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探小说吧 关注:62,817贴子:1,025,351

诡计新系统的形成因素与国产推理小说本土特色化的设想(原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日系作品中脍炙人口的时刻表诡计便是从日本发达的电车系统和繁盛的电车文化中发展出来的(对这个感兴趣的人可以在百度文库里找到一个时刻表诡计讲义,由杜撰老师总结的,至于他的用户名为什么叫金田一基助......),虽然诡计本身实际上并不只限定于电车,但是在其他国家的作品中的确较少出现,单从名气和质量来讲也难以与日系作品中使用的相比较,这些都得益于日本交通系统的完善和细致准确。
时刻表诡计总的来说还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诡计版块,并且也是在经过了几十年的完善才形成的,单单依靠本国的一些传统事物来立刻创造出具有代表性的本土特色诡计还是非常异想天开的,但如果能够有目的性的往这个方向发展,国产本土诡计也未必不能在近几年形成雏形。
虽然这种彰显国家优良传统,颇具名族代表性的诡计类型本是在已具备强大的推理实力上作为一个升华点存在的,但现在国产推理作品的其中一个问题大概就是文化融合问题,西方和日本的推理小说即使在看前略过题目和作者,并且将书里的人名与国家独有的物品都删去,还是能够很容易的从书中人物之间的交流和生活方式看出小说的出产地,或是小说所描写的国家,中国以现代为背景的推理小说则较难找到这样的特点,毕竟现在的中国推理作家还没有完全脱离“模仿”的写作环境。
但国产推理小说还有一个特例,就是古风推理小说,其中包含背景为中国古代,语言使用白话文,和背景为中国古代,语言也一起使用明清时期的古风体这两种类别,这种小说是完全能被称为具有强烈中国特色的推理小说,里面所使用的诡计也几乎都与当时的背景环境密切相关。
但是这种小说也有一个问题,就是面向的群体有着一定的限制性,对于武侠小说以及古风小说感兴趣的读者毕竟也是包括在喜欢看小说的读者当中,对国学了解较少的人在读以中国古代为背景的小说时可能会出现读完后一知半解,或者读的时候感到无聊的情况,而且古风推理小说对于作者的文化涵养来说也有着较高的要求,于中国古代历史研究较浅的人很容易出现大问题,而更多的作家则是根本不敢挑战这一类别,不少网络小说写甚至只知道个一星半点,把人物的称谓转换成“娘子”、“相公”就摆出古风小说的幌子。
通过以上的结论,依照中国现代的环境将诡计的构想往新的方向引导就变得有必要了。(写完上一段又想起中国也是有历史推理的书的,可能还不少,不过道理还是同上,历史推理无论是在作者的知识要求上,还是在者群体难以扩展的性质上都让其很难真正成为将国产推理引入自己独有的道路中去。)
下面二楼中的内容只是个人想到的一些能够作为诡计的元素,与上文提到类似时刻表诡计的大系统有着一定的差距,可能都并不能长久发展,直至成型,但也可供吧友们参考和研究。


1楼2016-04-04 01:26回复
    @纳兰潜艇 不来波加精吗


    3楼2016-04-04 01:28
    收起回复
      楼主想法不错,不过我以为呢,创作推理小说,首要之处还是在于推理小说本身,总想着本土特色化,意义不大的


      IP属地:四川4楼2016-04-04 07:28
      收起回复
        能写好古风的有几个?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4-04 07:44
        收起回复
          现在喜欢古风的人太少了,而且现实生活中遇不到舞龙什么的吧,再出现杀人案,有点脱离实际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4-04 07:55
          收起回复
            不是川剧变脸吗……怎么变成京剧。还有类似皮影戏的诡计好像日本漫画中有。


            IP属地:上海8楼2016-04-04 09:15
            收起回复
              而且现在古风这个圈子真的是好low,我说的是圈子好low,并没有批判古风的意思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4-04 09:18
              回复
                我觉得国内本格还没发展到能以构建自己特色为重点的程度,当然这方面的努力是必要的、值得赞赏的,但是目前国内还是要多练练纯粹的本格这种基础课,人物、环境什么的哪怕是亦步亦趋模仿为主也比大跃进好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6-04-04 11:07
                收起回复
                  我对古风无感,尤其不喜欢武侠。
                  如果让我写,我倒愿意把时间设定在民国末年和共和国初年。


                  IP属地:浙江11楼2016-04-04 11:13
                  收起回复
                    所谓中国特色,真有人喜欢看?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6-04-04 16:21
                    收起回复
                      楼主的想法好奇葩……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6-04-04 16:24
                      回复
                        总结一下就是,国产推理以把诡计特色化如何发展涵盖进去,并不是融入中国元素就叫做本土特色化,而是在这个元素的基础上,将其加以扩展。
                        一楼也说了,二楼提到的素材并不能直接算作真正的新诡计系统,充其量只是一些比较简单的较为独特的事物,如果想要将这些东西扩充成如同时刻表诡计一样的诡计类别还是有很大的差距,需要的应该是更为根本的东西,日本有严苛的交通运行模式,中国没有吗? 很多,只是我们没有加以留意而已。


                        17楼2016-04-04 18:56
                        回复
                          哈,其实国产推理并不是没有路,而是路太多了,大家不知道怎么走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6-04-04 21:13
                          收起回复
                            其实既然写得还是推理,大可不必太纠结于的还原历史和考据上,要真的细究,推理小说中的逻辑推演之趣味本就是近代的产物,将推理与古风结合,从一开始就是混搭的趣味。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6-04-05 08:58
                            收起回复
                              关键是像高罗佩那样原汁原味的半白话文古风,受众并不多。
                              中国当代一线推理写手,入门、出道的流派有两种:1.日系新本格,玩叙诡和岛田流。这两种题材和白话文半白话文古风严重对立,因为很多东西不好叙述。2.欧美硬汉派或警察程序,这个就是和纯古风根本性矛盾,无法调和了。
                              有底子的一些写手也不见得喜欢这么写。譬如陆秋槎,按照他的专业和知识储备,《元年春之祭》的题材他是能写成白话文或半白话文纯古风的,不过最后他没有这么做。根据上海见面会他讲的一些内容,似乎可以推测,是因为最主要的读者群体不允许他这么写。
                              还有个问题,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写法,有个根本性困难就是缺乏心理描写;就算写了,也写不细致写不真。心理描写的严重缺失意味着什么?文艺路线不能走了。感情线不能作为主线冲突了(东野风格玩不来)。很多误导手段,特别是第一人称叙述下的误导手段(阿加莎最拿手的那种)不能用了。叙述性诡计有一大半不能用了。横山、连城式的剖析动机的故事不能写了。恐怕能系统性玩转的,只有不可能犯罪了;但是碍于生产力、科技、司法鉴定技术,太多太多的不可能犯罪诡计和密室诡计,在古代无法实施或无意义。总而言之一句话,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写法的缺乏心理描写这一大弊病,一下子封死了一大半推理小说题材。


                              IP属地:浙江20楼2016-04-05 08:5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