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讲到这个争跟让,一争两丑,一让两有,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人与人之间啊,是相让和睦的,不是相争和睦的,所以我们从小学《孔融让梨》啊,小孩子都知道这个道理。
现在家和都是人们所渴望得到,但都很难得到,因为这个竞争时代,大家都卷到商业的竞争场里头去了。所以自然把争斗的习气带到家里,结果一争两丑。只要家里夫妻还有父子之间啊,有一样是争的,这家庭就和谐不了。那么怎么样?前面讲到有四让,有哪四让呢?
第一在单位里头,要让名于上,因为领导他是领一个团队的导师,让名于上是谦德,争功于己啊是傲慢。谦虚进步,傲慢落后,人一念傲慢,灵性马上下降。
第二叫让功于名,哦,自己是一个管事,经理啊,拿下很多项目而且做的很好,上台分享,怎么说呢?这是大家的努力,是大家的功劳。这样团队啊就会很团聚,而大家争功就分裂而让功啊则团结。在古代有个瘦羊博士跟大树将军的故事,这都是文人跟将帅,心地功夫达到极高的表现,他们真正能功成名遂。
皇帝说,你们这些读书人很有功劳,心在这里有一批羊,送给大家一人一只,结果一群读书人都争着要牵那大的羊,挑那肥的,而有一个读书人看了后很惭愧,如果读书人给世人留这争抢的榜样,那这脸面往何搁呢?他默不作声,自己去牵一头最小最弱的羊,大家看了脸都红了,皇帝很高兴地封他为瘦羊博士,给天下树立一个好榜样,这是真读书种子。
又有一个将军,他随皇帝征战南北,功劳很大,这时皇帝说,现在天下已平,我要给大家论功行赏,你们说说大家的功劳功大的赏多,大家纷纷都讲出自己如何功高劳苦,只有一个将帅,默默地走到大树底下,静静地坐在那里乘凉,大凡有分功论赏的时候,这位将军总是一个人在大树底下,从不去争功劳,后来皇帝知道后,很感动,封这位将军为大树将军。
有人说让功会不会丢功啊?不会。浙江有一个钱氏家族,在以前他在浙江当浙江王,五代十国的时候,天下大乱,他叫钱王,唯独钱王统筹的这个浙江周围啊,没有战争,到最后,赵匡胤一统天下,面临两个抉择,要么大家争天下打起来,要么前往把这个吴越王江浙的领导权让出去,两种结果。
后来钱王选择了什么?选择了第二条路,为何呢?他在《钱氏家训》他的家训里头写到,有利于己者勿为也,与利于民者必为也,为何?把所有功劳都让给民众,回向给民众。
就这一句家训,复兴了钱氏家族,影响了几百上千年,大家看延续到我们今天诺贝尔得奖的,中国钱姓的大科学家。钱学森的亲戚还有钱学森,还有这个政界的领袖钱琪堔,还有国学大师文豪钱钟书,这些都是钱王府的后代。
当代就有一大批院士就是钱姓的,他们都谨记这家训,宁丢房子不丢家训。宁无耕地不无家训,因为这样这家就复兴起来了。所以钱王给后代传什么,就传一个让功于名,有益于民众的都让出去,那他亏了吗?钱氏家族世代平安,因为都是行这谦让之道,后代啊,都变得很有志气,败家子就很少。
第三叫让位于贤,我们看最简单的萧何,萧何是帮帝王打天下而子孙啊都繁衍昌盛的一个人物,自古伴君如伴虎,在帝王面前能善终的比不能善终的还多,还多的多。那为何萧何不仅能善终,还能让子孙繁衍昌盛?让位于贤这四个字而已,你看他从不包揽很多大权,总是说这事情我干不了,要请更厉害的人来,他能干得了的,他干的好好的,干不了的,再高的权威他都让给人家,所以萧何月下追韩信。才有后来的大汉王朝,甚至到最后大汉定立。
这时天下太平,刘邦准备要分封这些有功的大臣,给了很多封地。大家都争相抢夺那些最富饶的,接近天子皇城的地,认为得到了好处。萧何恰恰相反,他认为呢,选择了一处偏僻的靠山的,那些比较荒芜的,没那么肥沃的,让位于贤,把这个好的让给其他功臣。
结果呢?史学家五十年跟一百年后去调查发现,咦,怎么跟刘邦打天下的功臣,这些得到最多俸禄的功臣们,他们的子孙大都不景气,还有变为乞丐的?接受富饶封地的有近百家。但是真正能兴盛的代不乏人的,居然找来找去只有萧何这一家,为数不多,萧何后来他把答案公布了,为什么选这么贫贱偏远的地方?他说,不是我不贪图富贵荣华,而是我知道把清贫朴素留给孩子,孩子就懂得奋斗,富贵荣华留给孩子就堕落,我宁愿我的儿孙后代,代代都精进奋斗,也不愿意他们享眼前富贵,而渐堕落。真为子孙后代考虑,让位于贤,子孙后代没有不兴盛的。
再一个就是第四个让食于幼,把好吃的让给幼小,像我们昨天看大舜,舜把过冬食物上等米饭,让给象吃,让给弟弟吃,而舜呢,吃野菜野果,勉强裹腹充饥。
可我们看啊吃的多的没干活身体弱,吃的少的干活多的,身体却强悍,可见人强不强大,不看他贪多少物欲,而看他奉献付出多少。
舜让食了,他有没有吃亏啊?不让的才吃大亏,让的不吃亏。有句家训讲,终生让步,不失一尺,就你一辈子都给别人让路,排队啊多谦让,但是你却不见亏了多少,终生让食,不饿一餐,也不见的自己让点食物给别人,就饿死了饿病了,没有这回事,只会让你七分饱食不撑啊,福禄延绵。
接着再看最后一句,理可理度,事有事体,只要留心,切莫任己,也就是说,凡事啊都有它的道理,做一件事情,都有一件事情的大体,我们要心秉道理而行顾大体。千万不要啊任自己脾气,要时刻留心,比如昨天我们讲不要谈能帮到什么人,要想到不要影响害到什么人。
经典上讲,你只要莫恼一切诸有情,如是行者可度世,你不恼害,到哪里不给任何人增加负担压力啊,你这样修为就是在弘法度众生,你想一下,一个人到哪里,他不给人添乱添麻烦,人家会排斥他吗?不会,所以人家会排斥他,那是因为他给人家添麻烦。所以要怎么不给人家添麻烦,要留心,切莫任己。
比如说很早起来,兵兵邦邦,别人还没睡醒,晚上起床的时候啊,踢到凳子,掀翻那个桶,让大家都醒过来没好睡觉,结果呢?前面讲浪费别人时间,惊扰到别人啊,比浪费水啊罪过还大。鲁迅先生讲过,无端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
所以昨天小萱都懂得了蹑手蹑脚,中午干活,还有晚上睡觉的时候轻手轻脚。你的脚越轻啊,你习气越轻,你脚好粗重啊,你烦恼障就好多,所以保护别人就是保护自己。
在经典里面讲到,宁扰千江水,勿动世人心,这是高修行,要定住自己容易啊,要不伤害别人很难啊。不伤害别人就是慈悲度世。所以《弟子规》讲,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如果没有这些慈悲为怀的心啊,你考虑不到别人需要,你都任自己脾气,坐在凳子上就制造噪音,这叫任己见,按照自己的路子来搞,昧理真。
好,今天的早课就分享到这里,感恩大家……!
12月13日蒙群、卓玲听打整理
现在家和都是人们所渴望得到,但都很难得到,因为这个竞争时代,大家都卷到商业的竞争场里头去了。所以自然把争斗的习气带到家里,结果一争两丑。只要家里夫妻还有父子之间啊,有一样是争的,这家庭就和谐不了。那么怎么样?前面讲到有四让,有哪四让呢?
第一在单位里头,要让名于上,因为领导他是领一个团队的导师,让名于上是谦德,争功于己啊是傲慢。谦虚进步,傲慢落后,人一念傲慢,灵性马上下降。
第二叫让功于名,哦,自己是一个管事,经理啊,拿下很多项目而且做的很好,上台分享,怎么说呢?这是大家的努力,是大家的功劳。这样团队啊就会很团聚,而大家争功就分裂而让功啊则团结。在古代有个瘦羊博士跟大树将军的故事,这都是文人跟将帅,心地功夫达到极高的表现,他们真正能功成名遂。
皇帝说,你们这些读书人很有功劳,心在这里有一批羊,送给大家一人一只,结果一群读书人都争着要牵那大的羊,挑那肥的,而有一个读书人看了后很惭愧,如果读书人给世人留这争抢的榜样,那这脸面往何搁呢?他默不作声,自己去牵一头最小最弱的羊,大家看了脸都红了,皇帝很高兴地封他为瘦羊博士,给天下树立一个好榜样,这是真读书种子。
又有一个将军,他随皇帝征战南北,功劳很大,这时皇帝说,现在天下已平,我要给大家论功行赏,你们说说大家的功劳功大的赏多,大家纷纷都讲出自己如何功高劳苦,只有一个将帅,默默地走到大树底下,静静地坐在那里乘凉,大凡有分功论赏的时候,这位将军总是一个人在大树底下,从不去争功劳,后来皇帝知道后,很感动,封这位将军为大树将军。
有人说让功会不会丢功啊?不会。浙江有一个钱氏家族,在以前他在浙江当浙江王,五代十国的时候,天下大乱,他叫钱王,唯独钱王统筹的这个浙江周围啊,没有战争,到最后,赵匡胤一统天下,面临两个抉择,要么大家争天下打起来,要么前往把这个吴越王江浙的领导权让出去,两种结果。
后来钱王选择了什么?选择了第二条路,为何呢?他在《钱氏家训》他的家训里头写到,有利于己者勿为也,与利于民者必为也,为何?把所有功劳都让给民众,回向给民众。
就这一句家训,复兴了钱氏家族,影响了几百上千年,大家看延续到我们今天诺贝尔得奖的,中国钱姓的大科学家。钱学森的亲戚还有钱学森,还有这个政界的领袖钱琪堔,还有国学大师文豪钱钟书,这些都是钱王府的后代。
当代就有一大批院士就是钱姓的,他们都谨记这家训,宁丢房子不丢家训。宁无耕地不无家训,因为这样这家就复兴起来了。所以钱王给后代传什么,就传一个让功于名,有益于民众的都让出去,那他亏了吗?钱氏家族世代平安,因为都是行这谦让之道,后代啊,都变得很有志气,败家子就很少。
第三叫让位于贤,我们看最简单的萧何,萧何是帮帝王打天下而子孙啊都繁衍昌盛的一个人物,自古伴君如伴虎,在帝王面前能善终的比不能善终的还多,还多的多。那为何萧何不仅能善终,还能让子孙繁衍昌盛?让位于贤这四个字而已,你看他从不包揽很多大权,总是说这事情我干不了,要请更厉害的人来,他能干得了的,他干的好好的,干不了的,再高的权威他都让给人家,所以萧何月下追韩信。才有后来的大汉王朝,甚至到最后大汉定立。
这时天下太平,刘邦准备要分封这些有功的大臣,给了很多封地。大家都争相抢夺那些最富饶的,接近天子皇城的地,认为得到了好处。萧何恰恰相反,他认为呢,选择了一处偏僻的靠山的,那些比较荒芜的,没那么肥沃的,让位于贤,把这个好的让给其他功臣。
结果呢?史学家五十年跟一百年后去调查发现,咦,怎么跟刘邦打天下的功臣,这些得到最多俸禄的功臣们,他们的子孙大都不景气,还有变为乞丐的?接受富饶封地的有近百家。但是真正能兴盛的代不乏人的,居然找来找去只有萧何这一家,为数不多,萧何后来他把答案公布了,为什么选这么贫贱偏远的地方?他说,不是我不贪图富贵荣华,而是我知道把清贫朴素留给孩子,孩子就懂得奋斗,富贵荣华留给孩子就堕落,我宁愿我的儿孙后代,代代都精进奋斗,也不愿意他们享眼前富贵,而渐堕落。真为子孙后代考虑,让位于贤,子孙后代没有不兴盛的。
再一个就是第四个让食于幼,把好吃的让给幼小,像我们昨天看大舜,舜把过冬食物上等米饭,让给象吃,让给弟弟吃,而舜呢,吃野菜野果,勉强裹腹充饥。
可我们看啊吃的多的没干活身体弱,吃的少的干活多的,身体却强悍,可见人强不强大,不看他贪多少物欲,而看他奉献付出多少。
舜让食了,他有没有吃亏啊?不让的才吃大亏,让的不吃亏。有句家训讲,终生让步,不失一尺,就你一辈子都给别人让路,排队啊多谦让,但是你却不见亏了多少,终生让食,不饿一餐,也不见的自己让点食物给别人,就饿死了饿病了,没有这回事,只会让你七分饱食不撑啊,福禄延绵。
接着再看最后一句,理可理度,事有事体,只要留心,切莫任己,也就是说,凡事啊都有它的道理,做一件事情,都有一件事情的大体,我们要心秉道理而行顾大体。千万不要啊任自己脾气,要时刻留心,比如昨天我们讲不要谈能帮到什么人,要想到不要影响害到什么人。
经典上讲,你只要莫恼一切诸有情,如是行者可度世,你不恼害,到哪里不给任何人增加负担压力啊,你这样修为就是在弘法度众生,你想一下,一个人到哪里,他不给人添乱添麻烦,人家会排斥他吗?不会,所以人家会排斥他,那是因为他给人家添麻烦。所以要怎么不给人家添麻烦,要留心,切莫任己。
比如说很早起来,兵兵邦邦,别人还没睡醒,晚上起床的时候啊,踢到凳子,掀翻那个桶,让大家都醒过来没好睡觉,结果呢?前面讲浪费别人时间,惊扰到别人啊,比浪费水啊罪过还大。鲁迅先生讲过,无端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
所以昨天小萱都懂得了蹑手蹑脚,中午干活,还有晚上睡觉的时候轻手轻脚。你的脚越轻啊,你习气越轻,你脚好粗重啊,你烦恼障就好多,所以保护别人就是保护自己。
在经典里面讲到,宁扰千江水,勿动世人心,这是高修行,要定住自己容易啊,要不伤害别人很难啊。不伤害别人就是慈悲度世。所以《弟子规》讲,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如果没有这些慈悲为怀的心啊,你考虑不到别人需要,你都任自己脾气,坐在凳子上就制造噪音,这叫任己见,按照自己的路子来搞,昧理真。
好,今天的早课就分享到这里,感恩大家……!
12月13日蒙群、卓玲听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