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蠹吧 关注:44贴子:919
  • 13回复贴,共1

[蠹·文摘]藏书都是曾经拥有(知名藏书家访谈活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藏书都是曾经拥有 最后都有“出手”的一天"
2015年10月24日,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联合复旦大学图书馆举办“书之爱——国内知名藏书家访谈活动”。故宫博物院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韦力、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辛德勇、香港印谱收藏家林章松、文史与古籍爱好者艾俊川、乡邦文献收藏与研究者祁学明就各自藏书掌故展开一场生动对话。
活动后韦力接受澎湃新闻采访。“书对于每个藏书人,都是‘曾经拥有’,这个接力棒必然有递出去的一天,换言之你的书必然有‘出手’的一天。”至于以何种方式“出手”,是捐赠给公立图书馆之类的公共机构、留给子女、还是拿去拍卖市场,他坦言还没有想好。

陕西省图书馆里,保存在柜子里的古籍善本都用纸包起来,防止灰尘进入。


1楼2016-01-03 12:30回复
    藏书这件“花钱又耗时”的事
    对于藏书,有“民间第一藏书家”之称的韦力感慨“爱大于一切”:“快乐是人这辈子最重要的话题。而我就是能从藏书找到快乐。”他还认为,若一个人能完全理性地分析“为什么喜欢”,答案就已和本性有了偏差。
    “那是一种一直挥之不去、内在的东西。如果有一天你喜欢上书了,你就会了解韦力为啥喜欢书。”韦力买书的故事常为业内津津乐道,比如他曾去书店一开口就是“这10架书我都买了,你们打包送来,我开支票”,他也常在拍卖场上体验古书价格如过山车一般的心情。
    藏有2000多种印谱的林章松坦言自己是靠做水产买印谱,来自香港的他甚至能对阳澄湖的大闸蟹如数家珍。而辛德勇可以在一家书店呆上四到五个小时,“在你没有充足实力(指财力)的时候,你就用生命花钱,花功夫一本本看,终究能找到好的。”
    艾俊川则透露自己的藏书成本从五角到十万元不等。他主要从地摊和网络上“淘书”,2006年开始也在国际购物网站eBay上买到不少好玩的东西。“现在资讯这么发达,不少人看电子版的书,那为什么还要力所能及地买书?就是因为每一本古书,哪怕一页古纸,上面也有几百年保留下来的历史信息,值得我们拿回家当宝贝珍惜。”

    在祁学明眼中,藏书家要有“五个得”:碰得到、看得懂、买得起、守得住、最后卖得出。 CFP 资料图


    2楼2016-01-03 12:31
    回复
      什么样的藏书有价值?
      人们往往会好奇,什么样的藏书最有价值?韦力直言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个人觉得搞收藏的基本素养是‘贪得无厌’,不专一,不从一而终。潜台词就是环肥燕瘦,很难说什么是最好。”他还感慨搞收藏会喜新厌旧,“我永远觉得别人的(藏书)是好的。这么多年来我刻骨铭心的买书经历,都是有关我没有得到的书的。”
      而辛德勇的观点有些不同。在他看来,书是玩物,一方面是物,一方面是玩。“买不起的书我从来不看,我对展览或者别人的好书一点兴趣也没有,因为它和我没有关系。我买的我才仔细看。”
      早期出于一种奇怪的独占心理,辛德勇买书会想找些稀奇古怪的,后来才发现很多书没出路只是因为它实在不重要。“我就回到正道上来,买一些最基本的经史子集名著。但那时这些书价都已经高得我够不着了。于是退而求其次,我就买一些重要典籍、版本的影印本。”
      而林章松看重的印谱更是“特别”。“有时我买一个印谱回来,序跋都没有,作者是谁也不知道。可我就想把这些无名印谱主人的生平找出来。”四年里,林章松已经找出了192位印谱主人,还修复了不少品质残缺的印谱。
      韦力认为目前人们的收藏观还是有问题,只愿留下“好书”,而不愿收藏“坏书”。他告诉澎湃新闻,书是历史留下的,也是客观存在的,若“坏书”尽毁,世界也少了反面教材。以古代科举书为例:“对于当时的教材教辅,我们现在说它一点没用,没思想性,没品位,几乎没人收藏。但百年后会不会有人质疑科考史的存在?我们连反例都拿不出来。”
      “我是想说,藏书家身为文献保存人,使命就是客观地留有历史,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史料。”同时,韦力也认为藏书家依然可以保有自己的好恶观,两者并不矛盾,“虽然业内也会对善本制定标准,但只是为了条框里的简单分类,而非绝对值。所有的好恶观都取决于自身,美是没有标准的,它很个性。”

      2014年12月13日,在杭州举行的西泠印社2014秋拍的古籍善本专场上,北宋刻本《妙法莲华经入注七卷》以943万高价成交。 CFP 资料图


      3楼2016-01-03 12:31
      回复
        私人藏家如何处理藏书?
        在祁学明眼中,藏书家要有“五个得”:碰得到、看得懂、买得起、守得住、最后卖得出。如何“卖得出”,如何处理私人藏书,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
        韦力认为私人藏书并不会影响古籍传承:“你喜欢它、保护它,再把它传下去,足矣。我90%以上的藏书比我年纪还大,它们经历了很多人才传到我手上。我不过是其中一环,之后还有若干环。曾经拥有,足矣。”
        辛德勇谈起自己去某公立图书馆借藏书的亲身经历。有一次,他想借拍一期美国杂志的封底图,先是托人找主管求面子,花上可抵半个月工资的“底本费”,再交了“拍照费”才算完。又一次,管理员说看古籍要收钱。“为什么要收钱?”“领导说要收钱。”看完之后,辛德勇刚想走却被管理员喊住:“你不能走,我必须给你开发票。”“我不要发票。”“那不行,我们的制度必须开发票。”
        “我与图书馆也打了二十多年交道,对于辛老师的经历,我感同身受。”韦力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公共图书馆本应是服务纳税人的机构,但真正能看到古籍藏书的人其实没有多少。“有的不让人看,有的要花上几百块,真正的研究者当然会很愤怒。” 韦力说,“若捐书给图书馆,流动的书会不会变成‘死书’?当然社会是发展的,我也期待它有进步。”
        而对于“子子孙孙继承家业”的说法,韦力不以为然。“孩子喜欢固然好,但要是不喜欢,何必强求孩子守着一堆书?”他一直认为一个人对藏书的热情是天性所在,并非必然遗传。“就像李白的儿子,未必要做诗人。我不想强人所难。”
        相较而言,韦力认为进入拍卖市场是相对合适的结果。“喜欢这本书,人才会买。有谁会花钱买宝马车来砸?有谁会花一百万去毁掉一本古书?正常人都会非常珍惜拍来的书,回家好好留着。”而若能这样,韦力“旨在传承”的藏书目的,也就达到了。
        当然,他不否认会有人拍卖是出于利益所需,他更不能决定拍下他藏书的那个人是出于研究、爱好还是投资目的。“任何事情无法求全,只能争取这个事符合你的选择,符合大多数人的标准。”
        换言之,对于自己的那堆“宝藏”,无论以何种方式出手,韦力都有顾忌。“所以无从决断,每次都只能说,那再等等看。”他向澎湃新闻承认,那真是他“甜蜜的负担”。

        讲座现场。从左至右依次为:祁学明、林章松、韦力、杨光辉、辛德勇、艾俊川
        (完。转自:澎湃新闻 作者:罗昕)


        4楼2016-01-03 12:32
        回复
          @嘴角沾血


          5楼2016-10-06 17:27
          回复
            藏书家说的也是废话!谁能永久拥有?谁能长生不老?就算你长生不老,书也有寿终正寝的那天。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8-07-11 12: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