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月开始的秋粮收购季到如今已快要接近尾声了。今秋我国多地粮食丰收,但据相关媒体报道,河南、江苏等部分地区的农民却难以喜悦,原因在于粮食增产却难卖,即使卖出了也被压价,一年辛苦下来利润不多。例如新华社记者日前曾报道,从今年夏粮收购启动到秋粮上市,“卖粮难”的情况在河南多个地方“抬头”,排队卖粮、“人情粮”、“压级压价”等现象频发。而江苏海门的粮食价格暴跌20%。
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大丰收,已连续两年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但卖粮问题却日益严峻,每年被曝光的“卖粮难”地区可谓是轮流转。国家和地方政府也不是没有干事儿。为了鼓励农民种植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粮食作物,国家推出了粮食托市收购制度。从04年开始国家先后对稻米、小麦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07年起对玉米、大豆、棉花等实行临储政策。大抵就是,国家指定企业,例如中储粮公司,会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来收购,避免粮价暴跌损害农民利益。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有看上去这么好的保护制度,为何还会“谷贱伤农”?
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大丰收,已连续两年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但卖粮问题却日益严峻,每年被曝光的“卖粮难”地区可谓是轮流转。国家和地方政府也不是没有干事儿。为了鼓励农民种植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粮食作物,国家推出了粮食托市收购制度。从04年开始国家先后对稻米、小麦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07年起对玉米、大豆、棉花等实行临储政策。大抵就是,国家指定企业,例如中储粮公司,会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来收购,避免粮价暴跌损害农民利益。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有看上去这么好的保护制度,为何还会“谷贱伤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