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8》
【译文】:孔子说:“一个君子,如果不厚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也不会巩固。做事要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解读】:人之立于社会,一靠品德,二靠学识。德之高,人之敬;学之厚,人之畏(敬服)。敬畏之生威严。用厚重的人格去感染人,用广博的学识去影响人, 一个人的社会形象也就树立了。而德之不深,则业之不勤;业之不勤,则学之不精。故儒学大师朱熹说“轻乎外者,必不能坚乎内,故不厚重则无威严,而所学亦不坚固也。” 求学与做人,贵能齐头并进,贵能融通合一。因此,我们要做好学问,就要修炼好自己的思想、品格、情操、气质,让学生在向你求知的同时,也向你学到了怎样做人。这样才能以你的人格魅力把学生引领到知识的殿堂。学生掌握的知识也才不会固陋。
通过学习探究,就会进一步懂得“忠”“信”的真正内涵。朱熹又说道:“人不忠信,则事皆无实,为恶则易,为善则难,故学者必以是为主焉。”从领导的角度讲,应取信于民;从百姓的角度看,应取信于人。政通人和,天下太平,何乐而不为?
择友如择师,必择其胜我者,自是见贤思齐,虚己向学。但孔子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如果简单地解说择友之道“必择其胜我”,那么,谁又与我为友呢?所以,孔子所说决非教人去计较所交之友的高下优劣,而多指人心。如果我心常能见人之胜己而友之,即能得友,又能获友之益。即发现别人的优点以弥补自己,觉察别人的不足以警示自己。岂不善哉。
程子曰:“学问之道无他也,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而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直面过错,并有改正的勇气和决心,那么,每一次过错就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忌讳过错,并无改正之勇气和决心,那么,每一次过错就是阻碍成功的绊脚石。
【译文】:孔子说:“一个君子,如果不厚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也不会巩固。做事要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解读】:人之立于社会,一靠品德,二靠学识。德之高,人之敬;学之厚,人之畏(敬服)。敬畏之生威严。用厚重的人格去感染人,用广博的学识去影响人, 一个人的社会形象也就树立了。而德之不深,则业之不勤;业之不勤,则学之不精。故儒学大师朱熹说“轻乎外者,必不能坚乎内,故不厚重则无威严,而所学亦不坚固也。” 求学与做人,贵能齐头并进,贵能融通合一。因此,我们要做好学问,就要修炼好自己的思想、品格、情操、气质,让学生在向你求知的同时,也向你学到了怎样做人。这样才能以你的人格魅力把学生引领到知识的殿堂。学生掌握的知识也才不会固陋。
通过学习探究,就会进一步懂得“忠”“信”的真正内涵。朱熹又说道:“人不忠信,则事皆无实,为恶则易,为善则难,故学者必以是为主焉。”从领导的角度讲,应取信于民;从百姓的角度看,应取信于人。政通人和,天下太平,何乐而不为?
择友如择师,必择其胜我者,自是见贤思齐,虚己向学。但孔子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如果简单地解说择友之道“必择其胜我”,那么,谁又与我为友呢?所以,孔子所说决非教人去计较所交之友的高下优劣,而多指人心。如果我心常能见人之胜己而友之,即能得友,又能获友之益。即发现别人的优点以弥补自己,觉察别人的不足以警示自己。岂不善哉。
程子曰:“学问之道无他也,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而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直面过错,并有改正的勇气和决心,那么,每一次过错就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忌讳过错,并无改正之勇气和决心,那么,每一次过错就是阻碍成功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