词场还我旧时豪。携琴野外投知已,走马街前让俊髦。酒少更宜赊痛饮,愤多姑缓读《离骚》。姓名千古刘蕡在,比拟登科似觉高。”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5-10 09:24
        回复
          从此,李渔不再走寻常路,与山水作伴,以屈原和刘蕡为榜样,去做能抒发真性情、真意趣的文章。
          Furniture designer in Ming Dynasty
          卖 文 终 生
          放弃科举,李渔回家乡兰溪隐居,在友人帮助下,建成一座别致园林——伊川别业。他亲自设计土木花石、置办几案家具,一时间,燕又堂、宛转桥、宛在亭、打果轩,蔚为大观,李渔用其才情把一座小山张罗得极具文化和诗意。此后几年,李渔就在这伊川别业里品味山水、读书作文。此时,清军已入关,山外已改朝换代。
          然而,以李渔并不富裕的家境,这样诗意的生活也意味着他一大家子的箪食瓢饮。于是在顺治七年(1650年)李渔40岁时,他不得不告别兰溪,举家迁往杭州,开始他“卖赋以糊其口”的写作生涯。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5-10 09:26
          回复
            卖文为生,李渔大概是古今第一人。居杭短短几年间,他以旺盛的创作力,连续写出《怜香伴》《风筝误》《意中缘》《玉搔头》《奈何天》《蜃中楼》六部传奇,及《无声戏》《十二楼》两部小说。作品一问世便畅销无阻,被争购一空,李渔由此文名日盛。
            此外,他还开拓出另一条生财之道。不同一般意义上的名士高迈,李渔不仅不排斥达官贵人,还刻意奉迎结交。一来可拓宽眼界,二来可拓展人脉,三来还有大把的机会打秋风。成名后的李渔,除家乡浙江外,足迹遍及北京、山西、陕西、甘肃、湖北、福建、河南、江西,每到一处,都用文章才情纵横捭阖于当地官场和文人圈,以此增加了许多远超其写作所得的收入。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5-10 09:27
            回复
              浮世茫茫,人情何堪。正所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李渔对人生看得透彻,也就活得潇洒。他游戏人间,笔耕不辍,以才生财,不亦乐乎。
              康熙十九年(1680年),才人老去,七十岁的李渔在留下数百万字作品后,终于油尽灯枯,在杭州西湖畔的家里,走完了其“终年托钵,所遇皆穷”的卖文一生。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5-10 09:28
              回复
                家 具 怡 情
                一部《闲情偶寄》,一部李渔的人生。此书著于李渔61岁时,彼时的李渔已俨然白发鹤颜的大仙,人生百般滋味尝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不过如此,诚然如此。
                于是,诗词曲赋、园艺百花、笔墨纸砚、技艺百工、桌椅板凳、乃至山水女人、房事养生,全都化成艺术的精灵,一一流诸李渔的笔下,是那么生动,那么优美,那么典雅,又那么有趣。《闲情偶寄》一出,家弦户诵,风靡古今,似乎整个文坛都为之一时黯淡。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5-10 09:29
                回复
                  李渔写家具,写在《闲情偶寄》的“居室部”和“器玩部”中。他不无辛酸地说:
                  “吾贫贱一生,播迁流离,不一其处,虽债而食,赁而居,总未尝稍污其座。性嗜花竹,而购之无资,则必令妻孥忍饥数日,或耐寒一冬,省口体之用,以娱耳目。人则笑之,而我怡然自得也。”
                  他为了耳目的怡然自得,不惜忍饥挨饿。同样,买不起好家具,他就自己动手改良家具。首先,他认为几案类的家具,有三件小物不可或缺,分别是:抽屉、隔板和桌撒。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5-10 09:30
                  回复
                    抽屉是多多益善的“容懒藏拙之地”,把简牍刀锥、丹铅胶糊之类的“文具”都放在里面,可为写作生活省掉许多啰嗦。隔板是李渔独创,冬天伏案写作,桌下烧火取暖,火气上炎,桌面会被烧坏掉。为此李渔就另备一块活板衬在桌面下,或用绳子悬系,或用钩子挂住。
                    他吐槽说最好是在造桌子时就加上一块可卸可安的活板,让活板代替桌面承受上燎的火气,烧焦了就另换一块,他说这是“珍惜器具以惜福”。桌撒是用来垫桌脚的小板,李渔觉得用砖头瓦片来垫摆不稳的桌椅太丑陋,于是造了许多一头薄一头厚的桌撒,“以备挪台撒脚之用”。桌撒要制作精美,且要上漆,使它跟桌椅的颜色一样,一来垫上后不影响美观,二来做卫生时也不会误把它当成无用的东西扫除掉。
                    接着,李渔发明凉杌和暖椅。他在马扎中间加一个小箱子,里面放上凉水或冰块,变成一个“冰箱”,夏天坐上去就可以消暑了,是为凉杌。而暖椅,外观即是椅子也是办公桌也是轿子,“一物而充数物之用”,放上煤炭后可以不断生暖,是冬天写作的绝好家具。同时,李渔还创造出“床令生花、帐使有骨、帐宜加锁、床要着裙”的“十六字令”,用来改装他最认为比老婆还重要的床榻(“是床也者,乃我半生相共之物,较之结发糟糠,犹有分先后者也……妻妾为人中之榻,而床笫乃榻中之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5-10 09:31
                    回复
                      除此之外,还有橱柜箱笥和屏风几案,李渔对每一件家具的使用,都做到物尽其用,并独出心裁,用百般巧思,与家具一起“玩”得不亦乐乎。
                      在李渔最富创意的暖椅式发明后,他得意地说,跟我这款可做轿子用的暖椅比起来,魏晋王子猷雪夜访戴的那艘船可以当柴烧了,孟浩然骑着踏雪寻诗的那匹毛驴也可以卖了,仓颉造字使“天雨栗,鬼夜哭”,我造这款暖椅,会不会也这样呢,我可真是比那位忧天的杞人还忧心忡忡哩。
                      李渔改造家具是一等一的好手,若是放在今天,他不知道会设计出多少新颖独特、雅俗共赏的“新古典家具”呢,更何况博学多才的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还写了大量论述家具摆放和审美的文字。
                      李渔无疑是百年不遇的古代家具大咖。家具对于性情天真的他,既是可爱的玩具、游具,是其名士生活的雅具,同时也是彰显其灵性之美的道具。
                      然而,一生卖文为生的李渔置办家具是捉襟见肘的,他或许是古代家具大咖中最好玩的一个,但可能也是最穷的一个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5-10 09:33
                      回复
                        认认真真读了一遍!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5-10 10:01
                        回复
                          好帖子,学习了


                          IP属地:北京14楼2016-05-10 16:52
                          回复
                            顶!希望发很多知识帖子供我们学习!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5-11 09:29
                            回复
                              顶!希望发很多知识帖子供我们学习!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05-15 07: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