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一个人带孩子、立规矩,说一不二;但只要爷爷反对、奶奶护着,姥姥姥爷怨声载道,再想让孩子听话,真的挺难——不是在抱怨,这是很多妈妈的内心写照。
家里只能有一块“表”
企业管理学有个著名的案例,叫“手表定律”,对于我们这些管家婆来说超级适用。
故事是这样的:森林里生活着一群猴子,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它们外出觅食,太阳落山的时候就回去休息,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

突然有一天,猴子“猛可”捡到了游客丢下的一只手表。他很快搞清楚了手表的用途,于是大家都向他来咨询时间。整个猴群的作息规律也由他说了算,他成了猴王。
直到猛可捡到了第二块、第三块手表。
每块表指示的时间都不同,到底哪个才是确切的呢?这可愁坏了“猛可”,每当有猴子来问时间,他更是急的出汗,于是一天天威望下降,整个猴群的作息也彻底乱了。看来,更多的表非但没能起到更大的帮助,反而给猴群制造了混乱,带来了麻烦。
我们在育儿路上不正是如此?面对家里很多人的指教和态度,孩子也很难辨别是非。
特别是“三代同堂”的家庭,每个成员之间的观点、脾性不同,在对孩子的要求、教育理念上很容易产生分歧。这些无形中的压力,就像时间各异的“手表”沉甸甸地戴在孩子身上,给他也带来了困惑和负担。
通情达理的长辈,知道你在管教孩子,得维护你的尊严,要么选择回避,要么和你“统一战线”。但多数长辈“好心的”开始指手画脚,特别是对外来的媳妇:凭什么听你的!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
昨天在跟妈妈探讨手表定律时,她讲起我家里一个遥远的故事。印象中,早逝的姑父是一个个性温润但在家里没什么威望的人,做知青时与姑姑相恋结婚,返回省城后“嫁”进了我们家。我刚出生那会,一大家子都挤在一个院子里住。有一次,表哥淘气犯错,姑父要管教他,一家子人都冲上来拦着,指摘姑父怎么能这样管孩子,你一句我一句,说得大男人面子挂不住,这样的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一气之下收拾行李要回老家。后来全家人出动在火车站找到姑父,好一番劝慰才回了家。
家里只能有一块“表”
企业管理学有个著名的案例,叫“手表定律”,对于我们这些管家婆来说超级适用。
故事是这样的:森林里生活着一群猴子,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它们外出觅食,太阳落山的时候就回去休息,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

突然有一天,猴子“猛可”捡到了游客丢下的一只手表。他很快搞清楚了手表的用途,于是大家都向他来咨询时间。整个猴群的作息规律也由他说了算,他成了猴王。
直到猛可捡到了第二块、第三块手表。
每块表指示的时间都不同,到底哪个才是确切的呢?这可愁坏了“猛可”,每当有猴子来问时间,他更是急的出汗,于是一天天威望下降,整个猴群的作息也彻底乱了。看来,更多的表非但没能起到更大的帮助,反而给猴群制造了混乱,带来了麻烦。
我们在育儿路上不正是如此?面对家里很多人的指教和态度,孩子也很难辨别是非。
特别是“三代同堂”的家庭,每个成员之间的观点、脾性不同,在对孩子的要求、教育理念上很容易产生分歧。这些无形中的压力,就像时间各异的“手表”沉甸甸地戴在孩子身上,给他也带来了困惑和负担。
通情达理的长辈,知道你在管教孩子,得维护你的尊严,要么选择回避,要么和你“统一战线”。但多数长辈“好心的”开始指手画脚,特别是对外来的媳妇:凭什么听你的!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
昨天在跟妈妈探讨手表定律时,她讲起我家里一个遥远的故事。印象中,早逝的姑父是一个个性温润但在家里没什么威望的人,做知青时与姑姑相恋结婚,返回省城后“嫁”进了我们家。我刚出生那会,一大家子都挤在一个院子里住。有一次,表哥淘气犯错,姑父要管教他,一家子人都冲上来拦着,指摘姑父怎么能这样管孩子,你一句我一句,说得大男人面子挂不住,这样的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一气之下收拾行李要回老家。后来全家人出动在火车站找到姑父,好一番劝慰才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