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与见地、学识(知见)与悟(4.21日修改、补充)
作者:释心渡 2016.4.21日
有网友提问: 理论跟实证是否同等重要呢?
(心渡)答:
理论和实践都很重要。但是,光有理论不实践,那就不能真实受益。理论上升到见地,那就能(真的)受益了。所以,佛教注重见地。八正道,正见放在第一个。有了正见,就具备了修行的基础。
就禅宗而言;悟后起修,悟的是见地。但还得修,光开悟不行,烦恼未断,还有苦和轮回。
:所以,注重悟、注重开悟,这是对的。(大小乘也注重悟,也注重开悟的)。(另外,)禅宗就是注重开悟的,他不是注重理论知识的多少。
补充1:
悟是深度。理论知识的多少,那是广度。有广度没有深度,那也不行。有深度没有广度,那就可能上升的层次有限。上升到某个阶段,可能就卡住了。所以,有些禅宗的禅师,也借助经典来校验、来映证。当然,大小乘都有它的开悟,我说的开悟不是单讲禅宗的开悟。就大小乘而言,悟是正见(知见)的高级阶段,学识是正见(知见)的初中级阶段。
就大小乘而言。从学习佛学知识,到形成自己的知见,到修行,再到某种悟、乃至某种开悟,这是有一个学和修的过程的。
总之,理论学习和学修上的开悟,都很重要,不能偏废。阿弥陀佛。
补充2:
学佛而言,悟是深度,是在某个关键点上的。学识,那是广度,是要有全面性,有系统性的。
深度和广度都很重要。所以,学佛,在某个节点上的”悟”与系统而较为全面的知识学习,同样重要。
延伸开来,禅宗与教下同样重要。通宗不通教,开口便乱道。通教不通宗,恰如独眼龙。~~这句话相当有道理,比较全面。为什么开悟还会乱道?就是开悟虽有一定的深度,但还不够深,在某个点上、层次上通了,未必就全通。除非他像观世音菩萨那样,彻悟、彻证。所以,光有某个节点上、层次上的悟的深度,是不够的。
所以我们应当对禅宗有一个清醒而准确的认识。不要把开悟和开悟的人捧得过高,评价得过高。禅宗说:(开悟后)与诸佛同一鼻孔出气,这是鼓励后学的说法。开悟后,虽然某些知见与佛相同,但是真正的见地(在_见诸法实相上)与佛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古代,禅师有时候笑法师:讲了几十部《金刚经》,却没有真正明白佛法。这就是说他的深度不够,依文解意,没有真正领悟佛法的精髓。
刚才说的是过去的事,到了现在的佛教,就是法师占主导地位了。当然,这也很好,只要是真修行,那就好。如果能注重在佛法的关节点上的悟的深度,那就更好,更能真实受益。就像香严童子,悟无生的道理,从而解除烦恼执着。这就是一个悟的典范。就像某某人,听佛开示,马上有所开悟,证得初果。这种例子,举不胜举。
当然,禅师们也应该借经典来印证自己的开悟。如果有不足之处,还得更上一层楼,直至无上正等正觉。~~这是我对禅宗的一点看法。
总而言之,学佛,深度(悟)和广度(学识、知见)同样重要。
阿弥陀佛。
补充3:
行入,其实是包含了理入的,而理入必须配合行入,也可以说理入同样包含了行入,理行不二,知行合一。
~~~海蓝蓝这句话对我有启发性。好的。
所以,见地和悟,也是在修行中慢慢积累的。修到某个阶段,突然迸发了,这就是开悟了,也就是禅宗所说的开悟。
那么,有人说:见到即是证到。~怎么说,也有道理,如果没证到,怎么能见到呢?那么见地和实证有时候是一体的。就像佛陀的全部见地,禅师们是否都具备呢?应该没有。因为,禅师们还没证到那种程度,自然就未必完全明了佛之知见、佛之见地。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观点和理解,仅供参考。
阿弥陀佛。
作者:释心渡 2016.4.21日
有网友提问: 理论跟实证是否同等重要呢?
(心渡)答:
理论和实践都很重要。但是,光有理论不实践,那就不能真实受益。理论上升到见地,那就能(真的)受益了。所以,佛教注重见地。八正道,正见放在第一个。有了正见,就具备了修行的基础。
就禅宗而言;悟后起修,悟的是见地。但还得修,光开悟不行,烦恼未断,还有苦和轮回。
:所以,注重悟、注重开悟,这是对的。(大小乘也注重悟,也注重开悟的)。(另外,)禅宗就是注重开悟的,他不是注重理论知识的多少。
补充1:
悟是深度。理论知识的多少,那是广度。有广度没有深度,那也不行。有深度没有广度,那就可能上升的层次有限。上升到某个阶段,可能就卡住了。所以,有些禅宗的禅师,也借助经典来校验、来映证。当然,大小乘都有它的开悟,我说的开悟不是单讲禅宗的开悟。就大小乘而言,悟是正见(知见)的高级阶段,学识是正见(知见)的初中级阶段。
就大小乘而言。从学习佛学知识,到形成自己的知见,到修行,再到某种悟、乃至某种开悟,这是有一个学和修的过程的。
总之,理论学习和学修上的开悟,都很重要,不能偏废。阿弥陀佛。
补充2:
学佛而言,悟是深度,是在某个关键点上的。学识,那是广度,是要有全面性,有系统性的。
深度和广度都很重要。所以,学佛,在某个节点上的”悟”与系统而较为全面的知识学习,同样重要。
延伸开来,禅宗与教下同样重要。通宗不通教,开口便乱道。通教不通宗,恰如独眼龙。~~这句话相当有道理,比较全面。为什么开悟还会乱道?就是开悟虽有一定的深度,但还不够深,在某个点上、层次上通了,未必就全通。除非他像观世音菩萨那样,彻悟、彻证。所以,光有某个节点上、层次上的悟的深度,是不够的。
所以我们应当对禅宗有一个清醒而准确的认识。不要把开悟和开悟的人捧得过高,评价得过高。禅宗说:(开悟后)与诸佛同一鼻孔出气,这是鼓励后学的说法。开悟后,虽然某些知见与佛相同,但是真正的见地(在_见诸法实相上)与佛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古代,禅师有时候笑法师:讲了几十部《金刚经》,却没有真正明白佛法。这就是说他的深度不够,依文解意,没有真正领悟佛法的精髓。
刚才说的是过去的事,到了现在的佛教,就是法师占主导地位了。当然,这也很好,只要是真修行,那就好。如果能注重在佛法的关节点上的悟的深度,那就更好,更能真实受益。就像香严童子,悟无生的道理,从而解除烦恼执着。这就是一个悟的典范。就像某某人,听佛开示,马上有所开悟,证得初果。这种例子,举不胜举。
当然,禅师们也应该借经典来印证自己的开悟。如果有不足之处,还得更上一层楼,直至无上正等正觉。~~这是我对禅宗的一点看法。
总而言之,学佛,深度(悟)和广度(学识、知见)同样重要。
阿弥陀佛。
补充3:
行入,其实是包含了理入的,而理入必须配合行入,也可以说理入同样包含了行入,理行不二,知行合一。
~~~海蓝蓝这句话对我有启发性。好的。
所以,见地和悟,也是在修行中慢慢积累的。修到某个阶段,突然迸发了,这就是开悟了,也就是禅宗所说的开悟。
那么,有人说:见到即是证到。~怎么说,也有道理,如果没证到,怎么能见到呢?那么见地和实证有时候是一体的。就像佛陀的全部见地,禅师们是否都具备呢?应该没有。因为,禅师们还没证到那种程度,自然就未必完全明了佛之知见、佛之见地。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观点和理解,仅供参考。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