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者同行吧 关注:2贴子:139
  • 0回复贴,共1

红山文化玉器沁象特征辨别真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们所说的沁象,包括沁色、包浆、绺裂、孔洞、蚀斑、白化等不同形象的玉器浸后特征。这些特征直观反映在红山文化玉器表面上,我们依此为科学依据辨别每件玉器的真伪。
  1 、沁色:在红山文化玉器中常见多种沁色,如土沁呈土黄色,水银沁呈黑色,铁锈沁呈暗红色等。目前我们所见做伪沁最多的则是铁锈沁、黑色沁和钙化。凡做伪沁玉器,多选用质地松软或绺、璺、棉、较多玉石制作,这样有利于沁色的进入,便于浸染。凡玉质坚密无棉绺者不易做沁,做伪者极少采用此类玉做沁色,因硬度较高玉石做出的沁色多浮于器表,很难达到一定深度。 玉石在有缝隙情况下颜色方能够进入。为使沁色能够深入玉理,做伪者常常需要破坏玉器的表面,在完成初抛光工序后的玉器表面人为制作出许多麻斑、裂隙,以便让颜色从这些麻斑或裂隙中浸入玉理。制作麻斑多用利器敲击和铊头顶压而成,这种沁色只做在玉器某一部分。玉器整体做沁有的采取喷砂法,以强力气泵吹砂击打玉器表面,使玉器表面形成点状绺裂痕,从而让颜色渗入玉理。也有人做伪冰裂纹。首先将玉器进行冷冻,然后突然浸入热水中,使之形成炸裂,然后人工染色。目前市场上见到最多的红山文化伪古玉,多采用强酸、碱、化工原料,经过高温浸泡将玉器表面浸蚀成麻状斑,然后再做色。以此方法制作出的沁色,表面常常泛出白灰,长久不易退去。当以手盘化久时或涂油白灰能够暂时退去,放置久了,或用温水浸泡后还会继续泛出白灰。这并不是传统鉴玉法所说的“出灰”现象,而是经强酸、碱浸泡后的玉质所起化学反应。被称为“黑皮玉”者,就是用高锰酸钾、氢氟酸、快速金黑染色而成。人工做伪沁色的方法很多,却未见以传统做伪沁方法制作者。可见所谓的“血沁”已被人们质疑。目前我们所见到不同颜色的“化学沁”,不但颜色严重失真,而且嗅起来或多或少都有刺鼻的气味,这种气味数年不退。而真正红山文化出土玉器,因与含尸水土壤长时期接触,所以嗅起来多有腥臭气味。  真沁与伪沁,有时做一小实验便可见分晓。我们都知道,猫、狗之嗅觉比人更灵敏。当我们将一件含有化学物的玉器放到它鼻前时,它嗅之即转身离开,绝不回头,因为它不堪化学气味的强烈刺激。而当我们将一件真正出土器放在它面前时,它却嗅之又嗅,因为土古腥臭,甚至它还会以舌舔之。实验很简单,你不妨可以一试。当然,其它有效鉴定古玉器的办法还有很多,有些尚在实验阶段,将来一并奉献给广大古玉器收藏爱好者。
  2 、包浆:前面已经讲过,包浆的形成是由于温度的变化,玉器因“出汗”而产生内分泌现象,长时期周而复始凝结于玉器表面的一层保护膜。凡出土红山文化古玉器,不管出土于任何年代,不管受沁到何种程度,稍加擦拭包浆即显露出来。凡无包浆红山文化玉器皆不能认定为真品。
  真古玉包浆具有强烈的年代感、苍桑感、真实感。不要错误理解,凡玉器外表光亮者皆为包浆。伪古光亮为抛光后亮度,它与包浆并不完全一样。伪古看起来光亮刺眼,真古看起来温和润泽。这是因为真古玉器在入土后表面受到浸蚀已退去原有“火气”。而新制作玉器之所以“火气”逼人,是因为不但未曾入土,而且没有经历过长时期的湿度变化或者把玩。
  目前所见仿制古玉包浆多用浸蜡方法,将制作好的玉器浸泡在热蜡中,待凉却后再将蜡除去,以降低和消除玉器表面光亮度。但浸过蜡的玉器表面手感滞涩,缺少润滑感,经过一段时间盘化,或以温水烫之,光亮依然恢复如初,露出本来面目。还有以酸、碱性化学品对新制玉器表面进行退光处理者,退光后的玉器尽管看起来有些与真包浆相接近,但往往在玉器孔洞和背角处留下不易除去的白灰,嗅之有刺鼻的化学品气味。有些被长时期把玩过的新制玉器,由于油、汗的浸入,经过冷热不同温度的变化,可以出现较簿包浆。本人曾做过实验,将含有一定水分的新制玉器放在电褥子下,经过一个冬天不间断的冷热变化后,玉器表面则出现包浆。但这种人为制造出来的包浆非常簿,经不起长时间盘化,就会逐渐退去。从仿制红山文化古玉情况来看,单纯为玉器制造包浆者较少,而大部分与做伪沁同步进行,并且不是十分重视包浆与其真实性。正因为包浆形成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特殊的条件,对于急功近利的做伪者来说,望尘莫及。 凡无包浆玉器,皆为赝品。凡真品古玉器皆有较厚包浆,看起来有一种熟透了的感觉。所以包浆的存在与否,包浆的真实性已成为我们鉴定真伪古玉器的重要依据。
  3 、绺裂:古玉器的绺裂,是在特殊环境下,由于温度不间断缓慢变化,从而使玉器产生由表及里的炸裂。这种炸裂是在漫长岁月中逐渐形成的,因此玉器自然形成的绺裂无深度,呈起层状,严重者,层层剥离,直使玉器损坏。人为制造绺裂,多模仿玉器自然绺裂形成条件,将玉器放置于冰箱或雪地冷冻,然后再放入热水中使其产生炸裂。以此法仿制的绺裂多往纵深发展,形成明显炸裂纹。主要因温度的变化过于突然,膨胀力没有缓冲余地。所以因此产生的绺裂无起层感,而过于深透直接。凡过于深透炸裂皆为伪绺裂。 目前我们常常看到的一些仿制红山文化玉器,也见有在正常状态下所形成的绺裂,这些络裂多分布于玉器一面,这是因为采用原生沁河漠玉所制作玉器。有绺裂一面,正是裸露地表或距地表较近处自然所形成之绺裂。因此我们在鉴定红山文化玉器时,还要注意绺裂的完整与统一,不要片面理解凡符合绺裂特征者皆为真品。 因为真实的绺裂不易仿制或者无法仿制,因此成为我们辨别玉器真伪的重要依据。
  4 、孔洞:因其形似虫蛀,所以又被称为虫蛀孔。目前尚末见特意仿制孔洞者,偶尔在一些玉器表面发现伪孔洞,多为做钙化斑时,淋酸时间过长所形成的。这些孔洞多无深度,孔洞边缘处圆滑,有些则形成小面积的残破。真正自然形成孔洞,其边缘处参差不齐,具有一定深度,状如针刺,人为无法仿制。
  5 、蚀斑:因蚀斑影响玉器外观形象,因而特意仿制蚀斑者很少。偶见类似蚀斑,这是在仿制红山文化玉器时故意做残,在为其做沁色时,残破处颜色明显吃进较深,形成假蚀斑,这与真正蚀斑相差很远。也有些伪古玉,保留和利用原生沁或残件原有蚀斑充古,这些蚀斑多在一面,为利用这些蚀斑常影响玉器的完整性。鉴识中当谨慎区别。
  6 、白化:又被称为钙化,是玉器受生石灰浸蚀而形成。白化了的玉器,因玉质遭受严重破坏,变得疏松、脆弱。白化呈两种情况,一种为玉器的局部白化,另一种为整体白化。玉器的整体白化较易仿制,而局部白化不易仿制。因为局部白化,应可见玉器表面所反映出的明显白化过程,就是我们所说沁象的过渡性。它是沁象缓慢完成过程的真实展示,沁象鲜活、灵动而不呆板。 目前所掌握玉器白化做伪有这样几种方法:一种为,将制作完成的玉器包裹生石灰在压力锅或高压釜内通过高温烧烤使其迅速白化。这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温度和时间过高过长,玉器表面则出现烧裂,通常我们称之为“火劫纹”。整体作白化多为中小型较厚和圆雕玉器,而不适用于板状或片状玉器。另一种是将大块玉原石切割成板块状,或将较小块玉石放入高压釜内高温烧烤,使其白化逐渐深入玉理,然后再根据玉器制作需要,将这些玉石进行切割,多制作簿板状和片状类玉器。经过烧烤已白化了的玉石切割后因为白化深浅程度不同,看起来似有明显的白化过渡变化,对不明真象的人来说,多以为自然白化所成,所以常常被此所蒙蔽。以此法所制作白化玉器,白化处多连成大片,而且白化化多在玉器边缘,器中心处白化较轻微。认真观察,缺少细微过渡变化。除以上两种方法外,还有将制作好的玉器埋置于生石灰土坑中,让其慢慢发生玉质变化。以这种办法作伪需要较长时间,而短时间效果不大,白化程度较浅簿,所以目前已不多用。
  7、石化:由于土壤中多种原素对其长时期浸蚀而发生的玉石质变。质变后的玉石松软,土浆随之浸入,使之呈半透明的玉石不再透明,状如石头。这种石化玉器其色极不易仿制。目前也未见仿制者。


1楼2015-12-21 11:3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