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功课是道教的宫观道士主要的修持形式之一。早课是消灾祈福,晚课则是超阴度亡。
早晚课全名为《太上玄门早晚坛功课经》。课诵传统始於金代道教祖师王重阳建立道教丛林制度之时,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了。遵循这一课诵传统,凡住宫观的出家道士,每天早晨上殿讽诵早坛功课经;每天傍晚,晚坛的头通鼓声一响,宫观内的道士便整肃衣冠登坛诵晚坛功课经。一年四季,每日如此。
道教宫观道士日常举行早晚功课的目的一是为了修道。柳守元《清微宏范道门功课》的《序》中称,“金书玉笈为入道之门,宝诰丹经乃修仙之路。得其门,可以复元真之性;由是路,可以炼不坏之身。是故羽士住丛林,奉香火,三千里行持,十二时中课诵。朝夕朝礼,期上接夫圣真;夙夜输诚,祝永绵夫国祚”。
另一个目的是为了养生,柳守元称“不勤持诵,何以保养元和”。道士作早课时,阳气初升,阴气未动,气血未乱。通过早课,会产生心平气和、脉通窍利的保健功效。晚课时人已疲倦,阳气衰微,阴气渐旺,邪气游荡,通过晚课,能消除疲劳,平静焦躁,产生精力振奋、有益睡眠的功效。因此,柳守元云:“若能矢志专诚,二六时中,猛勇精进,永无退转,在世端能出世,居尘自可离尘,出入虚无,逍遥宇宙,自由自在,无灭无生,方寸不染,一尘妙用,直超三界。若此者,了自心一念之尘根,脱世上三途之苦厄,履长生之大道,渡苦海之洪涛,禳灾而灾消,祈福而福至,无求不应,有感皆通”。
早晚课全名为《太上玄门早晚坛功课经》。课诵传统始於金代道教祖师王重阳建立道教丛林制度之时,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了。遵循这一课诵传统,凡住宫观的出家道士,每天早晨上殿讽诵早坛功课经;每天傍晚,晚坛的头通鼓声一响,宫观内的道士便整肃衣冠登坛诵晚坛功课经。一年四季,每日如此。
道教宫观道士日常举行早晚功课的目的一是为了修道。柳守元《清微宏范道门功课》的《序》中称,“金书玉笈为入道之门,宝诰丹经乃修仙之路。得其门,可以复元真之性;由是路,可以炼不坏之身。是故羽士住丛林,奉香火,三千里行持,十二时中课诵。朝夕朝礼,期上接夫圣真;夙夜输诚,祝永绵夫国祚”。
另一个目的是为了养生,柳守元称“不勤持诵,何以保养元和”。道士作早课时,阳气初升,阴气未动,气血未乱。通过早课,会产生心平气和、脉通窍利的保健功效。晚课时人已疲倦,阳气衰微,阴气渐旺,邪气游荡,通过晚课,能消除疲劳,平静焦躁,产生精力振奋、有益睡眠的功效。因此,柳守元云:“若能矢志专诚,二六时中,猛勇精进,永无退转,在世端能出世,居尘自可离尘,出入虚无,逍遥宇宙,自由自在,无灭无生,方寸不染,一尘妙用,直超三界。若此者,了自心一念之尘根,脱世上三途之苦厄,履长生之大道,渡苦海之洪涛,禳灾而灾消,祈福而福至,无求不应,有感皆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