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吧 关注:62,761贴子:329,696
  • 1回复贴,共1

孝 悌 有 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记录下来,汇集编纂,后来就成了《论语》。

    我们知道,孝可谓儒家理论的精髓所在,孔子曰:“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淳化民风的措施之一。那么孔子所论述的孝道是什么样的呢?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这种孝道倡导的是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父亲在世时,要看子女是否有远大的志向,父亲去世后,三年不改变父亲的行为准则,才能称得上孝顺。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辨证地去分析“三年无改于父道”的说法。如果父亲的行为准则是正确的,那么就可继承,发扬光大。反之,应予以立即修正,不能盲目尽孝。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在物欲至上的今天,有些人以为我给父母一大笔养老费,我很孝顺。其实不然,孔子严厉反驳了这一看法。因为这一种孝可以不是心甘情愿的,或许是出于某种社会道德规范甚至法律才出现的,并不发自内心。为什么呢?“色难。”试想,当爸爸劳累一天回家,疲惫地躺在沙发上,让儿子给倒杯水来。儿子是照吩咐做了,但是他沉着脸,把杯子往茶几上重重一搁,冷调说道:“喝嘛!”这样,爸爸的心里能感受到孝吗?那真是比死去还难受!所以,孝要出于敬——态度。

    孔子还曾说过:“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我想,这不仅仅是指要知晓父母的年龄,更是忠告我们,不要等明天再去孝敬父母。古代典籍中不乏这样的例子,陈密《陈情表》句句含情字字含泪,为了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不仅打动了皇帝那颗威严而冷酷的心,而且也感动了无数后世读者。因此,我们应珍惜父母健在的时光,好好孝敬他们。 

    我想,这些孝道不仅是《论语》里面的一种道德思想,它同样适用了二十一世纪。《论语》给我们的永远是一个人生动态的系统。这些古圣先贤的思想精华,当在你的血液中流动起来的时候,你欢欣的态度本身就是今人对古典最高的致敬。

    

 



1楼2008-05-12 11:44回复