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价值的计量: 货币的价值主要用来促进商品的流通,在现代经济体系中货币本身没有价值,货币所能体现出来的价值只有在用来流通时才存在。货币的价值是相对于商品来说的,那么如何去计量货币的价值呢? 通常的情况下货币的价值是由黄金来衡量的,一般认为黄金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它的含量是有限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事实上随着科技的发展黄金有可能人为的造出来,或从别的星球上获得!因此他的含量是不固定的。由于各种因素在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货币与黄金已没有了量的关系,同时黄金在日常生活中也被限制流通使用。 对于经济个体来说商品有两种:一种是必需品;一种是享受品。必需品的价值对经济个体而言大于享受品的价值。对于经济体系来说必需品的价值也大于享受品的价值,因为必须品是保证人正常生活和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物资保障。比如当碰到天灾人祸造成必须品供应不足时,经济个体的生活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不能进行正常的经济活动,经济系统的运行也就受到制约。因此必需品的充足供应是报证经济正常运行的前提。对经济运行来说报持稳定发展,需要稳定的货币价值,同时保持必需品的价格也是经济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为此可以把必须品作为货币价值的计量物,把货币价值的稳定同保持必需品价格的稳定联系在一起,这样有利于经济体制的操作。 把必需品价格作为货币价值的计量品,使得必须品具有固定货币价值的功能。只要保证必须品的价格就可以使货币的价值不会随市场的波动而变化。因此必须品便充当了货币保值物。必须品具有充当货币保值物的特性,除了它本身的重要性外还因为它的社会需求量是相对固定的,同时对一个相对发达的社会体系来说,必须品的供应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再者必须品是经济个体从事社会生产的物质保障,对每个经济个体都不可或缺。因此在实际的经济体系中只要稳定了必需品的货币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就保证了货币的价值,也保证了社会生活的稳定性。即使货币在享受品领域发生了波动也会由于稳定的经济环境而在一段时间内恢复正常。在一个发达的经济社会中,必需品占有的经济流通比率很少,大部分的经济流通是由享受品带动的,所以在这种社会体系中可以把必需品看成是单属性的商品,即只有保值属性,而把它的流通属性忽略。大部分的经济流通则由享受品承担。对货币来说享受品具有两种属性:一:货币相对计量属性。享受品具有自己的价格,对应一定的货币量,因此对经济个体来说它也是货币价值的计量物。但同必须品的绝对计量不同,当享受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变化可以有两种解释:货币贬值、享受品升值。因为有货币保值物的存在因此经济个体会倾向于选择第二条,即认为享受品的价值在升值而不是货币贬值,所以享受品体现的货币价值是相对的。 二:流通属性。享受品具有在经济体系中被生产和被消费的性质。 由于有了货币保值物,货币的价值属性和货币的量属性便分成了两个独立的属性,也就是货币的量不会影响货币的价值。既然货币的价值不会随它的量而改变,那么对一个经济体系来说它就可以容纳无限量的货币存在!是商品导致货币流通?还是货币促使商品流通?从他们的属性来看,商品是一种泛称, 他代表着很多的具体对象,而货币是一种功能表现的载体。他的功能就是能购买所有的商品,从存在的属性来看商品是源,货币是流,存在是既定的不变的而流是变化着的。所以以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货币导致商品的流通更为广泛。经济体系运行的保障:因为有了政府的存在经济体系才得以存在和运行。政府定义货币的实体,保证货币的信用力,提供流向市场的货币实体。政府也有获得性的需求,因为它由经济个体组成、它要为公共活动提供必须的环境。于是政府通过税收和自然资源的使用权获得货币。同一般的经济个体获得不一样,税收收入的获得途径是以货币流动为基础的,货币的每一次流动都会产生一点税收,每个经济个体所消费的货币都有一部分被税收扣掉。而一般的经济个体只有在自己的经济活动中才能获得货币,所以不同。经济流动是一个无限循环的圈,因此税收会不停的产生,如果忽略政府的消费行为,那么在经济活动中所流通的货币将会趋向于被政府全部聚集在一起。因此政府作为经济活动的枢纽也可在此体现!不过现实情况下这种现象是不会发生的,政府为保证自身职能的实现需要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