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尔凯郭尔吧 关注:574贴子:1,713
  • 12回复贴,共1

人类意识三阶段:从感官到宗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克尔凯郭尔帮助我们认清“英雄式”、“禁欲式”、“治疗式”三种导师模式是多么地错误,现在我们要看他所说的人有三种阶段(层次):感官(审美)的阶段,道德(伦理)的阶段,宗教A的阶段。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5-08-04 22:13回复
    意识的道德阶段
    人生的第二个层次,即意识的道德阶段,或者说,人的存在形式随着他与先前的景况决裂而进入的阶段。此时人才立于不同的基础而开始进入优质的生活。正如克尔凯郭尔描写威廉法官这一角色时所说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5-08-04 22:14
    回复
      在人生中会有这样的时刻——当他的直觉成熟了,灵性就会要求他有更高的存在形式,以致他更意识到自己是有灵性的。人是有直觉灵性的,并且与世上的生活紧密相连,灵性能将人从涣散中凝聚起来,改变自己,然后才能体会到自己是在永恒中有份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5-08-04 22:15
      回复
        当以道德理想来校正现实处境时,其结果便成为客观的知识,前文已描述过这些古典学派的特质,尤其是斯多葛主义。克尔凯郭尔认为苏格拉底是这个人生阶段的最佳典范。苏格拉底用反讽——故意说与他本意相反的话——帮助听众松开在感官阶段对自我直觉的执着,因为那是受制于渴望、恩赐、自然倾向和心情的阶段。而柏拉图则被克尔凯郭尔斥为异想天开,因为柏拉图想借着“默想永恒”来脱离自己的实体。斯多葛学派的道德治疗比较实际,他们不选择直觉而是选择自己,虽然他们在感官阶段的自我同样感受到那种普遍性的绝望,但其中的本质有所不同。因那份绝望并不是别人造成的,而是他们自己选择的,又是主动和刻意地承受其中的责任、纪律、顺服。他们在道德上(禁欲方面)不愿过波动起伏的生活,这样的自我有历史性的一致,是不断立志要活出道德的生活。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5-08-04 22:15
        回复
          威廉法官知道在道德伦理阶段中,人的感官直觉实际上仍在其中作用,并不会真的被排除掉。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婚姻,起初可能因为感官上的美好而被对方吸引,但是当婚姻进入了伦理阶段,就需要开始努力维系双方的关系。威廉法官明白人与上帝的关系,所以才说:“‘婚姻’关系岂不是完美地表现于教会里吗?”这与斯多葛主义的认知是很不同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5-08-04 22:15
          回复
            当人在积极发展自己时(在婚姻里亦是如此),往往会认为自己的角色非常重要(或最重要),但是又隐约害怕没有“权能的人物”隐身于他背后时,他会无法整合自己。但理想与真实之间总是有一段差距,很多人常常将上帝也当作有限的角色,认为他只是“存在于某处”,并且采取“神人合作”的方式——上帝帮助所有的自力自助者。克尔凯郭尔直截了当地批判此种想法: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5-08-04 22:16
            回复
              人类的生活自给自足,想靠自己成全圆满。道德既使生活圆满,又限制生活。人看上帝只是生活中的一种伦理,甚至到一个地步,上帝变成了一个消失的角色,一种缺乏能力的“思想”。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5-08-04 22:17
              回复
                挂名的宗教意识
                人生的第三个阶段是“宗教A”。克尔凯郭尔以沉默的约翰尼斯(Johannes de Silentio)的角色来形容这个阶段。“绝对者”的观念,让约翰尼斯在表面上显出自以为是的宗教虔诚。当上帝的超越性消除了人对道德观的直接依赖,道德律法就变得更加严格。但是当一个人自己断定他“与绝对者有一种绝对的关系”时,会引发自认内在和谐的宗教假象,于是,不可避免的失败和沮丧感便随之而来。这种“与自我合一”的想法,就是类似世俗治疗师们所允诺的情况。
                当人察觉到上帝的超越性与自己过去的存在经验完全不同之后,便开始想义无反顾地挥别过去(好像离婚那样),也有着追求自由时的必经之痛。然而,他仍将苦于这种绝对的观念,正如克尔凯郭尔所描述的另一典型角色,克利马科斯(Johannes Climacus)至终被迫承认,他完全无法达到上帝的要求,而面临日益增强的罪咎感,最后导致与上帝保持“绝对的距离”。他的自省、悔改就像一支在战场上被打败的军队,已经“丧失了控制权,……只剩下哀伤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悔改已经疯了!”
                自我型的宗教不会使人转向上帝,相反,会使人变得更加内向封闭。这样,焦虑就会像罪恶那样令人痛苦,而自我仍旧在问他该如何自救。这就是治疗师们束手无策的地方,他们最多只能劝告病人不要把罪咎感看得这么严重。
                艾略特(T. S. Eliot)的剧作《鸡尾酒会》(The Cocktail Party)对此有精彩的描写。西莉亚(Celia)是在心理医生的诊所接受治疗的病人,她描述自己忧虑的两个症状,希望那只是她个人的问题,否则如果整个世界都是这样,那么“问题就更加可怕了!那真是恐怖”。她的第一个症状是:“感到孤单……我总是一个人,人总是孤独的。”于是,心理医生再问她的第二个病症。她回答说:“这听起来很荒谬,但我能想到的字眼是罪的感觉……但我不认为自己有罪。大家所认为的不道德的人,不就是那些没有道德观的人吗?”西莉亚继续解释说,“我这种感觉不是因为我曾经‘做’过什么,那些问题我还能解决;也不是我里面那些自己能摆脱的东西,而是对其他人或事情觉得空虚、挫败,让我觉得必须要……‘赎罪’,这个字眼对吗?你能够医治有这种心理的病人吗?”
                毋庸置疑,心理医生只能给她一些老生常谈。克尔凯郭尔则是一语道破:“一旦心理学处理完焦虑的症状之后,问题就要归入到教义里了。” 因此,这些症状就成为神学议题。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5-08-04 22:17
                回复
                  大家注意了!最近大街上出现卖人体器官的了!!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少跟陌生人接触!就在刚才! 我在路边尿尿,还有个人问我”你要脸不?” 我真没敢买!吓死宝宝啦,现在这社会咋这么乱??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5-09-02 02:11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09-23 13:46
                    收起回复
                      三阶段:相信自己,相信信仰,相信科学


                      IP属地:福建15楼2016-08-03 19:39
                      回复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12-06 22: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