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大概以为你的论文投递后便完事了,并没有,论文从投稿直至成功发表要经历审稿、退修、文字加工、编排设计、定稿发排、核查文稿、直至印刷发行等一系列流程。流程中的每一步都是环环相扣,我们有必要来了解流程中的每一步。
1 投稿与回执
作者将修订写的文稿、或文稿软盘及打印稿、或通过E—mail发送的稿件投交有关切刊编辑部(社);首先由编务人员进行分门别类的登记处理并发回执(收稿通知)、然后将稿件呈送编辑。
2 编辑初审
编辑按到文稿即可进行初中,衡量其文稿是否与办刊宗旨、编辑方向及期刊性质相符,以确定是否有送有关专家审阅的价值,如无审阅价值则退回给作者(已注明不退稿的期刊除外)。目前,国内大多数期刊规定稿件时效期为3个月,因此,一般在收到稿件后3个月内,即可答复作者是否采用,如无答复作者可以另行处理。
3 专家复审
对于有送审价值的文稿,一般需要一式两份甚至三份,以便专家同时审稿。审稿是编辑部控制学术论文质量的重要关卡,亦是对作者的关心、爱护。因此,严格审稿程序有助于论文得到客观、公正和正确的评价。要知道:审稿的繁简、严密程度是决定期刊质量的金标准和生命线。
4 反馈信息
对于专家的审稿意见,必要时经过整理及时转达给作者;对于不宜采用的稿件则应尽快退回,并说明退稿的具休原因。如有不同意见,作者与编者可面对面进行商榷,也可以书信方式转达。但应明确审稿人只是编辑的顾问.并非稿件最后的仲裁人。因此,作者认为审查意见有出入,那么你可向编辑部提出重审的要求。
5 确定稿件取舍
编辑部或编委会根据稿件的审查意见,确定稿件取舍。对要采用的稿件,编辑部则进行编辑加工。
6 编辑加工
编辑加工包括文字加工和编排设计两个方面。其目的是协助作者以科学的语言、优质的文字来表达论文的主题内容和重要信息,使论文的字字句句闪烁信息光环;编排设计则是编辑从美学和出版角度对文稿进行的规范化加工,以便文献检索和他人学习验证。编辑加工完毕即进入定稿发排阶段。
7 定稿发排
文稿在发送付印(排)之前,编辑还安将文稿进行最后的面清理和检查,做到“齐、清、定”之后,以备发排。
8 出版付印
系指将“齐、清、定”的稿件送印刷厂排印。其中包括划版、排版、厂方打样校对;出版部门三次校对和作者阅改校样;印刷、装订、成品检验、成员出厂。成品进入发行渠道。
9 作者配合
在论文发表过程中需要作者配合编辑部所做的工作为:在定稿前与编辑部交换意见;按照编辑部提出的审改意见对文稿(包括文字、符号、插图、表格等)进行修改;认真严格校对清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