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吧 关注:50,985贴子:352,866
  • 32回复贴,共1

【求问:良知怎么判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每个人对良知的认识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认识的不同的良知。一个人所认为的良知在另一个人看来或许是恶的,一个人的天理,在另一个人看来可能是人欲,反之亦然。所以,如何判断是否为良知?良知如果是世界约定俗成的东西,那就不是心,良知若是自己本心的东西,又该如何判断真假?若A的良知在另一个人看来不是良知,那么A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求解。拜谢。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12-28 11:25回复
    何必在意别人的看法?良知何来真假?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5-12-28 11:42
    收起回复
      什么是道德?什么是不道德?如果一个人心中认为的道德,所有人都认为是不道德,那么他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他如何坚持本心?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12-28 11:53
      收起回复
        按佛教来说 利他的行为一般都是善的 具体有十善业 八圣道 贪嗔痴慢疑 杀盗淫妄酒都是恶业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12-28 12:13
        收起回复
          天理


          IP属地:北京5楼2015-12-28 12:25
          回复
            人人都有良知,但每个人的良知有品质的差异,虽有品质差异,但却可通,否则人与人无法相知共鸣。良知,如同黄金的纯度品位差别,但纯度可以提升改变。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12-28 13:34
            收起回复
              良知是普遍的非因人而异。这事利他不利他是就功利而言,非良知也。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12-28 13:46
              回复
                致良知就是追求最好的自己,就是找到“圣贤之道,吾性自足的”的天植灵根。


                9楼2015-12-28 14:40
                收起回复
                  对于常人来说,良知的判断即是一个当下的结果,也是一个不断升进的过程。
                  《传习录》:问 ,“圣人应变不穷,莫亦是预先讲求否”?先生 曰 ,“如何讲求得许多?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若后世所讲, 是如此。是以与圣人之学大背。周公制礼作乐, 以文天下。皆圣人所能为。尧舜何不尽为之,而待于周公?孔子删述六经,以诏万世,亦圣人所能为。周公何不先为之,而有待于孔子?是知圣人遇此时,方有此事。【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讲求事变,亦是照时事。然学者 【须先有】个【明的工夫】。学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尽】”。
                  曰仁(这段话是徐爱说的,阳明先生的弟子)云 :“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 何能照?(此处表达有问题,镜是能常照的,但是被纤尘染著的镜照出来的是昏象而已)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 ”。
                  (徐爱这段话讲得有些问题的,语言上会造成一些体系上的歧义:镜,在心学里,是没有昏镜明镜的分别的,若果说镜有昏镜明镜,那岂不是说有明良知与昏良知,这就不符合心学的体系内涵了,但徐爱的话也不是不能理解,就是镜被纤尘染著了所以不能很好的发挥他的照的作用就叫做昏镜,这是一个把镜与尘综合起来,所表现的现象而说的情况。我下面引的文献里,有阳明说,圣人之镜是毫无纤尘纤翳染著的,那么反过来说未修行的常人的镜是有纤尘纤翳染著的)
                  先生曰 ,“如【明镜】然。 全体莹彻,【略无】【纤尘】【染著】 ”。(略无,毫无的意思)
                  先生曰:圣人致知之功,至诚无息;其【良知】之体, 如【明】【镜】,【略无】【纤翳】,妍媸之来,随物见形,而明镜曾无留染: 所谓“情顺万事而无情 ”也。
                  先生曰:是故不欺则良知无 所伪而诚,诚则明矣:自信则良知无所惑而明,明则诚矣。明、 诚相生,是故【良知】【常觉】,【常照】:【常觉,常照】则如【明镜】之【悬】,而【物】之【来】者自【不能遁其妍桤】矣。
                  先生曰:若不就自己【良知】上真切体认,如以无星之称而权轻重,【未开之镜】 而【照妍桤】,真斫谓以小人之腹,而度君子之心矣
                  这就是讲,第一,要体认心之良知存在。但不能把这一体认的过程所透显出来的某种【善恶】判断给【执定】了。第二,与此同时要有一个磨练的工夫,要有一个明的工夫,去尘的工夫,心照来物才能越来越真。


                  10楼2015-12-28 15: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