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去年之冬来得漫长,熬过了年关,惊蛰后绣楼的姑娘们才三三两两又聚在一起。
姑娘们以绣工精细为傲,平日里暗地攀比,那绣工差的,在绣楼里少不了受冷眼排挤。若是身份显赫人家的,也没人敢明着挑她刺,但若可怜是个没背景的,那就成了大伙儿的受气包。
且说姑娘们中颇具人气的闺阁女子不过两位,其一是文臣世家江家的嫡长女江姒兰,一身书香气,绣得一手好牡丹。据说远远瞧她绣的牡丹时好似能闻到那香气,就连姑苏那块儿最好的绣娘都赞她“富贵书香染牡丹,晦涩墨纸差绣针”。
这其二便是当朝长公主馥芳,虽说绣工比姒兰略输一分,但其贵气却是姒兰不及的。馥芳性情温和,待人和颜悦色,姒兰看似儒雅文静,实则外柔内刚,两人于这绣楼中平分秋色,彼此和睦。
绣楼中亦有不合群的,正如左将军庄公之女庄玉容,英气十足,善琴棋,通武艺,却独独对这女红一窍不通,也一概不喜姑娘们爱嚼舌根、弯弯绕绕的作风。好在她身世压了姑娘们一头,也无人当真去作弄她。
其父将玉容送入绣楼,自然也是盼着她安分些,早日放下心中上阵的念头,将来嫁人后也得以讨亲家喜爱。可惜玉容不领情,进了绣楼也未曾认真修习女红,宁可整日钻研画作也不碰针线分毫,一时之间竟也成了技艺娴熟的画师。
一日,绣楼的姑娘们邀着去上湖乘船赏景,馥芳公主欣然同行,玉容也不便驳了其面。
前去游湖那日,玉容携上画具,以消遣无趣。
春风托雨燕,细柳扶弱湖,烟云举碧空,画楼独倚栏。上湖生白荷,红莲附石桥,美人舞水袖,茶香染裙袂。
此番美景,无须煮酒便能令人长醉不醒。姑娘们乘上游船,都抢着与馥芳同坐。姒兰见此况,趁他人不备之时,独自乘船远去。玉容见状,不禁莞尔,她停步湖边长廊,摆出画具。馥芳不解,遥问:“玉容何不与我们乘船同游?”
玉容笑道:“若不以笔绘下此时之良景,未免太过辜负自己。馥芳公主不必着意于我,尽情享受罢。”
馥芳虽回报以笑,却难以不挂心,与船上的姑娘们谈笑之间,总向长廊投去目光。玉容端详上湖,寻思着该画何物,偶然所见姒兰,再移不开双目。
只见姒兰立于船头,身着青衣,遥望远方。从廊里向外观望,正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而看其身影,又如“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一剪梅曰“楚水之畔,伊人姽婳”,上湖虽不是楚水,伊人却不胜柔美,娉婷袅袅。佳人惊鸿一瞥,正如杨玉环回眸一笑,百媚生来羞花月。
玉容看得痴迷,幡然醒悟,忙执笔作画。
画作绘毕,姒兰回头朝长廊探去,像是注意到了玉容,不过晦明碍人,终不得清晰的影子。
姑娘们归家之时,姒兰迟迟不肯回去,欲寻方才所见之人。最巧莫过玉容也仍流连忘返,四处寻找着她画之人的佳影。
无需多言,两人碰见后相约茶楼,姒兰抚琴,玉容品茶。两人品性相似而相斥,若相识必不得好果,然苍天弄人,几盏茶下肚,她们相谈甚欢,彼此欣赏。玉容见姒兰甚是喜爱那画作,便将之署名后赠予姒兰。
别离之时,天色渐黑,灯火阑珊,人群熙攘。
去年之冬来得漫长,熬过了年关,惊蛰后绣楼的姑娘们才三三两两又聚在一起。
姑娘们以绣工精细为傲,平日里暗地攀比,那绣工差的,在绣楼里少不了受冷眼排挤。若是身份显赫人家的,也没人敢明着挑她刺,但若可怜是个没背景的,那就成了大伙儿的受气包。
且说姑娘们中颇具人气的闺阁女子不过两位,其一是文臣世家江家的嫡长女江姒兰,一身书香气,绣得一手好牡丹。据说远远瞧她绣的牡丹时好似能闻到那香气,就连姑苏那块儿最好的绣娘都赞她“富贵书香染牡丹,晦涩墨纸差绣针”。
这其二便是当朝长公主馥芳,虽说绣工比姒兰略输一分,但其贵气却是姒兰不及的。馥芳性情温和,待人和颜悦色,姒兰看似儒雅文静,实则外柔内刚,两人于这绣楼中平分秋色,彼此和睦。
绣楼中亦有不合群的,正如左将军庄公之女庄玉容,英气十足,善琴棋,通武艺,却独独对这女红一窍不通,也一概不喜姑娘们爱嚼舌根、弯弯绕绕的作风。好在她身世压了姑娘们一头,也无人当真去作弄她。
其父将玉容送入绣楼,自然也是盼着她安分些,早日放下心中上阵的念头,将来嫁人后也得以讨亲家喜爱。可惜玉容不领情,进了绣楼也未曾认真修习女红,宁可整日钻研画作也不碰针线分毫,一时之间竟也成了技艺娴熟的画师。
一日,绣楼的姑娘们邀着去上湖乘船赏景,馥芳公主欣然同行,玉容也不便驳了其面。
前去游湖那日,玉容携上画具,以消遣无趣。
春风托雨燕,细柳扶弱湖,烟云举碧空,画楼独倚栏。上湖生白荷,红莲附石桥,美人舞水袖,茶香染裙袂。
此番美景,无须煮酒便能令人长醉不醒。姑娘们乘上游船,都抢着与馥芳同坐。姒兰见此况,趁他人不备之时,独自乘船远去。玉容见状,不禁莞尔,她停步湖边长廊,摆出画具。馥芳不解,遥问:“玉容何不与我们乘船同游?”
玉容笑道:“若不以笔绘下此时之良景,未免太过辜负自己。馥芳公主不必着意于我,尽情享受罢。”
馥芳虽回报以笑,却难以不挂心,与船上的姑娘们谈笑之间,总向长廊投去目光。玉容端详上湖,寻思着该画何物,偶然所见姒兰,再移不开双目。
只见姒兰立于船头,身着青衣,遥望远方。从廊里向外观望,正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而看其身影,又如“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一剪梅曰“楚水之畔,伊人姽婳”,上湖虽不是楚水,伊人却不胜柔美,娉婷袅袅。佳人惊鸿一瞥,正如杨玉环回眸一笑,百媚生来羞花月。
玉容看得痴迷,幡然醒悟,忙执笔作画。
画作绘毕,姒兰回头朝长廊探去,像是注意到了玉容,不过晦明碍人,终不得清晰的影子。
姑娘们归家之时,姒兰迟迟不肯回去,欲寻方才所见之人。最巧莫过玉容也仍流连忘返,四处寻找着她画之人的佳影。
无需多言,两人碰见后相约茶楼,姒兰抚琴,玉容品茶。两人品性相似而相斥,若相识必不得好果,然苍天弄人,几盏茶下肚,她们相谈甚欢,彼此欣赏。玉容见姒兰甚是喜爱那画作,便将之署名后赠予姒兰。
别离之时,天色渐黑,灯火阑珊,人群熙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