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诸史实,汉武帝创设期门、羽林的真实意图,主要是为了贯彻“居重驭轻”的建军方针,进一步确立中央军的优势地位;同时,由于当时复杂的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长期对外用兵,内部防务空虚等因素,因此武帝在军制改革的过程中,采取措施强化贴身禁卫。众所周知,从秦至汉初,皇帝的贴身禁卫即郎中令及其属官(包括郎、谒者、大夫等),基本上还属文官性质,并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警卫部队。由于郎卫的实力较弱,故当时对皇宫及京师的保卫主要靠南、北军。到武帝时,随着太尉的罢省,特别是加强皇权的需要,郎卫力量与南、北军相比就更加显得单薄。为改变这种现状,于是将“郎中令”更名为“光禄勋”,扩充郎卫员额,在光禄勋属下增设期门、羽林军。这样,一方面可使郎卫与南、北军形成三分鼎峙之势,并以之牵制南、北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互为表里,加强贴身禁卫的可靠性和保险系数。钱文子《补汉兵志》说:“汉用六郡良家补羽林、期门,盖三辅园陵赖藩蔽,故取其子弟以备宿卫。”其说甚是。《史记·天官书》曰:“北宫玄武,虚危……其南有众星,曰羽林天军。”《正义》:“羽林四十五星,三三而聚,散在垒南,天军也。”《晋书·天文志》云:“武(虎)贲一星,在大微西蕃北下台南静室旄头之骑官也。”当时取虎贲、羽林这种星名来象征天子的亲军,既反映了武帝求助于众星、天威保佑,以增加安全感的心理状态,也反映了期门、羽林军的精锐与可靠。所谓“如羽之疾”,“为王者羽翼”[6]。由此说明,汉武帝强化宫廷禁军的力量,是当时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产物,也是军制改革的一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